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物开放式考查,以其评价的灵活性、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供选择性,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多元智力。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从全体动员、团队组建、类型选定、主题选择、过程督导和指导原则等方面,对生物开放式考查的有效指导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生物 开放式考查 有效指导策略
从2003年起,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生物科在广州市各区、县级市的初级中学组织实施了生物开放式考查及其作品评比。生物开放式考查是一种任务型的考查方式,它要求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两个学年内,依据当年实行的《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教材内容,选择一项适合其个性特长的项目,参照学习的课程内容主题开展研究,并以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为呈现方式,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生物开放式考查,以其评价的灵活性、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供选择性,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多元智力,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的理念。实施至今的十年期间,这种新型的考查评价形式,受到了广州市学生的喜欢和教师的肯定。但是,至今为止,生物开放式考查仍然没有一个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教材。笔者尝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从全体动员、团队组建、类型选定、主题选择、过程督导和指导原则等方面,对生物开放式考查的有效指导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全体动员的有效策略
面向全体学生,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广州市教研室生物科要求全体初中学生都要参与生物开放式考查。所以,教师不能只是安排几个“优生”制作作品,只为评奖而交差,而是要通过各种策略,动员、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这项考查。
(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让学生“想去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关键在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开放式考查,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从引导学生观赏往届的优秀作品开始。广州市生物教研网上,展示了大量的往届广州市各区、县级市的学生制作的获奖作品。当学生观赏到如此精美、优秀的作品后,在赞叹之余,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兴趣也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宣传开放考查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要去做”。
生物开放式考查是广州市教研室生物科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试图改变过去单一的纸笔测试的考查评价方式,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更加科学的考查评价形式,灵活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的能力。该项考查成绩占学年总评的20%,广州市教研室生物科每年都会组织评奖,学生应该重视并积极参与。
(三)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相信“能做好”。
通过展示往届本校学生在广州市获奖的生物开放式考查作品,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制作出好的作品也是可以的,获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让学生相信“我也行”。
二、团队组建的指导策略
生物开放式考查可以个人独立完成相关作品,也可以采用5人以内的团队合作方式完成。团队组建,不仅会影响成员心情、合作效率、作品,而且会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组建高效团队关键在于把握三个原则:
(一)优势互补原则。
学生根据自身的不足,包括知识、技能的不足,或是制作器材的不足,寻找合作伙伴,有利于团队成员各尽其才、优势相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居所就近原则。
大部分生物开放式考查作品,都需要花费许多的课余时间才能完成。按居所就近原则寻找合作伙伴,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及时讨论、交流,全程参与考查过程。
(三)志趣相投原则。
愉快的心情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寻找与自己志向兴趣相似、相处特别融洽的同学作为合作伙伴,可以让团队成员在和谐、愉快、默契中完成开放式考查。
三、类型选定的指导策略
生物开放式考查作品分为制作类和纸笔类两大类,制作类包括标本、模型、电脑课件、手抄报等;纸笔类包括探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小论文等。学生制作生物开放式考查作品,首先要从选定具体的作品类型开始。比如,某位学生是想做手抄报,还是制作生物标本,或者是写探究报告,等等,首先要确定下来。选定作品类型可以从下列两个方向着手:
(一)学生的兴趣。
按学生的兴趣,即学生“想做什么”选定的作品类型,不一定是学生擅长制作的,所以,学生完成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作品也可能不会很好。但是,由于喜欢做,学生往往不怕困难,边学边做,因此在完成此项作品后,学生习得了更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技能,提高了其他能力。
(二)学生的特长。
按照学生的特长,即学生“能做什么”选定的作品类型,因为正是学生所擅长制作的,所以,学生完成起来往往比较顺手,作品往往较好,成功感较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主题选择的指导策略
一份优秀的生物开放式考查作品,不是良莠不分的素材杂乱无章的罗列,而是通过一根主线把经过精心挑选的素材组合起来的作品,这根主线就是作品的主题。在选择作品主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紧扣生物。
生物开放式考查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开放式考查,其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必须属于生物学范畴。例如:生物开放式考查的电脑课件,侧重考查的是学生的生物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信息技术科的电脑课件,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计算机技术。
(二)大小适中。
作品主题过大,将会增大作品的篇幅,增加制作的难度,增长制作的时间。由于初中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开放式考查的时间有限,作品的容量也有限,因此,选择大小适中的主题,学生才能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例如:选择《某某社区植物志》作为主题,就不如选择《某某社区植物志——乔木篇》合适。
(三)富有创意。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作品的创意,就是指学生在选定作品主题时要有自己的想法,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阐明自己独特的观点,使作品富有新意,而不是抄袭别人创意,“山寨”别人的作品。
要使作品富有创意,就要善于捕捉灵感选择作品主题。有时,我们会在特定的情境下,突然萌发出创作的好主意、好方法等,这就是灵感。例如:笔者在一次逛商场时,突然想到如果把众多的动物商标和相关的动物知识制作成一个网页,点击一下某个动物商标就会弹出介绍此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知识的网页,那将是一个非常有趣、特别的作品。因为这样可以引导喜欢名牌服装的学生,“爱屋及乌”地喜欢上生物学。
养成注意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学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萌发灵感。灵感的出现常常是灵光乍现式的,一旦特定的情境消失,可能以后就很难再次想起,所以,灵感一旦出现,则最好马上用笔记录下来。
五、过程督导的有效策略
(一)及时布置。
完成生物开放式考查作品,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较多的课余时间。学生学习的学科较多,还有大量的其他学科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及时布置开放式考查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笔者认为在第二学期第二周布置考查任务比较合适。
(二)及时指导。
在开放式考查过程中,学生会有各种困难需要老师帮助,有许多感悟想与老师分享;成功时想听到老师的赞扬,失败时期望得到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通过面谈、电话、QQ等多种沟通方式,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指导学生完成考查任务。
(三)及时跟进。
生物开放式考查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难免有一定的懒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计划,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才能确保全体学生参与开放式考查。
六、开放考查的指导原则
生物开放式考查指导,应该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一)“授之以渔”的原则。
不论一位教师有多么优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有限的,学生能从该教师身上获取的知识和技能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教师对学生“授之以渔”,学生有了“渔”的技能,今后学生就会有吃不完的“鱼”,就能捕到想要的“鱼”。
生物开放式考查中的许多类型的作品制作过程,在现在的初中生物教材中是没有提及的,比如:小论文的撰写、生物标本的制作等。但是,由于生物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一项作品的制作过程都在课堂上组织学习。因此,在生物开放式考查中,老师要多些“扮傻”,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面谈、电话、QQ聊天,指引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查阅书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二)倡导实践的原则。
新课程理念主张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倡导实践的原则,就是倡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调查等实践后获取原始、真实的数据,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例如:《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报告》中,花生果实长轴长度的数据,必须是学生用科学测量的方法,逐个测量。
鼓励纯原创作品是倡导实践原则的体现。所谓纯原创作品就是指所有素材都是自己亲手创作的。例如:学生用数码相机拍下生活社区主要植物的照片,配上植物的学名、分布、用途的说明,并对社区的绿化情况“说长道短”,编制成某某社区植物志,这就是一份不错的纯原创作品。
(三)凸显创新的原则。
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在生物开放式考查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从下列三个方面着手:
1.方法的创新。如果把手抄报制成多个层次的,在这种手抄报中揭开蝗虫图片的腹部,就可以看到蝗虫的内脏图片,这就是一种制作方法的创新。
2.材料的创新。材料的创新是指优化、改进实验材料,或是选用更环保、经济的制作材料。例如:用面包虫代替鼠妇进行光对动物生活影响的探究实验。
3.命名的创新。一份作品的名称就像一个人的姓名,值得考究。例如:介绍“人与生物圈”的电脑课件,命名为“活在圈中”,非常生动地说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这一点睛之笔大大增强了其对读者的吸引力。
(四)学科整合的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与其他各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在生物开放式考查指导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能力,使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与物理、化学、数学、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和整合,在作品的布局、书写、插图、颜色及配音等方面要多下工夫,制作出在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方面都能给人愉悦享受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科学民主的原则。
生物开放式考查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科学性把好关,使学生的作品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切合实际、计划周详、方法恰当、结论符合逻辑、无科学性错误。另一方面,要坚决反对教师“独裁式”评价方式,坚持实行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多方综合评价的民主评价模式,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总之,生物开放式考查是学业评价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过程和结果,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教师应以生物学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积极探索生物开放式考查的有效指导策略,不断提高生物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生物科.广州市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级生物学科结业评价方案[Z].广州: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生物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