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3-12-31 00:00:00李颖
考试周刊 2013年105期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它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自主能力越早形成,学生的学习收益越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1.创建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朋友的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这一职业的含义已不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迫切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角色。

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融洽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充满活力,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真诚地投入到师生互动活动中,变知识的传播者为积极的参与者。课内学习离不开课外沟通,英语学习也是如此,课外的关心、谈心、交心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尤其对后进生和胆怯的学生,教师更要在课堂上热心提问,细心观察,例如:在我的班里总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举手,我和他们谈心,得知他们由于胆怯害羞多种原因不想举手,想举手又怕说错,不举手又怕别人笑话。于是我就告诉他们如果不会就举左手,就会就举右手,那当他们举右手的时候,他们就有发言的机会,而且不会被别的学生笑话了,这样一来学生和我的心拉近了许多。新型的师生关系,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合作式的、平等的、民主的、不带支配性的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往往事半功倍。

2.教师要把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落到实处

2.1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

最优化的学法模式: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课外学习,这是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总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效率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开拓学生的智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2教给学生一些自学的具体方法

2.2.1听录音的方法

在上新课之前,一定要通过听录音自学新课文。首先,听录音的时候一定要针对老师布置的内容反复地听,切忌一放录音带就不理,任其从头播到尾,那样的听录音方式是很难有什么成效的。再次,听录音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即当录音读到哪一句的时候,眼睛要盯着那句话,手指要指着那句话,心里要记着那句话,以此来有效地掌握英语的读音、字形和意义。另外对于一些难读、难上口的单词和句子,一定要反复听,直到把那句话读上口了,再往下听,这样才能将一些朗读难点攻破。

2.2.2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

单词是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而想要快速、准确地记忆尽可能多的单词更是一大难点。所以教会学生一些记单词的方法就会给英语学习降低一些难度。①根据读音规则,让学生自行拼读单词。比如:根据读音【e】【es】【esk】【desk】写出e,es,esk,desk。②情景记忆法。比如将change(IyedPSjGyNeMEPnptHmR1Q==变)一词拆分为chang(嫦)和e(娥),解释为“变嫦娥”,又如business(生意)一词则拆分为bus(公共汽车),in(里),e(一只鹅),ss(两条蛇),连起来解释为:“公共汽车里有一只鹅和两条蛇在做生意。”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使学生认为非常有趣,很容易就记住。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创新、去构思,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2.2.3朗读背诵策略

读背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词、句、文;结构、功能、情景;语音、逻辑、文化,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一体化。因此,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大声朗读和背诵,并指导学生读背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读背习惯。

3.学会思考,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以便他们走入社会之后能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引领人,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比如:英语单词的应用,先要记忆单词的形,把英语单词写在小笔记本上,抓要点记,学会记笔记,笔记本随身带,空闲时拿出来记记单词。学完一个单元,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归纳,学会使用简单工具书查找信息,给学生留调查作业,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和媒体上使用的简单英语。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注意发现语言习得规律举一反三,有效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还要鼓励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不怕他们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让他们自主学习,学会学习。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尊重学生、平等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这尊重是相互的,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种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情感。人往往更重视的是自己,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现代社会提倡尊师重教,反之老师也要尊重学生和家长。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无法改变。所以不要埋怨学生不聪明、不要埋怨家长不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他不如其他学生,他的心理肯定是难过的,或者说不舒服的。哪一个正常的人不渴望成功,不渴望他人的赞赏和掌声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无数次遇到所谓的“差生”、“后进生”,但是我不喜欢这样称呼自己的学生。每接到一个班,我就会大做“人心工程”,因为“沟通从心开始”。

首先,要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明白——不要在意过去自己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只要从现在起尽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就好。其次,要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其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因为教师毕竟是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比大部分普通家长应该更多一些专业知识),让家长愿意帮助和引导学生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前行。这样,通过真心真诚的交流,与孩子培养感情,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取得家长的支持。学生、老师、家长之间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孩子们就能在教师的鼓励和安慰中放松心情,增强自信、愉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