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业,春天里过冬

2013-12-31 00:00:00白菊梅杨树
环球人物 2013年11期

“昨天,浙江省新确诊5例……”4月17日,35岁的杭州养鸡专业户史弘翻开当天的报纸,看到第一条新闻就不想往下看了。面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史弘的养殖场在余杭径山寺脚下,周围是空旷的山地,鸡舍位于一片竹林中,环境很不错。史弘介绍,史家养殖场年产土鸡12万只,土鸡蛋70吨,平时基本上是供不应求。论规模,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远近闻名。然而,采访当天,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现场只看到几名工人无所事事地坐着晒太阳,养殖场里冷冷清清。

自从H7N9禽流感疫情出现以来,民众“谈禽色变”。随着感染人数增多,在短短10多天里,江浙一带养殖户的鸡卖不出去,蛋也没人要了。“以前是嫌鸡下蛋太慢,现在却嫌鸡下蛋太多。”史弘无可奈何地说。事实上,H7N9造成的冲击波打垮的已经不仅仅是史弘一个养殖场,也不仅是江浙一带的养殖业,全国很多地方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H7N9给经济带来的考验。

焦虑·养殖户快撑不住了

回想起来,史弘家的“灾难”是从4月初开始的。4月3日晚上,网上一条新闻让史弘彻夜未眠——“上海确认了第一例H7N9禽流感患者”。史弘预感到一个难关即将来临,赶紧和家人一起思考对策。与此同时,产品订购热线已经明显冷了下来。“过去每天的营业额都在5000元左右,因为我们销售的都是土鸡土蛋,很多时候顾客都要提前预订才能保证供应,但疫情发生后的几天中,不仅没有顾客光临养殖场,甚至一只鸡、一个蛋都没有卖出去。”

市场以最快的反应给了史弘一个下马威。“本来春季就是防疫关键时期,我想也许撑过这几天就没事了,但不久就看到新闻说,上海的家禽市场关闭,紧接着杭州也有市场关闭,我想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现在让史弘最头疼的是每天庞大的开支。他告诉本刊记者,每只母鸡每天消耗0.25斤饲料,每斤饲料价格为1.45元左右,1万多只鸡每天的饲料花费就要3000多元,加上人工、水电,一天就得扔出去5000多元。

已经出栏的鸡卖不出去,却开始下蛋。短短一周时间,史家库房里已经堆满了鸡蛋。“土鸡蛋保质期只有半个月左右。照现在这情况,我最多只能撑到月底。如果那时销售得不到解决,就有一批蛋要坏掉。”史弘说。

在养殖场里,史弘反问记者:“你看,这鸡像是有问题吗?”他表示,自家养的鸡平时非常注意防疫。记者也能看到,饲养区是完全独立的,周围有围墙。“这是为了防止鸡群受到感染,平时多数情况下顾客是不能随便进入饲养区的,即使我们自己的员工也要经过消毒才可以进去工作。”穿过铁门,记者脚下有两条平行的水槽。史弘说,平时水槽里放的都是消毒水,车辆轮子都要从消毒水槽里滚一遍才能进入饲养区。“好好的鸡,很难保住了。而且,现在还不知道这次禽流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即便是鸡,我们家的鸡也都是健康的,人也是健康的。”史弘焦虑地说。

冲击·家禽产业链全线遭重创

史弘不是个例。据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了解,随着H7N9阴霾的扩散,全国家禽养殖业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笼罩在它的阴影之中。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副秘书长仇宝琴介绍,目前全国规模以上的养鸡场超过1000家,小规模的养鸡场不计其数。每年包括白羽和黄羽肉鸡在内的出栏总量达到90亿只。现在,整个家禽业从鸡苗、肉鸡到鸡蛋等产品全线遭受重创,前所未有。“优质的黄羽肉鸡,毛鸡成本价平常每斤都超过8元,现在,有些地方的出售价格已经低到4块多一斤,企业亏损严重。”

仇宝琴忧心忡忡地对本刊记者说,即便没有疫情出现的省份,冲击同样不小。以湖北为例,鲜蛋价格平均每公斤下降1.2元,全省每天仅因价格下跌造成的鲜蛋损失就达到600万元。肉鸡、肉鸭由于市场滞销,价格只在每公斤4.5元左右,较正常价格跌了一半以上,全省每天肉禽出栏损失1300万元。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初步测算,截至4月15日,家禽业肉鸡鸡苗直接损失超过37亿元,活鸡及鸡肉产品销售损失超过130亿元。

尤其让人不安的是,禽类产品如果仅仅是跌价还好,现在即使降价,东西也不容易卖出去。产品滞销让产业链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很多上游企业的资金链随时会断掉,下游产业同样损失惨重。记者在疫情并不严重的北京进行调查,发现以禽类菜肴为主的餐馆,生意均受到了影响。4月18日晚,本刊记者在全聚德北京通州店看到,以往这里就餐高峰期需要排队的情况不见了,整个店里坐着稀稀拉拉的几桌人,点烤鸭的人寥寥无几。为此,全聚德专门推出了其他蔬菜类的新菜,为不想点烤鸭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记者询问这种情形持续了多久,服务员说:“自从北京出现首例H7N9的病例以来,我们的生意就开始冷清,尽管我们的烤鸭都是经过检疫的,可是还是没有人敢冒这个险。”北京便宜坊、大董烤鸭、金百万等店里,烤鸭类的菜品自4月份以来被点得非常少。

根源·不全在疾病,而在消费者信心

仇宝琴介绍,中国的家禽业实际上在去年已经遭到了一次打击。2012年11月,媒体曝光山西粟海集团养殖的鸡是用饲料和药物喂养的,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而粟海集团是肯德基的鸡肉供应商之一。“速成鸡事件”引起了公众对鸡肉食品安全的严重担忧。目前形势刚刚好转,就遇到了更为严重的H7N9疫情。“现在看,对家禽业产生如此影响的很难说就是疾病本身,更大的影响来自于消费者的信心。去年的‘速成鸡事件’如此,这次的H7N9同样如此。”

对于此次家禽业遭受的重创,仇宝琴表示难以理解:“我坚决支持国家关闭活禽市场等举措,这对于减少H7N9的传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H7N9并不是关于鸡的流感,它的发病源头至今没有找到,而且在家禽中,H7N9是一种低致病性的流感,并不会在鸡当中产生大的疫情,所以没必要过分恐慌。”

她进一步解释说,近期,全国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特别是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北京、河南等省市,对各种养禽场进行疫情排查,并未发现动物出现临床异常情况。同时,农业部对全国活禽经营市场、养殖场、屠宰场和野鸟栖息地开展监测采样。到目前为止,完成了8.4万个样品的检测,共发现39份样品为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均来自上海、安徽、浙江和江苏4省市。北京由于出现了H7N9患者,也在全市范围内,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内开展地毯式检查,严格取缔活禽市场,停止活禽交易,停止信鸽放飞。“因为北京的家禽养殖都在6环外,而且都是规模化养殖,情况远远没有想象中严重。”仇宝琴介绍说。

很多医学专家也在试图消除人们心中的恐惧。传染病防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还在4月15日带头吃了鸡肉饭。“只要充分煮熟,鸡肉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她在媒体上公开表示,H7N9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剂都很敏感。“病毒在100摄氏度的环境下,2分钟就会被消灭。”她表示,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进货的禽类,经过高温煮熟加工,检疫是安全的,就可以放心食用。

应对·养殖户自救,政府帮助

史弘告诉记者,业界传闻这场风波要持续到6月,这意味着对养殖场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做好了自救的打算。“消毒防疫不能放松,只有保住鸡的健康安全,才能等到市场恢复的那一天。另一个就是想办法压缩成本。”这几天,史家养殖场的工人发现有些鸡在掉毛,史弘笑着说:“这是没吃饱,现在控制鸡的进食,平均每只鸡食量缩减到过去的一半,这样既能维持鸡的生存,也能控制成本支出。”另一个自救的办法就是尽力把鸡蛋销售出去。“现在每天几百斤的鸡蛋,按照市场价再便宜一点,如果能卖出去,这点收入是可以贴补鸡饲料的。”

“一旦大家对H7N9有足够的了解,就会重建信心,那时家禽业才能逐渐恢复过来。但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必须让养殖户坚持下去。”仇宝琴说。

为了保护家禽养殖者利益,稳定家禽生产,按照企业和农户生产自救与政府适当扶持相结合的原则,浙江省下发通知,规定对持有效《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禽场给予生产维持性补贴。以2013年4月8日的存栏种禽数为准,财政按每只1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仇宝琴认为,面对持续的疫情和高企的养殖成本,大量的养殖户如果得不到足够扶持,很有可能选择亏本退出,而供应量的急剧减少可能导致下半年畜禽产品价格出现报复性上涨。据农业部门监测,相关的加工、屠宰、饲料产业也受到牵连,各方普遍对近期家禽市场的走势呈观望态度。“养殖户对鸡苗补栏积极性普遍不高,这可能引发价贱伤农—亏损不养—供给短缺—价格暴涨—价高伤民的连锁反应,对后期市场的影响会是持续的、不可低估的。”仇宝琴建议,应该大力发展家禽保险,政府和业主共同出资投保。同时,建立农产品价格风险基金,当禽产品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实行补贴,还可以大力发展洁蛋加工和肉禽屠宰加工,推广洁蛋消费、冷鲜肉消费,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肉和蛋。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像史弘一样的养殖户并没有失去信心。当记者问史弘会不会把鸡杀掉或改行时,他肯定地说“不会”。“我父亲已经积累了一辈子,全家大部分财产也都投在了这一块,有感情了。况且改行也难的,现在什么生意都难做。”4月17日,一条电视新闻又给了史弘信心。浙江出台政策,扶持家禽养殖业渡难关,补助标准为每只肉鸡肉鸭1元、蛋鸡蛋鸭2元。“只要能熬过这段时间,我的鸡又会成为抢手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