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那些“忧愁”

2013-12-31 09:16罗娟
杂文选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早教起跑线场所

罗娟

孩子出生没多久,父母的教育“忧愁”就开始了。虽然孩子还处于零到六岁的阶段,可是“早教”两个字也够我斗智斗勇的,要不要进行学前教育、上不上早教班、是否学习听说读写、大量阅读……

更让我焦虑的是,零到六岁早期教育领域总捆绑着一个叫“起跑线”的词,这个源自于竞技体育领域的概念包含选择和输赢的“深意”,总让人进退维谷。

有海外人士说德国立法禁止零到六岁的学前教育;可也有海外妈妈言之凿凿地说,中国孩子从小就不如美国孩子善于表达和快速融入集体活动,阅读量也跟日本孩子差远了。

最近“起跑线”讨论终于进入“专家”“短兵相接”。育儿“大V”“王人平”的一篇《毁人的起跑线》反对孩子进入早教机构引来大批粉丝的拥护,但是却被“早教专家”程跃博士逐条批驳,他拿出了脑科心理学研究成果——早期经验对人一生将产生深远影响,关键期、敏感期具有不可逆性,支持早期教育,尤其是机构教育。

“起跑线”就像一个万能标签,被各种早教的支持和反对者拿来用。争论的喧嚣却未能带给听众清醒的结论,反而“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为“10后”的妈妈,我经常殚精竭虑、左思右想。以“80后”为主的这一代父母所信奉的“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教会孩子如何成长为自己内心的主人,有强大的力量去对抗诱惑——不因为内心的压抑而服用致幻剂、不因为大堆人去嫖娼自己不好意思不去而深陷其中、不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轻易否定自己的存在,伤人或者自杀。

说白了,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反对自己的父母怕吃不饱、穿不暖被人笑话的“基本生活教育”经验。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掌握着教育话语权的“80后”父母,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完全败北,被他们所反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夺”回了领地江山。

一边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让孩子在这个时代成长,一边还得对抗父母和社会的传统因袭。“80后”父母,譬如我,把早教当成了情商教育的喘息地:它是同伴交往的场所,是体验规则的场所,是模仿学习和游戏的场所,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场所,甚至是家长学习的场所。

从个人体验来说,媒体报道的早教机构宣传语耸人听闻、良莠不齐、市场混乱、监管不力等现象,完全属实,大量存在。

但是,一旦进入早教门,众多家长就把商家宣传的效果抛之脑后,只要孩子高兴就行。至于效果,虽然期待但暗自心如明镜,知道就那么回事儿。

作为这个阶段的体验者,我的感受是,一周上一两次早教课就是赢在人生起跑线,那是神话,但去上了早教就是要赢在起跑线上,就一定是以幸福与快乐的童年为代价,也是“大V”博粉丝的一家之言而已。早教跟早期潜能的开发、性格培养不能说丁点儿关系没有,但是不应期待它为孩子划定起跑线。

【原载2013年12月5日《工人日报·我在我思》】

插图 / 起跑线争先 / 佚 名endprint

猜你喜欢
早教起跑线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品读
勿将“早教”与“早教班”混为一谈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五行真经(9)
早教QA
早教QA
早教真那么神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