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火箭弹冲出发射阵地,远程火炮喷出烈焰,海中的一座小岛瞬间被弹雨笼罩……这是朝鲜炮兵部队3月13日进行的火炮实战演习的情形。现场观摩演习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强调:“现代战争就是炮战,炮兵的备战就是人民军的备战,是决定祖国统一大战胜利的重要因素。”次日,《劳动新闻》在第二版罕见刊登多幅朝鲜炮兵实弹射击训练的图片。此次演习使用的武器就是让朝鲜军民引以为豪的“主体大炮”。
朝鲜在“军事分界线”附近部署的数千门“主体大炮”号称可以打到韩国首都首尔,鉴于首尔距离“军事分界线”仅50余公里,朝方的自信并非没有道理。
炮火封锁打头阵
不久前,美国陆军举行了名为“追求统一”的司令部计算机演习,目标是测试朝鲜的军事抵抗力和反击力,结果与朝鲜宣称的内容吻合,美国国防大学再次确认朝军部署的炮群可以打到韩国首尔,并会造成韩国人的大量伤亡。
朝军作战兵力总计约110万人,其中75%部署在“三八线”以北20公里内,据美国陆军推算,如果朝韩双方发生冲突,朝鲜很可能以炮火封锁为开始,随后坦克部队发起闪电战,作为配合,朝军特种部队在攻击前就会向南渗透。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专家奥汉龙认为,一旦开战,美军战机需要快速精确发起空袭,但朝鲜远程火炮仍能穿过美韩的精确打击,进而使战局逆转。
据韩国《新东亚》月刊报道,朝军在“三八线”附近部署了至少5个军团,拥有1.2万门火炮与多管火箭炮。据朝中社3月14日发布的多张照片显示,金正恩视察配备170毫米自行加农炮的部队,该炮被西方称为M1978型“谷山”火炮,这是因为该炮是于1978年在平壤东南部的谷山地区首次被美国侦察卫星发现,而朝鲜则称之为“主体大炮”。
M1978“ 主体大炮”是根据苏联加农炮的技术开发的,主要是结合了T—54坦克底盘和朝鲜自制的牵引式高膛压加农炮,炮口初速为960米/秒,最大射程可达44公里,所发射的炮弹重达110公斤。M1978 “主体大炮”炮车为使长炮管在行军时保持平衡状态,车体前部有一个巨大的火炮固定器支撑架,在发射阵地展开时,先将火炮尾部的大型支撑架插入地下,使整个炮车成为十分稳固的发射平台。
1985年,朝鲜人民军在平壤举行阅兵式,“主体大炮”首次公开亮相。伊朗曾于1987年从朝鲜购得该炮,两伊战争期间用其炮击伊拉克重镇巴士拉。前美国空军中校情报官弗兰科纳在其撰述的《从盟友到敌人》一书中透露:“170毫米自行火炮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实战火炮,在加装火箭增程弹后,它的射程可延伸到约50公里。当伊朗革命卫队用这种少见的大炮轰击巴士拉时,连附近的科威特城都能感受到该炮的怒吼。”
有意思的是,美军在2003年攻入伊拉克后,曾在巴士拉郊外发现过“主体大炮”,这是伊拉克当年从伊朗手中缴获的,也是美军第一次接触到朝鲜的看家武器。
升级版“主体大炮”
“主体大炮”在使用常规弹时,即便部署在“三八线”边上,打击范围也仅及首尔最北郊,这显然无法满足朝鲜军方的需求。
1989年,美国卫星又在朝鲜主体浦附近发现了升级版的170毫米自行加农炮,该炮遂被命名为M1989“主体大炮”。它的炮管更长,配有专用的火箭增程弹,射程达到54公里,已能对首尔闹市区形成威慑。目前,M1989“主体大炮”已被销售到伊朗、利比亚和叙利亚。2008年,韩国国家情报院曾试图从利比亚买走两门M1989“主体大炮”样炮,但因媒体曝光而作罢。
据美韩情报官员观察,升级版的M1989“主体大炮”的战斗全重在43吨左右,车长约13米,车宽约3.3米,车高约3米,虽然宽和高并不突出,但超长的车体和又粗又长的炮管十分显眼。
据悉,M1989“主体大炮”炮车乘员为7人,采用加长型朝鲜自制“天马号”坦克底盘,车体最前部为乘员室,里面并排坐着车长、驾驶员和炮班乘员;乘员室后面为动力舱,里面有动力—传动装置;后部为战斗室,全套火炮装置和弹药,炮长、装填手及两名炮班人员等4名乘员在战斗室内。
值得一提的是M1989“主体大炮”的输弹机,因为这样大口径的火炮势必配备重磅炮弹,美韩军官推测M1989的用弹重量超过100公斤,光靠士兵的力气来装炮弹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利用机械装置将炮弹装到输弹机机槽里,再用推弹杆推弹入膛。据推测, M1989的射速相比M1978有明显提升,达到两分钟发射3发炮弹,当然这与美韩主力自行火炮仍有相当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M1978还是M1989的装甲防护都不算强,由于装甲板较薄,仅能对付轻武器的攻击,但这些大炮一般在远离前沿阵地的地域部署,不需要厚重的装甲。考虑到170毫米巨炮射击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容易对车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朝鲜工程师特意在车底部和侧面布设许多加强筋,以增加整车的刚度。
在火炮领域,朝鲜不是纸老虎
针对来自朝鲜“主体大炮”的威胁,美国全球安全研究所负责人派克声称,尽管美韩联军从1995年就开始压制朝鲜火炮的技术研究,但由于朝鲜半岛特殊的多山地形限制了侦察器材发挥作用,所以想在朝鲜炮兵首轮打击后将其完全歼灭仍有相当的难度。他以朝军正对首尔方向部署的约500门火炮为基本计算单位,坚持认为它们有能力在一分钟内向首尔倾泻“近1万发炮弹”。
另据驻韩美军披露,朝军远程炮兵已掌握一整套“打了就躲”和“打了就换阵地”的战术,身管火炮能在75秒内完成“发射—返回地下坑道”的全过程,而火箭炮打完全部火箭弹只需44秒,这一时间快过美军目标锁定与打击所需要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在美军瞄准朝鲜炮兵部队之前,它就已经转移阵地了。
而为应对朝鲜“主体大炮”的威胁,韩国军方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大火力战斗执行本部”,专门探测朝鲜火炮的具体位置,计划动用陆空军进行精确打击。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美韩联合司令部一旦提高对朝鲜监视级别后,首先会动用U—2高空侦察机,在朝韩军事分界线上空30公里东西方向飞行,对朝鲜一侧40公里至100公里地区进行精密摄像,而执行一次任务要花费至少100万美元。韩国军队指挥官已向属下部队下达“半自动反击”指示,也就是说:“如果朝鲜先进行挑衅的话,不管其手段是舰艇、海岸炮还是导弹,韩国都会用全部火力进行反击,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受到朝鲜突袭的下属部队指挥官们向上级询问‘要不要反击’而耽误应对时间。”
俄罗斯政治基金会主席尼科诺夫认为,朝鲜部署的大口径火炮,不用核武器就能把首尔和韩国其他中型城市夷为平地,“在火炮领域,朝鲜绝不是纸老虎。如果发生冲突,对各方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