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服务对象扩大、服务项目增加、经费增长、人员水平不高、管理模式落后等严峻挑战,图书馆可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读者服务水平、科学使用经费降低图书馆运作成本、依托先进技术提高读者服务效率、完善管理机制重组业务布局及流程、开展读者培训提高读者信息素养,从而全面提升读者服务能力。
关键词:职教集团 高职院校 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252-02
Research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Services Based on Education Groups
Xia Nianjun
(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510520,China)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has brought many challenges to the library reader service work.For example, service object,service projects,expand increase funding growth,staff level is not high,The library can deepe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achieve resource sharing,innovative service mode to improve the reader service level, scientific use of funds to reduce operating costs, the library relying o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improve service efficiency, improv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recombinant business layout and process,to carry out the reader training to improve readers' Information Literacy,thereby improving reader service.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brary;Library;Library Service
近年来,为加快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全国多地组建了一批职教集团,实施规模化、集团化办学,取得了较大效益。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明确提出了“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职教集团进入快速发展期。事实证明,职教集团是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全面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是创建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大潮中,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保障和信息服务的重要部门,如何积极面对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下的各种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职教集团内的企业、行业、政府、科研机构及其他学校开展合作,更好地为职教集团各成员提供服务,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1 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下读者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1.1 服务对象扩大
以往图书馆主要为本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和信息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师生,进入职教集团办学模式后,由于职教集团是一个多元主体的联盟组合,服务对象在类型、数量等方面均大幅扩大。如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现有成员包括学校17所,学生人数97598人、事业单位9个、行业协会15个,科研机构9个,企业205家,是目前在校师生数的8倍以上。
1.2 服务项目增加
随着服务对象的扩大,读者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图书馆原有服务项目显然已不能满足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读者需求,特别是企业作为职教集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需求特点与高职图书馆原有服务项目有较大差异,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较大挑战。经调研,企业的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献检索、原文传递等基本服务,科研成果、立项、专利、新产品等查新与评价,行业调研、市场调查、产品定位、商业机会分析,翻译服务、竞争情报服务等,对服务项目的时效性、精准性等质量要求也很高。虽然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有开展针对企业的服务项目,但已开展这些服务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甚少。
1.3 运行经费增长
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读者需求,必须加大馆藏资源的建设力度,打造一个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文献保障体系,同时还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引进新技术和设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这些都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得以解决和完善。另外随着读者大幅度增加,给文献资源、服务设施等维护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增加了图书馆的运行费用。
1.4 人员水平不高
据统计,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并非图书馆相关专业毕业,专业水平不高,而且学历偏低、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做好本校的读者服务已经很吃力。集团办学模式下,要做好企业、行业用户的服务,除了工作人员要增加以外,更需要同时熟悉图书馆学专业和学校重点学科的综合性人才。
1.5 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图书馆服务对象的扩大、服务项目的增加、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必须要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使管理更灵活高效,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方法更多地适用于重复性的常规工作,而对于目前瞬息万变的、多样化的需求却难以适应,如何设计出一套科学的、能适应集团办学模式下图书馆服务的管理模式,也将考验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
1.6 知识产权问题
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中,很多资源特别是数字资源的使用涉及到许可问题,数字资源采购时往往和供应商签订了有关协议,对使用范围、使用权限等有严格的规定,而其他集团成员的文献资源也可能存在知识产权的限制。如何在遵守有关协议和约定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这些资源,也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
2 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下改进读者服务的对策
面临以上诸多挑战,要想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问题,对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并不现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改革探索,逐步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以期满足集团办学模式下的读者需求。
2.1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做大做强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组建职教集团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职教集团成员参与职教集团的主要动力,更是集团成员最重要的利益纽带。因此,职教集团成员特别是牵头学校要树立“大职教”理念,打破部门、区域界限,搭建集团信息化交流平台,将集团各成员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同时通过该平台可以开展在线咨询、原文传递等服务。
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使得高职院校图书馆与集团成员之间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更加灵活便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以较低廉的成本完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目前比较成熟的共建共享模式有区域协作模式、主题协作模式和协作采购模式。区域协作模式以空间为划分依据来确定学校图书馆服务与企业合作的对象,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确定一个近似圆形的地域范围,根据学校图书馆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确定半径的大小,在区域范围内实现高校图书馆与企业间广泛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将学校图书馆建设成为地区信息中心。主题协作模式目标在于发展基于共享的专题特色馆藏,该模式能将同一主题的资源集中在一起,方便集团成员从专题角度查找文献。协作采购模式是学校图书馆与集团成员的信息服务部门共同协调采购工作,制订分工合理的采购方案,避免信息资源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2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读者服务水平
面对集团办学模式带来的挑战,图书馆只有对现有服务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满足不断增长、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在做好图书外借等业务工作的同时,可对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对信息咨询等工作进行加强。
2.2.1 开展个性化服务,提高读者服务针对性
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在网络和数字信息环境下,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发展机遇的重要选择。职教集团成员用户特别是企业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时效性要求也很强,他们的需求往往是特定的统计数据或者某些公司的信息,或者是一些研究报告、专利文献或标准。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跟踪重点用户、分析用户需求特征等方式,向用户提供图书馆信息资源个性化定制功能,通过用户定制、系统推荐和推送功能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提高读者服务的针对性。
2.2.2 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已经开始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在集团办学模式下,随着文献信息量的骤增,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已很难满足读者需要。图书馆急需建立一支学科馆员队伍,他们除了要有专深的图书情报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网络知识和公关能力等综合能力。
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应包括对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两个方面。图书馆一方面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充实学科馆员队伍;另一方面应重视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对现有馆员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在岗培训、进修等方式,尽快建立一支合格的学科馆员队伍,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为对口专业的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高质量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2.2.3 建设咨询专家库,提高读者服务能力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独自拥有所有人才来满足全部读者的一切需求。可以依托集团成员各单位的专家、骨干建立咨询专家库,通过图书馆将学校和企业、行业及其他单位联系起来,将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参考馆员的专业技能有效结合起来,提高读者服务能力。同时专家库也可以为企业用户解决技术难题、寻找专家起到纽带的作用。
2.3 科学使用经费,降低图书馆运作成本
因为法律地位、体制等尚未获得正式体认,职教集团的运行经费来源便没有着落,政府预算、财政拨款便无由头。即使是理事会正常费用,亦只能由牵头单位或主要成员单位自觉垫付,接收捐赠、投资回报、会费收缴亦于法无据。经费归零、短缺,使职教集团的各种活动受到掣肘,图书馆经费的大幅增加也不大现实。为解决经费紧张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按照现代市场机制和有偿的方法,努力推动集团成员内部校校、校企之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补作用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教育投资的最大效益。
2.4 依托先进技术,提高读者服务效率
除了体制变革外,可以通过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应用的力度,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技术是图书馆服务不断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图书馆员必须学会利用技术手段开展工作,通过平台、工具的运用解决用户的问题,从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将大量的图书馆员从资源采访加工、阵地服务中解脱出来,以服务为核心配置人员队伍和力量。
2.5 完善管理机制,重组业务布局及流程
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呈金字塔形,是一种纵向组织结构,同时各职能部门有着明确的职能分工,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弱。比如,某个跨部门限时完成的复杂工作,如果沿用传统管理模式,管理者需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分配具体任务,如果碰到同时面临多个同类型工作的情况,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传统管理方法就很难进行协调,容易造成任务交叉,部门间难以配合,甚至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致使工作项目不能顺利完成或完成质量不高。集团办学模式下需要建立一种任务驱动的管理模式,以服务为核心对业务重新布局,重组业务流程,全馆各部门、各岗位对服务部门和服务人员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内部业务关系上的紧密互动的关系,全馆都要为最终的服务效果负责,为服务能力的提升负责。
2.6 开展读者培训,提高读者信息素养
在为集团成员读者提供多种形式服务项目的同时,应注重读者信息素养的培训。可邀请专业信息检索与分析师到馆,为集团成员特别是企业用户举办商情数据库的专场讲座,内容涉及如何获取专利信息、如何掌握商情信息、如何有效获取全球公司与行业信息、如何掌握重要人物详细信息等。
总之,职教集团办学模式实施后,给图书馆带来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为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图书馆一方面要争取经费、场地、设施等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要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分析集团成员的读者需求,以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重点,以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为依托,逐步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为集团成员提供良好的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苏坤.高职院校图书馆基于职教集团面向企业服务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11(2):36-38.
[2]陶功美.职教集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J].科技信息,2012(1):422-423.
[3]赵善庆.促进我国职教集团有效发展的理性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5-37.
[4]曹树金.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几个基本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6):34-38.
[5]余龙波.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企业继续教育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280-281.
[6]马斌.职教集团建设问题探析[J].职教通讯,2013(1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