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经历

2013-12-31 00:00:00
环球人物 2013年16期

“不配合”的朴槿惠

| 张小平

2011年底的一天,韩国记者李明一准备对一个“麻风病儿童”的公益活动进行报道。他早早地来到活动地点,抢占有利地形、架好设备,等待重要嘉宾的到来。

不久,政治家朴槿惠来到现场。她微笑着向人们致意,然后走到患病的孩子们面前,跟他们握手、交谈。李明一不停地按动快门,可拍下的都是朴槿惠的背影,效果非常不理想。李明一希望能拍到一张朴槿惠慰问孩子时正面微笑的照片,可朴槿惠却始终没有转过身来,他焦急地等待着。

时间一点点过去,李明一担心无法完成任务,便去找朴槿惠的秘书帮忙。秘书走近朴槿惠,轻声提醒道:“记者朋友麻烦您站在孩子中间面对镜头,这样才能更好地宣传报道。”朴槿惠一听,责问道:“我们是来看孩子的,是该把目光留给孩子,还是该给镜头?”说完,便继续询问起孩子们的情况。

最终,李明一只好刊发了朴槿惠背对镜头的照片。不久,他收到了一封信,是当时被慰问孩子们的老师写来的,里面还有一张朴槿惠满脸笑容的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当她背对镜头时,她把笑容和祝福给了最需要安慰的人。一年后,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李明一再次把她背对镜头的照片发了出来,取名为“忽略自己的美丽”。

被典当的小说

何慧慧

1949年的春天,莱辛抱着两岁的儿子来到伦敦一家典当行。她从怀里掏出一沓书稿,犹豫地说:“我想用它当些钱,可以吗?”老板马克从未做过这样的生意,看看书稿,还是摇了头。

莱辛伤心地讲起自己的悲惨遭遇。6岁时,她随父母移居非洲,过着贫苦的生活。13岁,她因眼疾辍学,靠打零工度日。现在她又离了婚,积蓄也快用光了,只能靠典当东西先维持几日。莱辛哀求着说:“我只剩下这本手稿了,要是您不收它,我真不知道怎么活下去。”马克同情地说:“你把小说先放下,我让懂的人看看再说。”

两天后,莱辛又找上门来。马克把专家的意见告诉了她:“作品还不成熟,实在抱歉。”莱辛失落地拿回小说,连夜修改完,又来找马克。马克请专家再看,还是不满意,又退了回去……如此几次,马克才满意地说:“你把它留下吧,我给你付钱!”

不过,这次莱辛拒绝了。她把书稿交给了出版社,结果小说大卖。此后,莱辛又创作了《良缘》、《金色笔记》等作品,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名后,莱辛专门找到马克:“感谢您请人帮我审读作品,要知道以我当时的处境,哪里请得起专家作指导呢?”马克这才知道莱辛在最困难的时候典当小说,是为了听到专家的意见。莱辛说,只要不失信心,巧妙应对,苦难的境况恰是争取成功的最好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