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意识的研究

2013-12-31 00:00:00吴婷婷施敏
考试周刊 2013年105期

摘 要: 本文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学习理念,探讨了正确认识在当今大学英语学习课堂中学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从而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提高自己,全方面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

关键词: “英语电影视听说” 学生角色 主体意识

课堂学习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来源。但当前由于大学课堂教学的主流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被置于学习的客体地位,遏制了对学生批评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1]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薄弱,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是处于被动学习的阶段或者干脆放弃学习。在大学校园里,抱着“必修课选着逃,选修课必逃”、“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心态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缺乏必将导致浪费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阻碍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能力等的习得,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势在必行。正确地认识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利于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笔者结合对公共选修课《英语电影视听说》的探索与实践,从多种角度认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承担的角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信息接受者、课堂活动的合作者,而且是课堂教学资源提供者、课程建设的参与者、教学成果的呈现者。

一、研究背景

经历多年应试教育的大学生在面对大学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时,无法认清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对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提高后可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全方面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提高后会使得学生与老师在课堂教学上配合更加默契,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建立健康融洽的伙伴式师生关系,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根据生态学理论[2]任何一个事物内部都由多元因素组成,但不是由这些因素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既互相竞争,又密切联系与合作,才能得到统一,并求得存在与发展。生态外语教学观认为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课堂中存在的多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遏制了诸因素的互动与课堂教学的发展,这样的课堂重在传授知识,但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成长,也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相关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全球视角和公民责任。由以上可以看出,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而将学生置于客体地位的模式,但为了增强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学生应该积极寻求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即学生应认清自身是处于课堂的中心的,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这一事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即是指“以主体性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3]因此,现今广为提倡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习得就是提倡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而且能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后便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地探求索取,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所以一方面学生可以提高自身课堂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鞭策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最终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一些学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对提高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研究,并成功发掘出了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薄弱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那些措施基本都是从教师角度提出的,鲜少有教导学生该怎么做的。故而本文将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在课堂学习中承担的角色,提高学习主体意识。

二、认清主体地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在课堂学习实践中,学生和教师是最重要的一对因素,只有两者都承担起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课堂学习才能达到最优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与帮助者,学生应尊重其的知识和劳动,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敢于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求知需求和不同的意见,及时与教师沟通,为自己在大学阶段的成长找到合适的知识资源和演练技能的场所。课堂内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英语学科开展得较早也较为普遍,但在其他学科的课程尚在探索中或开展得不足。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有利于改变这一局面,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笔者通过对本课程教学实践的分析与研究,赋予学习者信息接受者、教师的合作者、教学资源、课程建设的参与者、教学成果的呈现者等角色。

1.信息接收者

在大学课堂里,学生首先是个学习者,接受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在“英语电影视听说”的课程学习中,学生观看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难度各异、口音多样的英语电影,为英语学习增添了趣味和更多的学习资源,了解了外国的文化传统,并获得了一些人生启迪。在欣赏不同的电影时,虽然学生的水平各异,但都能有所收获。并且,学生在接触英文原版电影时,不仅接受了影片的内容和教师设计的相关练习,而且接受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因此,学生在课堂里首先是信息的接受者。

2.课堂活动的合作者

一个好的学习者一定会是一个好的合作者,善于与教师和同学积极互动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扩充知识、提高技能。英语学习的优势和特色体现在积极的课堂互动和同伴式的合作关系中,因此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部分的学生,毫无疑问地成为教师的合作者,同时同学之间的合作也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想一下,教师在介绍反映二战的影片《钢琴家》时,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堂小组讨论题,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与合作,这样的课堂学习就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唱的“独角戏”。但是,如果学生积极参与并和教师好好配合,做一个成功的课堂活动合作者,那么不仅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评性思考能力会有所进步。

3.开发课堂教学资源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信息输出是极其丰富和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不同的知识背景、看待问题的不同看法都使学生具有各自的特性和潜力。本课程类为全校公共选修课,大一至大四的不同学院和专业的英语达到一定水平的学生均可修读,学生不同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不同的经历与体验、不同的生活态度成为课堂教学宝贵的资源:(1)信息资源:学生提供的不同的信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不同学院和专业的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个别发言时,会展示出不同的兴趣点和特长,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扩大同学的知识面。(2)榜样资源:优秀的学生是所有学生学习的榜样。当共同坐在教室中的某一位学生或以漂亮流利英语口语,或以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文稿,或以惟妙惟肖的角色扮演让其他同学折服,这样的榜样有巨大的催化作用,其他同学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自Uw6xuAnIVak7aY4Ijsi4DtPB7dDHXFfghKU4RZDbbR4=觉或不自觉地向那个学生学习,争取变得更加优秀。(3)语言文化资源:学生的批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可以丰富课程的语言文化内容。(4)情感资源:学生开放的心态和真实的情感交流会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影视类作品无疑能引起学生诸多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思考和讨论中,没有标准答案,也不追求口语的华丽,英语真正成为交流思想的工具。

4.课程建设的参与者

学生应对学习的课程有一种责任感,多向教师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成为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常常听见许多学生抱怨说某某老师的课讲得不好,学不到什么东西,但这往往是因为其自身参与度不够。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安排、上课方式、课堂氛围等方面有不同意见的话,就应该及时向授课教师提出自身的见解,让教师听到学生的心声,相信只要是合理的建议,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们都会给予考虑和采纳的。

5.教学成果的呈现者

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展示教师教学的成果。在平常的课堂学习中经常出现下述情况:学生在私底下反映某某老师上课非常有趣生动,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很喜爱那个老师,但是一到上课老师提问时,学生都坐着没有任何反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被点到回答也只是敷衍几句。这样的课堂学习是不健康的,学生应敢于秀出自己,秀出自己学的知识,将自身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授课教师,做教师教学成果的呈现者,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教学任务,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收获更多的知识。

三、结语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主体意识,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自身的学习责任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了解所学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多与任课教师沟通,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烦恼等。同时,学生要放弃“大学里可以轻松一些”的幻想,不能随波逐流,只求混满学分,不要等到毕业后才后悔大学里没有好好学习。要明白学习永远是“痛苦并快乐着”的事,要努力刻苦而不是懒惰懈怠,并且,学生只有积极配合教师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做课堂学习的中心,才能全方位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成为优秀的学习者,进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孙卫,袁林洁,肖红.构建“以学习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西安交通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20-22.

[2]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2.

[3]毛文俊.教学法研究之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J].考试(教研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