婚礼正当时

2013-12-31 07:18关彧
城色in生活 2013年11期
关键词:婚宴新郎女方

关彧

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颈尾二联暗喻着成家立业是人的一生中最重大的两个环节。功名仕途,这是为了匡扶社稷,兼济天下。而洞房花烛,却象征着成家立业,象征着一对新人在爱情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对于每个人来说,不管贫穷还是富裕,都渴望在一生中经历一场忠贞隽永的爱情。晨妆画眉,柴米油盐,一场婚礼的来临,开启了幸福温馨的婚姻生活,也将带来同等的责任与决心。婚礼作为最神圣庄重的人生礼仪流传千古,其主旨并不仅仅是通过一场形式融合两个相爱的恋人,而是希望一对恋人在一场婚礼的过程中,明白日后的婚姻生活之于两人是何等的意义。

儒学上的婚礼以六礼之说为旨,需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定之后,婚礼的前奏才算是已经具备了。一旦婚期约定,那么双方家人都会紧锣密鼓地张罗起正式婚礼所需的一切事物。到了迎亲的时候,一场浩大浓重的婚礼,将是轰动整个家族乃至城镇的大事。然而古人对婚礼迎亲的时辰是非常看重的,古人认为黄昏为吉时,因为阴阳五行之中,女子属阴,黄昏又恰是“阳往而阴来”,如此,寓意阴阳交泰。所以,在古时,婚礼首称为“昏礼”。这点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礼,娶妇以昏时,故曰婚”,得到了最好的解释。

迎亲伊始,新郎在出发之前,是需要拜祭祖先,并且虔诚祷告的,这样不仅是以示神圣,更是对即将到家中长期生活的女方的尊重,意为将婚事告知祖先,祈求福泽荫庇。在出发之时,新郎红袍加身,高头骏马走在迎亲队伍的前面。待家中的长者吟一段祝词后,迎亲队伍便一路点燃鞭炮,奏起喜乐,朝着新娘子家进发了。

迎婚最磨人的环节莫过于男方在女方家中度过的时候,这段时间也是女方亲友考验新郎的绝佳机会。这一环节,也可以说是检验新郎才智的时候。相传苏东坡之妹苏小妹在嫁人之时,三难其夫秦少游,其中两人的对话与诗句流传千古,被后人誉为美谈。一般的正常情况下,迎亲队伍到了女方家中,新郎会被女方亲友要求饮茶等候,在此期间,女方亲友各式对新郎的考察与捉弄则次第上演。新郎不仅要给各位女方亲友红包打点,更需要绞尽脑汁回答各种问题,闯过各种关卡。其中各式问题层出不穷。当然,也有些特殊的情况考量着新郎的其他“特长”。相传民国时期,有一个酒家老板嫁女,新娘的姐姐硬是要求迎亲队伍中的男丁斗酒胜了她,才能将妹妹迎走。结果新郎一行数十人,喝得是天花乱坠,竟然无一人喝过这出生酒窖的阿姊,最后众人不得不采用车轮战,将其喝倒。

不过放在现在,随着我国各族文化的融合与西方风俗的影响,这些迎亲礼节或多或少地在正统的儒家婚礼基础上产生一定的简化或者细微改变。所以,我们现在理解的婚礼,更多的是迎婚与婚宴两个环节,也就是六礼中的“亲迎”这一环节。笔者还见过一场更为别致特殊的迎亲,是一位湘西凤凰的土家族朋友迎娶当地的姑娘,当时新郎带去的聘礼竟然是一个肥大的猪腿与一根猪尾巴。没有热闹嬉笑的风格,新娘子一曲哭嫁歌唱得满座为之倾倒。整场迎亲过程持续了三天,在经历了娘女互哭,阿姊阿妹互哭,骂媒人哭之后,新郎才得以用轿子将新娘接出了家门。这就是传说中的“哭嫁”。哭嫁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

哭嫁风俗的起源,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做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也许,这就是哭嫁风俗的滥觞。那时候,哭嫁被当做婚礼的一项仪式,既有哭唱的歌词,也需要把握哭唱的时机。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那时哭唱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当然,也有倾泄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等等。

婚礼自然还是以喜为主,婚姻喜事中自然少不了花轿的影子。

花轿作为婚礼的一个标志性道具,也由它衍生了一些特殊而有趣的礼节。上轿时,一般新娘是由家中兄长背上花轿,而若没有兄长,则以舅父为之。此事相传是因为古时曾有一老汉生有五子二女,几个儿子成婚后,家中日渐富裕。谁知嫁长女后,家道却随之衰落,有好事相师告知:“土可生万物,地可生黄金。娶媳乃是满堂红,而嫁女却是带走了家中的土气,损了自家的财气。”于是,老汉嫁小女时,让其兄背其上轿,不粘带走家中生金的“土气”。而后被邻里效仿,遂有了这个典故。

一般新郎迎娶上轿新娘之时,轿中便会藏一个孩童,称为“压轿孩”,寓意两人日后子孙满堂。新娘在拜祭祖先,与新郎叩拜父母之后,由母亲盖上盖头,与新郎向双亲行礼告辞。上轿之后,大多地方都有舞龙舞狮,吹唢呐、敲锣鼓等传统。新娘的父母则会随着鞭炮礼乐声,在自己姑娘起轿之时,在其轿后泼一瓢水与一碗米,寓意着“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并希望女儿在夫家能勤俭持家,衣食无忧。花轿轿夫为了迎合喜庆的氛围,也会刻意地与奏乐展开一些“互动”。一声起轿,鞭炮喜乐声中,轿夫们会大声吆喝,让沿途众人都能感受到这份喜悦的气氛。而有些大户贵族人家嫁女,甚至还会有翻镜、颠轿等高难度动作吸引眼球与赢得喝彩。一系列的送嫁迎亲活动结束之后,新郎便在这无比喜庆的气氛中带领着队伍赶至婚宴之处。

若以为新郎将新娘迎上了花轿就算婚礼最难的完成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只是婚宴前的一道小菜而已,而整场婚宴则随着迎亲队伍顺利将新娘接到男方而推向高潮。

新娘来到夫家时,人们满怀喜乐的呐喊与欢呼都被淹没在热闹的鞭炮礼乐声中。古代习俗中,新郎有踢轿门迎亲之说,即沿途迎亲之时,新郎不与新娘说一句话,直到落轿时,新郎踢一脚轿门,寓意着男不惧内,希望新娘从此孝顺公婆,和睦邻里。新娘则还踢一脚轿门,并将所带嫁妆的箱子钥匙交给媒人,由媒人转交新郎,新郎以钥匙示天,以求上天庇佑,两人日后衣食无忧。

也有家中最幼孩童送橘迎新娘之说,即命男方家中一个幼童,细加打扮,待迎亲队伍到来之时,赠给新人一对橘子,寓意送吉。新娘接过橘子时,当以红包谢礼。而孩童所送的一对橘子,则由新娘在婚宴结束后的洞房时,亲自剥给新郎吃,寓意着长寿安康。进入男方家门前,新娘需从炭火盆上跨过,寓意辟邪。待由男方资格最老的长者以竹筛顶着新娘头上进入内室大堂,寓意着此后家中事物一帆风顺,持家之风贤良淑德。

这时,婚宴也随之正式开始了。对于婚宴的布置,更是花样繁多,随着家世背景的不同,其要求也是五花八门。不过纵然是帝王嫁女,驸马迎亲,婚宴上不变的依然是众人对这对新人发自内心的祝福之情。众人团坐一席,在品尝婚宴上各式珍馐之时,最为庄重神圣的拜天地,便在正厅大堂上开始上演。在两家亲友的见证下,新郎与新娘相伴而行,红妆艳袍,同心花结,各式装点无不洋溢着幸福的氛围。婚礼一般会让家族中最有名望的长辈,或者当地的名流作为婚礼的司仪,在一段象征着美好幸福的祝词中,新人举行三拜之礼。一拜天地,寓意着天地为万物之祖。二拜高堂,因为父母给予了儿女生命。而夫妻交拜,寓意着新人完婚之后的生活,定会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酒足饭饱之余,婚宴也渐渐卸下了帷幕,亲友们也多在相互交流中,传达着对新人的祝福,那么婚礼的最后一道流程也随之上演——洞房。

新郎在酒宴宾客,送别亲友之后,娇妻早已在新房中顶着盖头焦急地等待了,长辈会将红枣、花生、桂圆等物放置在新房中,寓意着祝福新人早生贵子。新婚首夜,一对新人在龙凤烛火下,相互倾诉着各自的心事,喝过交杯合欢酒,相伴而眠。待到月斜西窗,天明之后,象征着爱情里程碑的婚姻生活正式开始了。

在古时,洞房后的三天时间里,新娘是不能走出新房的,这样象征着新娘的富贵与娇气。而婚后三日,新娘第一次走出新房之后,会在新郎的陪伴下拜神祭祖,问安公婆亲戚,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中的“出厅”。出厅后,新娘当轮流向家人长辈奉茶,长辈们也会将备好的红包礼物等放在茶盘中,以表达对新妇的喜欢与认可。

而象征婚礼结束向日常夫妻生活过渡的最后一个礼节,则是新郎会在新妇出厅后的几日,邀请宾客好友来家中,让新妇奉茶相敬,同时与众人一起共话言欢,其乐融融。这象征着夫妻二人从此一起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大小事务,也诠释了夫妻在生活中不仅要有共同面对来自社会上的问题的信心,更要有同甘共苦、相伴一生的决心。

一场婚礼,无论是迎亲时,略显激动的心情;还是婚宴上,接受着所有亲朋好友的由衷祝福;抑或是洞房中,耳鬓厮磨的呢喃燕语,都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丽的记忆。一指檀香,枕边萦绕,或许最美好的爱情,也正是在这似水流年中,仍然保持着一颗不忘当年扣指同行的心吧。

猜你喜欢
婚宴新郎女方
新郎与新狼
妻子出轨怀孕,丈夫可以提出离婚吗
马蹄形磁铁小姐找新郎
婚宴爽约,宾客被索赔
节约
女方有第三者,离婚时男方能否要求女方过错赔偿?
孩子尚幼,不能离婚?
游击式婚宴
《笑一笑》
《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