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摘要

2013-12-31 00:00:00
环球人物 2013年12期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4月27日封面文章

“平权法案”该不该废

美国“平权法案”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包括一系列针对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优惠措施。这一法案曾被认为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但今天,“平权法案”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它被认为催生了新的不公。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倾向于向那些在“社会和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商人提供承包项目。事实上,一些少数族裔的商人大概比美国一般家庭富有87倍。

最近,纷争闹上了美国最高法院。先是密歇根州请求最高法院同意该州公立大学在招生中停止优先录取少数族裔;后有白人学生对得克萨斯大学提出控告,她的成绩优于其他黑人申请者,但学校为保证少数族裔录取率而拒录了她。不论这两起判决的结果如何,都会引发美国社会对“平权法案”的重新审视——事易时移,它是否需要修改,甚至废除?

英国《新政治家》杂志4月26日封面文章

家庭,让我们成为“人”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英国《新政治家》杂志试图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此,该杂志邀请了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和犹太教大拉比乔纳森·萨克斯等人,请他们给出各自的答案。其中,萨克斯的回答最为动人。他认为,即使在神经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个问题的答案依然是:家庭。萨克斯说:“家庭就是我们人类的发源地,人们从家庭中学会什么是爱、如何去爱,亲人间的关系使我们成为‘人’。”

德国《明镜周刊》4月22日封面文章

焦虑的孩子

校园生活本该让孩子们快乐,现在,德国家长却经常抱怨“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这一现象的首要原因是德国中学教育从9年缩短到8年,增大的课业量让不少学生出现焦虑、压抑和情绪不稳等症状,他们会在做作业时突然痛哭不止,或者离家出走,甚至去盗窃。最近,高中生莱昂·迈斯特尔决定放弃学业,因为满满的日程让他患上了头痛和失眠的毛病,休学是他最好的决定。这个决定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停止学业后,他像是获得重生一般。”

日本《AERA》杂志4月29日封面文章

日本人不结婚

日本的家庭数量正在减少,“独身主义”倾向愈加明显。上世纪80年代,日本超过50岁仍未婚的男女比例均只有4%,2010年时,这一比例已分别升至20%和11%。25年后,日本将进入“独身主义”时代,1/3的男性和1/4的女性将独身终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日本的少子化、高龄化导致养老成本上升,人们惧怕组建家庭后沉重的养老负担;二是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步入职场,经济上的独立减少了她们对家庭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