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思政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思政教师素质的提高

2013-12-31 00:00:00伍小玲邱海燕
科技资讯 2013年17期

摘 要: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职业院校学生在思政课堂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出发,阐述新形势下提升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加强课堂效果就必须提高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水平。

关键词:职业院校 提高 思政教师 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221-01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思政教师深感不易,因为既要承担教书的任务,又要承担育人的责任。而我们所面对的又是一群特殊的人群。这群人不同于著名高等学府的天之骄子,他们敏感且不愿学习。这些学生由于在中学时就普遍养成了消极懒惰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加之由于成绩不好而被迫进入职业院校,他们因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往往感到很自卑,认为自己是被遗忘的人群。而且进入职业院校以后,他们普遍认为是为了学一技之长,思政课没必要学,只是副课而已,学思政理论纯粹是浪费时间,把专业学好就可以。在平常的思政教学中可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厌倦情绪的精神状态。在他们看来思政课是说教课:高调、枯燥、抽象、空洞,这门课无非就是讲一些忠党爱国、无私奉献的大道理,这些大道理对找工作又没任何帮助;而且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他们认为思政理论与现实脱钩,完全是唱高调,虚多实少,既不能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又不能对其自身的学习、生活、工作有任何帮助。因此,在课堂上表现出走神,开小差,看与思政课无关的书,玩手机等,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他们来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应付考勤、期末考试不被抓补考而已。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学生会厌倦思政课?为此,也常会自我剖析、检讨自己。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经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句话蕴含了一定的道理。对于思政课堂教学出现的这种状况,思政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现实生活中常听到一些思政教师把这些状况归结于学生素质差、学校不重视等原因,其实这种声音恰恰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对教育不重视的表现,殊不知教师自身的素质才是关键,格物才能致知,了解学生同时更好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教学。然而,思政课同样可以上得有特色并受学生所喜欢,复旦大学陈果教师成功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其上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视频走红网络,之所以会蹿红网络,是因为陈老师上得文采飞扬同时又言之有物,就像一碗‘心灵鸡汤’,让人内心温暖而丰富。因此,我认为思政课堂的好坏教师起了关键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学生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 思政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古人云:“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毛泽东也曾说过“教改问题关键是教员问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为此,必须培养出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优秀思政教师。首先,必须在“德”字上下功夫。增强思政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其对职业的认同感,提升其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作为思政教师,应响应内心的召唤,践行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责职。“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种浅显的道理说明仅爱家人是不够的,这种老母鸡的爱是狭隘的。除此之外,还要爱我们身边的人:命中注定要相遇的学生。教师只有敬业爱岗、恪尽职守、德智并重、爱生育人、严谨治学、诲人不倦,才能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在道德建设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才能”的发挥。这种“才能”是将学生引向卓越的一种能力。第一,要具备语言能力、处理教学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乌申斯基说:“语言是一条最生动、最丰富和最牢靠的纽带,它把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人连接成一个伟大的、历史上活生生的整体”。幽默风趣的语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感情,使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下体验学习,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并可改变两课“严肃”“呆板”的形象。最终实现“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乐于学习”的转变。而处理教学的能力对思政教学的成功与否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视频网络蹿红的复旦大学教师陈果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主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章节式的说教模式,而是专题式的人生境界课,这种模式受到了学生的认可;面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和情感的特殊性,尤其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正视他们的思想、感情、自主性和能动性,抓住学生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师生相互协调、共同合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提高思政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以提高教学能力、增强教学信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心理、社会、道德、法律、政治、经济、哲学与文化等等。因此,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要有思想教育专业知识,还有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的知识。只有在对理论深入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更好地解答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疑问和难题。以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喜欢,以严密的内在逻辑吸引学生,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感染力。

当前,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政教学水平、改变学生厌学的情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必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把握机遇,德才兼备,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峰.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两课”教师[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2]王继明.教师素质“两课”教学的生命线[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3).

[3]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高校理论战线,2002(12).

[4]葛仁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

[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