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理念下的社团指导就业工作探析

2013-12-31 00:00:00赵芬
考试周刊 2013年105期

摘 要: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现实生活中,生存教育以成为贯穿教育始终的主线,学会生存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局势,因此高职院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社团活动这个平台,注重对社团成员生存理念的教育,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以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生存理念 高职院 社团 就业工作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特重视这支队伍的整体建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许多令人遗憾和痛心的事件如:女大学生被拐卖、数百大学生误入传销陷阱、大学生创建色情网站,有的只是个案,但是给高职院校教育敲响了警钟,使得生存教育具有了紧迫性。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1]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如何就业问题仍然是各个大学生和家长、学校,以及社会人士广泛讨论的话题。生存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更好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生存教育已成为教育事业轨道转换的基点,因此高职院校在社团指导就业工作中应加强生存教育,迫在眉睫。南化院“DIY”英语社是由应用化学系一批爱好英语、渴望创造性学习的同学自发组织的团体,它是以“Show your power,and let us be crazy about English”为宗旨,以英语学习为重心展开各项学习活动、非盈利性的社团。本社团将通过组织各种与英语学习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强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大家自主学习的意识,旨在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生存教育的概念

生存教育也叫学会生存,英语叫“learning to be”,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全球教育基础会议上提出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主题报告,指出:“教育的使命,正是为了准备未来”,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学会生存”。[2]在高职院校中生存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存的知识与技能,增强生存本领,积累生存经验,坚定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升就业质量,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的。

二、社团成员具备生存教育的环境

1.社团成员走向成熟为生存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南化院应化系充分重视“DIY”英语社这支队伍的建设,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社团成员不断发展扩大,这些成员也逐渐走向成熟,主要表现为:具备了成人的逻辑和生理机能;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社会经验;学会了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观念更加加强。只要高职院校在社团活动中及时、有效地对成员进行生存观念和能力的引导,相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越来越近了。

2.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社团成员接受生存教育提供了可能

当代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已经不把学习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了,认为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选择、决策、协调的能力,真正地学习、会做人、会做事、会生存,强调的是知识、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三位一体。[3]每学期的课程安排中,“DIY”英语社成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这样成员有时间接受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生存环境、生存知识、生存价值等教育。

3.就业形势严峻使社团成员接受生存教育成为必要选择

2010年毕业生预计将达到66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专科生的需求大幅下降,降幅达39%,预计专科生就业走势将呈现下滑趋势,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如何就业问题仍然是各个大学生和家长、学校,以及社会人士广泛讨论的话题。现实的需要和各种生存的压力迫使“DIY”英语社成员自觉选择接受生存教育。

4.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直接推动了生存教育的深入开展

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培养适应市场、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一观念的更新,促使“DIY”英语社的指导老师在指导就业工作中充分加强成员的生存教育,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强、自立、创新,特别是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而且能成为生存好、发展好的社会个体。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直接推动了生存教育在“DIY”英语社团活动中的深入开展。

三、社团指导就业工作如何体现生存教育

1.强化成员的生存意识

生存意识是一个人对有关生存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内心感受,它包括生存环境观、生存价值观和生存危机感。[4]一个人的生存意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来培养的。因此南化院的“DIY”英语社结合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应该注重对成员生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让毕业生都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祖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概括以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危机意识和危机心理。先培养毕业生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心理,在此基础上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社会上影响就业的不稳定因素太多,“DIY”英语社可以通过体验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意识,并通过手抄报、黑板等方式来宣传处理危机的一些方式方法。②养成好的文明习惯。通过文明校园行为规范来要求成员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特别是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锻炼才能的科学生活方式。③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社团通过举办各种讲座,对成员消费常识的教育,这样有利于毕业生合理的衡量企业给予的回报,降低离职率。④养成齐心协力合作的意识。通过各种趣味活动,主题探讨式、多学科渗透式的方式让成员明白任何一份工作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团队的力量才是强大的,树立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的企业合作的思想。

2.培养成员的生存能力

要解决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开展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提高南化院“DIY”英语社成员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这样毕业生到外地企业实习的时候也能很好地克服困难,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从而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其次,注重对成员身体素质的教育。社团可以通过定向越野、野营等方式锻炼成员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再次,社团可以和社区合作实现生存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高成员的实践能力。最后,社团成员可以进企业参观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培养成员的爱岗敬业、融洽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普遍、激烈,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它让每个人都感觉到生活的压力。为了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能适应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工作和生活,“DIY”英语社的指导老师应更重视社团成员竞争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在日常的开展活动中培养成员的公平竞争意识、规范其行为。特别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成员自己要实事求是地做好简历和自我介绍,不要出现一些假证书,虚夸自己的事情。其次,培养健康的竞争心态。在平时的活动开展中要让成员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敢于积极地参与竞争,并正确认识竞争中暂时的失败,正确认识竞争中个别不公平现象,时刻坚信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最后,理解竞争的原则。

“DIY”英语社的指导老师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逐渐地让每一个社团成员明白竞争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尊重劳动,奖勤罚懒;恪守规则,讲究诚信;敢于竞争,积极乐观;崇尚成功,尊敬人才;正视结果,不惧挫折;善于竞争,总结经验。最后,社团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如:“DIY”英语社团换届选举、社团成员评先评优等都必须公开、公平、公正。不以成绩来评价成员的唯一指标,要建立和完善公正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让成员明白不守信和不按规则办事的人在竞争中是得不到便宜的,公平竞争的人在竞争中才是不吃亏的人。

总之,社团活动中引入生存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当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生存理念成为了教育事业轨道转换的基点,也理应成为贯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始终的主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2004.10.

[2]郭万牛,杨蓉.中国大学生生存教育培养策略[J].社科纵横,2009(12):145.

[3]高跃.大学生生存教育问题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34):256.

[4]刘莉.高校德育工作如何体现生存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