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要进行‘驱除杂念,终止离婚’的艰难谈判,今晚的采访恐怕要改期了。”4月5日晚,当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正准备按约定拨打舒心的电话时,却接到了他的短信。事后记者得知,这场谈判一直持续到深夜,夫妻双方终于排除外界的干扰——即不再以非常规手段购买二套房,暂不离婚。
2001年,舒心创办了维情连锁公司,专门解决各种婚姻问题,更多的人习惯把这儿叫“婚姻医院”。迄今为止,舒心已经处理过1万多起离婚案例。作为“婚姻医院”的院长,替婚姻关系中的各类人化解矛盾,是舒心再熟悉不过的了。“我的工作就是离婚劝和,保家卫婚。”
为卖房离婚,丈夫却不想复婚了
来找舒心的人中,有的是离婚前希望专家能给自己把把脉,看婚姻还有没有得救;有人是离婚中怕吃亏,前来咨询相关事宜;还有人是离婚后孤独、自闭,产生了报复心理,等等。说起离婚的原因,千奇百怪,外遇、经济问题、教育问题……但问及近日的工作重点,舒心毫不犹豫地回答了3个字:“假离婚。”
今年2月“国五条”出台后,各地“假离婚”的报道层出不穷。“已经有上百人打电话咨询为买卖房子而‘假离婚’问题。”据统计,咨询“假离婚”的电话占了所有咨询电话的10%。“这些人中80%是女性,年龄集中在35岁左右。”
今年3月,舒心接到扬州的王女士打来的求助电话。王女士说,自己和丈夫结婚20多年,共同拥有2套房子。年初,丈夫说想卖掉其中的一套房子,但为了能够避税希望办“假离婚”,王女士同意了。双方约定其中一套房子归王女士和孩子所有,“等卖房的事解决了,双方中有任何一方提出复婚,则另一方必须同意。”离婚后,丈夫依然每天回家,生活也没什么异常。直到有一天,她去丈夫名下的那套房子打扫卫生,居然发现了女士用品。没想到丈夫却告诉她,自己和一个女同事已经在一起很多年了,这次本来是为了避税才假离婚,但既然已经离了,他想不如索性就不复婚了。
电话里,王女士哭得非常伤心,希望舒心能给自己出出主意。舒心告诉王女士,离婚只有真的,没有假的,双方之前约定的“复婚协议”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我们给王女士的建议是,先维情再维权。”维情是做丈夫的工作,希望丈夫明白妻子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盼他回心转意。如果维情的工作不起作用的话,王女士就只能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了。目前,舒心和他的团队还在为王女士的维情做最后的努力。
“就在做这个事的同时,每天还有20多个热线电话打进来,都是咨询为了买房或卖房,先离婚然后再复婚的风险和规避方法。”对此,舒心只能如实回答:“没法规避!”
房子成了婚姻的不稳定因素
因为专门给人做离婚咨询,有朋友开玩笑让舒心干脆把公司改叫“离婚公司”,他坚决不同意。“虽然来的人都想离婚,但我这是劝和,不是劝离。人是情感动物,婚姻也要讲究情感。”办公司的同时,舒心又创办了维情网和离婚服务网。几年来,他所在的机构为110多万人提供咨询,挽救了很多人的婚姻。
1968年出生的舒心,祖籍扬州,曾是一名家庭婚姻专栏作者。因为工作关系,他接触到很多婚姻出现问题的读者,开始意识到婚姻对社会的重要性。“2001年新婚姻法出台之前半年,我在专栏里对这个问题也谈了自己的看法。2001年婚姻法一个总的制定原则是,法律只能管房门外边的事,管不了房门内的事。”舒心说,这是法律应该有的界限,但门里边的事并不是各家都能处理好,倘若能把夫妻矛盾及时化解在房门内,就不必非闹到离婚的地步了。“房门内外”被舒心形象地用来比喻社会组织和法律对婚姻问题的介入程度。说来也巧,在舒心处理的众多案例中,给他印象最深的两起也都和“房子”有关。
2010年,一位年过八旬的吴先生拨通热线,说自己已经在医院里躺了3天了,3天里妻子和儿女都不肯去看他。他先是打电话给110和居委会,人家都说这事他们管不了。最后,他在别人的指引下才向“婚姻医院”求助。
原来,吴先生早年丧偶,一直没有续弦。3年前,孩子们为他请了一个中年保姆。保姆对吴先生照顾有加,让老人感觉很温暖。一来二去,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有一天,保姆请假回了趟老家,再回来时告诉吴先生,自己已经和老家的丈夫离了婚,愿意照顾他一辈子。吴先生非常感动,不顾儿女的反对和保姆结了婚。没想到,结婚之后妻子态度大变,不仅不再照顾他,还要求他用全部的80万存款给自己老家的儿子在上海买套房。吴先生没有答应,妻子便对他不理不睬,儿女们也埋怨父亲,不离婚就不去看他……无奈之下,舒心只好安排同事轮流去医院照顾吴先生,然后再慢慢做他妻子和儿女的工作。
没有房子的婚姻不顺,有了房子的婚姻也不一定和谐。2008年,一位女士找到舒心,说怀疑丈夫在外面有外遇,想要跟她离婚。舒心找到男方时,那人不耐烦地甩下一句话就走了,“那个房子我没法再回去!”一开始,舒心以为是两人感情淡漠,男方不愿回家。可去那家里看了之后,舒心才明白了:家里四处都摆着供炉,墙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符咒。好不容易找了个干净的地方,舒心坐下来和女方聊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丈夫,女方也很认真拿笔把意见记下来。正说着,她接了个电话,然后说:“舒老师对不起,我要和姐妹们一起去听讲座了,上帝会惩罚那些对爱不忠诚的人。”
再次和男方交流时,舒心才知道,原来夫妻俩早年间吃了不少苦,后来生活好了,妻子就不上班了,整天和一帮太太团炒房、炒股,夫妻俩的交流越来越少。女方也因此疑神疑鬼,怀疑丈夫总有一天会跟自己离婚。
和中年夫妻相比,如今,对房子问题危机感最重的是年轻的“80后”、“90后”们。舒心的客户中也不乏这些年轻人。不久之前,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士就告诉舒心,她3年前勇敢地和丈夫“裸婚”,想着以后攒下钱再贷款买房,尽管他们平时很节省,甚至连孩子都不敢生,但还是攒不够钱付首付,再加上工作压力大,经常吵架,最后走到了离婚这一步。“‘裸婚’真的无法带来幸福吗?”女孩的问题让舒心很忧虑。
60年来已有7次离婚高峰
有媒体在南京做调查发现,近年来,房价和离婚率总体上在一起走高,而房价一旦稍有回落,离婚率也会有所降低。近日,还有网友披露,北京2009年至2011年的商品房均价从16057元涨到23818元,离婚率则对应地从20.6%涨到40.2%。上海这3年间,商品房均价从10574元升至25778元,离婚率也从23.9%升至44%。尤其是因为买房、卖房催生了“假离婚”之后,房子和婚姻的关系就更加复杂了。
环球人物杂志:最近,不少媒体曝出,有夫妻通过“假离婚”等非常规方式寻求避税、获取优惠房贷利率。您经手的案例里,有这样的事吗?
舒心:这种事确实发生过。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楼市有风险,离婚需谨慎。我把这种为了规避风险而进行的所谓的“假离婚”叫做“政策性离婚”。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经发生了7次政策性离婚高潮。
环球人物杂志:都是哪7次?
舒心: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950年。当年5月,《婚姻法》颁布实施。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而过去残存的三妻四妾的关系必须解除,由此引发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离婚潮。第二次是在“文革”,通常是一方成了“阶级敌人”,另一方要与他划清界限。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大流动,很多夫妻因异地分居而最终选择离婚。第四次是改革开放的后期,随着下海、创业,人们的生活态度变了,婚姻没那么重要了,离婚率再次升高。
还有两次离婚潮则和《婚姻法》的修改有关。1980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在离婚的条件中写道: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如果夫妻感情破裂,调解无效,准予离婚。过去有句话说,好人不离婚,离婚没好人。可这次婚姻法修改之后就不一样了,离婚是个人的自由。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则对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做了更明晰的规定,离婚的难度降低了。这两次修改之后,过去被压制的离婚需求都集中释放了。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是第七次。这次有些不一样,以前的离婚都是“真离婚”,更多是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这次是“假离婚”,我不得不说,经济对婚姻的影响更大了,而人们对婚姻的态度也变得更草率了。
环球人物杂志: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的婚姻和房子扯上了关系?
舒心:中国人的婚姻里其实一直都离不开某些特定的物件。过去结婚,讲究“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生活稍好一点,要“三金一木”: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镯和木兰牌摩托车;再后来,要钻戒,慢慢发展到结婚必须买房子。结婚的目的是要生活好,生活好的标准是什么?难道就是对稀缺物件的占有?
环球人物杂志:那在您看来,高房价和高离婚率之间有必然关系吗?
舒心:说高房价导致了高离婚率,恐怕不科学。毕竟,离婚涉及多种因素,而且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离婚率本来就比大多数内陆城市高。但从我们接触的案例来说,房子确实是相当一部分夫妻离婚的导火索。
婚姻的功能被弱化了
环球人物杂志:婚姻本来是一种牢固的契约关系,现在却变得如此不稳定,因为房子就可以分手。为什么我们的婚姻会变得如此脆弱?
舒心:因为人们对婚姻的认识变了。上世纪60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很单纯,同床就要同甘共苦;70年代的人则开始觉得爱情不是面包,经济要有保障;“80后”的爱情是可以零售,婚姻可以出租,一双皮鞋一个吻,离婚也要算租金;“90后”就更加敢爱敢恨了,求爱不求婚,留情不留种,单身不独居。过去人们认为婚姻是神圣的,结婚之后才可以一起生活,但现在婚姻的功能被弱化了,婚前同居、生子普遍化了,让离婚的成本变得很低。
环球人物杂志:敢爱敢恨不好吗?
舒心:单纯从追求个性的角度来讲,敢爱敢恨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它用在夫妻感情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个性的需求被夸大之后,看上去是社会进步了,人比以前幸福了,但婚姻关系却变得毫无安全感。很多人认为结婚、离婚是个人的事,其实它是个社会问题。我们统计过上海居民晚上打110的报警记录,70%是因为婚姻家庭等情感问题。所以说,家庭管理不好,会给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环球人物杂志:那如何才能让婚姻不那么脆弱?
舒心:现代婚姻出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容,不懂得欣赏对方的好;二是不妥,对别人上纲上线,对自己则搞自由主义。所以解决的办法也有两个,一是低头,多想想自己不对的地方;二是抬头,多看看对方的优点。
环球人物杂志:您刚才提到婚姻功能的退化是整个社会环境变了,那要捍卫婚姻,是不是也不能光靠个人努力?
舒心:婚姻观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家庭观和道德观。过去我们衡量婚姻的标准就是感情,感情好就结婚,感情不好就离婚,这当然是对婚姻的基本尊重,但也是对自我个性的放纵。我想我们在探讨婚姻自由的同时,也应该更多考虑一下婚姻忠诚的问题。
而说到近期为了房子出现的“假离婚”现象,更要引起整个社会层面的重视。这说明中国人的婚姻正面临社会经济因素的严重冲击,倘若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婚姻的质量,那这场“中国式离婚”将带来一代中国人的婚姻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