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后扶基金项目管理处吴路宁处长一行四人,先后赴宜春袁州、上饶德兴、抚州资溪和金溪等四县(市、区)实地调研水库移民资金及项目管理工作。连日来,他们利用一周左右时间,行驶2000公里,走了四个县(市、区)、十多个乡镇、十几个村组,召开了5次座谈会,察看了各类项目20多个,了解了不少县、乡、村(组)移民工作和资金、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并结合调研所看所听、所思所想,总结出了切身的体会。对此,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6月19日作出重要批示:“后扶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值得称赞。望继续努力,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现将调研报告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石榴花开的日子,我们后扶处一行四人,先后赴宜春袁州、上饶德兴、抚州资溪和金溪等四县(市、区)调研水库移民资金及项目管理。
自今年始,后扶项目由夏秋申报冬季审批,改由春初申报夏初批复,申报审批时间提前了半年;同时厉行改革,下放权力,由审批制变为备案制,增加了基层的责任和权力,今年已是备案制的第二年了。按照新近下发的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实施管理规定,50万元以上大项目由省办审批,今年全省上报大项目23个,金额2000万元,多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其中袁州区1个、赣县1个、婺源2个、资溪4个、武宁15个,在婺源、资溪和武宁三县分别召开了大项目审查会,邀请了本办有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就项目的资金筹措、移民意愿及受益等方面进行了审查,这对于完善项目申报,规范项目管理不无裨益。
袁州区的飞剑潭乡,申报了一个幼儿园建设的大项目,总投资二百多万元,后扶拟投入一百多万元,是大项目中为数不多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该乡地处袁州区西北,距城区52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因境内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飞剑潭大型水库而得名。全乡21000余人,其中水库移民9100人,直补移民5600余人,项目扶持3400余人,涉及10个村委会99个村小组,人均耕地0.32亩,人均纯收入1300余元,是个典型的山区贫困乡、库区移民乡,也是拥有3万多移民袁州区的二个大乡镇之一。乘国发[2006]17号文件的东风,每年投入二百多万元用于改善乡村道路、山塘堤坝水渠,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省、市、区六人,甫到乡政府,书记袁立军即引领我们察看水库移民扶持项目。沿库前行,山路弯弯,又遇大雨,驱车五、六公里,来到下坪村委会叶家组察看维修加固的小水库。库容不大,但关乎下游几个村数百人的农田灌溉和饮水安全。我们冒雨行走田塍小路,攀上坝顶,宽阔扎实,护坡石砌整齐,泄洪道开挖既宽又深。借助小型水利维修资金,后扶投入四十万元,看着加固的水库,让这位挂点负责该水库防汛安全的袁书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返程时,我们察看了库周南坑村委相邻几个小组没有硬化的泥泞路,到乡政府已近十二时,通知的几位村委会支书和移民代表,还在等我们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询问、介绍,我们得知飞剑潭乡仍有一半多村民饮水困难,移民饮水难更不在少数。由于搬迁后靠山上,居住分散,掘土挖井取水难,引库饮水投入大,部分库周村民耕地常淹没,田少山多,多数村民外出打工,有的也想发展产业。旅游及油茶虽是该乡的两大特色,因地处偏远,山高地瘠,惠及村民和移民不多。
翌日上午,我们来到了袁州区彬江镇。彬江镇地处袁河下游,距城区10公里,是袁州区的东大门,下辖15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330个村小组,面积142平方公里,5万余人,与新余市分宜县4个乡镇接壤,是新余市江口水库的回水淹没区。全镇人均水田8分,山地2亩,去年人均纯收入7800元;有直补移民100余人,项目扶持人口10000余人,是袁州区的又一移民重镇,也是全省移民大镇。其移民人数,尤其是项目扶持人数,占了袁州区(移民人数居全省11位)的一半,居全省县级项目扶持人数的19位,与位居全省移民人数13位的婺源县项目扶持人数相当,超过了萍乡、南昌二市的项目扶持人口。彬江交通便利,浙赣铁路复线、杭瑞高速公路、清萍一级公路穿镇而过,后扶启动六年来,累计投入水库移民项目扶持资金3700余万元,涉及交通、水利、饮水、校舍、产业及新村建设等方面,极大地改善了水库影响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镇书记欧阳琨的引领下,我们先后察看了彬霞小学排水及绿化工程、霞塘村宋家、新村两组移民示范村建设和金冠果业项目,召开了市、区扶贫和移民办,镇、村(居)负责人和移民代表共十几人参加的座谈会。给人感觉,彬江的水库移民工作虽有成绩,但与投入的巨额资金比,成效不是很明显,没有特色。
下午一时余,我们离开彬江,驱车四百公里,来到德兴市。该市今年虽无大项目申报,但与婺源县接壤,从相邻的海口镇去婺源开审查会半小时可到。
德兴有移民26000余人,分布在境内13乡镇(场、街道)74个村(居)委会364个村小组,多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兴建新安江、富春江水库的浙江移民,移民人数居全省20位,两江移民人数居上饶之首位,全省前列。为此,德兴市较早就成立了水库移民机构,且是当时全省为数不多的单列正科级机构之一。多年来,德兴市水库移民工作,无论在项目、资金管理、产业扶持及库区维稳等方面取得了不小业绩。2007年,德兴是全省首批直补资金发放试点县;2011年评为全省后扶一五年规划实施先进县;2009年,作为全省3县之一接受水利部移民开发局稽察获得好评。近年来,德兴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扶持移民发展产业,重点扶持了蔬菜、油茶、苗木等。新任不久的吴清梅主任领我们察看了泗洲镇立新组移民示范村及宋氏葛业项目,看了海口镇舒湾村示范村及苗木及基地,并在该村召开了移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宋氏葛业主宋剑春,两江移民,从事葛根的育种、推广及产业化开发。已成功选育出宋氏第二代超级粉葛良种,其生长快,当年单株产葛根使葛根单株产量当年达25公斤,含粉率42%,创造出目前全国最优质的粉葛良种,种植农户每亩收入达4000元以上,几年来带动周边村民及移民发展种葛致富,回收种植户鲜葛加工出口,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
一周以后的上午,我们后扶处四人从南昌驱车直赴资溪。
资溪县今年申报了4个大项目,审查会前,我们在县移民局听取了移民工作情况介绍。资溪有移民近3万人,移民人数居全省14位,全部为两江移民,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移民干部齐心协力,移民工作稳步推进,资金项目管理较为规范,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移民局长吴翔评为国家四部委表彰的先进个人,县移民局是全省后扶一五规划先进单位。为加强项目管理,县局决定2万元以上项目由审计局审计、5万元以上项目须聘请监理公司监理、10万元以上项目由县财政局评审中心预算评审后招标。同时,我们去乌石镇新月村走访了村支书兰念瑛。兰书记是两江移民,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会期间,从北京打电话给省办领导,想为水库移民扶持提件议案,因时间匆忙而作罢。新月村117户,共417人,全部为两江畲族移民,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村,也是有名的富裕村和育苗专业村,多次被国务院和江西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文明村镇”等多种荣誉称号。历年来,移民部门累计投入扶持资金300多万元,修建了道路、水渠,组建了新月畲族村苗木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形式,实行股份制经营,村民以苗圃入股,按股分红,全村种植面积600多亩,品种50多个,产品远销福建、广东、浙江、上海等10多个省市,年总产值140多万元,人均苗木增收3000多元。
翌日下午二时余,我们来到了金溪县。
金溪与资溪毗邻,相距56公里,40分钟车程。金溪有移民33000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强,移民人数居全省第10位,直补移民23000人,项目扶持10000余人,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场),84个村委会,262个村小组。其中纯移民村组110个,两江移民1.9万人,占移民总数的一半多。当天下午,我们在县移民局长冯春华的带领下,察看了左坊镇汪家村、许家村、左坊村、江坊村、米家村以及石门乡东京村、邹家村的2011年和2012年道路、水渠、堤坝等项目。金溪县项目金额不大,均是3至5万元的小项目,一个下午都在不停地在村组路上跑。全县每年后扶项目资金600余万元,安排项目170个,平均每个项目不到4万元,10万元项目都很少有。第二天上午县在民政局召开座谈会,邀请了部分乡镇的分管领导及移民村组干部参加,得知该县项目全部由村组干部负责组织实施,资金拨付由县会计核算中心直接打入村组账户,项目申报完全按照村组扶持人口折算项目资金上报,额度不够则下一年度以同一项目再行申报,造成连续几年申报相同项目。询问何故不整合村组做大项目,说是村民不同意,村小组长作为项目实施获利人更是不愿意。金溪县移民人数这么多,资金、项目这么大,如此简单执行移民政策,我们始料不及。
连日来,我们利用一周左右时间,行驶2000公里,走了四个县(市、区)、十来个乡镇、十几个村组,召开了5次座谈会,察看了各类项目20多个,获知较多信息,了解了不少县、乡、村(组)移民工作和资金、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所到之处,目睹了后扶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移民及相关影响人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地移民工作有不少有益经验和做法。但是,随着形势发展变化,移民工作也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创新和发展。笔者结合调研所看所听、所思所想,有如下几方面体会:
一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做出特色。当前,从全省范围来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发展产业,增加移民收入以及加大移民技能培训力度,强化移民自我发展能力是我们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三大任务,但具体到一县一乡,可以择其重点,优先发展。在袁州区飞剑潭乡,需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尤其是村组移民安全饮水,可以制定短期规划,一两年内先期解决;对居住环境较差,移民有搬迁意愿的,可整合资金,异地搬迁至中心集镇,区、市、省亦应重点投入。在彬江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每年有六百多万元的投入,应详细规划,可重点发展移民产业、精神文化事业建设;金溪县有一百多个纯移民村组,可优先考虑在这些村组里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现代新型移民示范村。德兴、资溪等地,在继有产业基础上,利用两江移民吃苦耐劳、聪明能干、肯闯市场精神,可大力发展移民产业。全省有两江原迁移民及繁衍移民数十万人,分布在相当一部分县(市、区),其中不少移民已经在当地发展产业,且小有名气,可利用他们优势,引导并带动当地移民发展各类产业。
二是加强指导,强化措施,推陈出新。首先,制定短中长期规划;县、乡、村都应认真制定相应的村庄整治、产业发展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部分村组逐渐变成空壳村或消亡,我们不能简单盲目地投入建设资金,造成浪费,必须超前规划。其次,整合资金,做大项目;金溪县每年六百多万元项目款,每年都安排了一百六、七十个项目,这在后扶工作开始之初固然发挥了作用,现在却依然固我,远远不能适应项目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快整合步伐。全省后扶资金4亿元,50万元以上项目只有区区二十几个,项目太小,难见成效。邻省福建,后扶资金总量没有江西多,一百万元以上大项目比比皆是。第三,省、市两级要强化指导力度;要常下基层,深入乡村,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省办在顶层加强制度、办法设计,对项目管理、产业扶持可采取现场会或发文推广。对如何尊重移民意愿,引导移民有序参与项目管理,省办可下发指导意见。第四,制定科学考核办法,奖优罚劣。无考评,无益推动工作;有考评,若流于形式,作用不大。全省有103个项目管理任务的县(市、区、开发区、管委会),一一考评显然精力不够,对项目资金较多的乡镇(如袁州区彬江镇)可提级(视同县级单位)考核,业绩优秀的予以奖励,业绩差的予以扣罚项目资金,形成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
三是健全机构,提高素质,开创局面。首先,整合县级机构,重视乡级站办建设;移民和扶贫机构的整合是全省的一项创举,至今合并四年有余,可在部分县(市、区)仍没有整合到位。资溪、金溪两移民大县,扶贫和移民机构仍分设,金溪县的移民、扶贫机构都属当地民政局的副科级内设机构,影响整体合力,无疑也反过来影响县委政府重视移民工作的程度。同时,重视乡镇移民机构建设,凡移民人数较多的乡镇,必须设立移民站办,金溪县乡镇移民工作仰赖于民政助理员,袁州区彬江镇虽有移民办,但分管领导和移民专干变动频繁,不利工作。其次,加强移民干部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省、市移民干部应善于学习总结,提高自身指导能力。上级移民机构应多途径、多种类举办各级移民干部培训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既要重视基层主要负责人的培训,也要重视乡、村一般干部的移民政策业务培训,提高移民工作系统的整体素质。第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创新局面。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只要有利于资金项目的规范管理,有利于移民工作的科学发展,有利于移民生活环境改善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应该为我们所用。提出资金整合、做大项目的要求已经三年了,可一些地方以移民不赞同为由,依旧墨守成规,不为所动。我们既要尊重移民意愿,又不能唯移民意愿是从。产业扶持大有可为,也是今后移民资金的重要投资方向,部分地方仍迈不开大步。我们要大力探索村庄整治、移民搬迁、产业扶持和移民技能培训的新措施、新方法,不断开创全省水库移民扶持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