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高三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法上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在进行高考复习时,如果只是对原来的知识作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学生就无法感到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就会感到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只是不断地做题解题,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那么基础知识得不到网络化的整理,没有真正实现由简单学习到系统学习的转变,教材各部分的知识间得不到很好的融合、渗透,使学生感到解决问题无从入手,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所以,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提高高考生物复习效率。
1.引导学生重视“双基”学习
1.1回归教材,引导学生研读教材。
近年来,某些省份的高考考点注重对教材中经典实验的考查。有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是教材实验的再现或改编。由于经典实验中蕴含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学习和考查,可以从科学家的成功中学习到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课程标准中重视经典实验的原因之一。在高考生物复习中,教师要整合再现教材中经典实验,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经典实验。
1.2引导学生对“双基”知识进行再加工。
复习课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避免出现“炒冷饭”现象,也要防止搞题海战术,应该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让学生会一题就能做一类题,帮助学生归纳解题技巧。教师要帮助学生变简单学习为系统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联系高中生物相关内容,梳理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串,再从各知识点联系其他知识点,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对原有知识有新的认识,才有可能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相关的、接近的、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对比,对零碎的、看似无联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总结,引导学生加深、拓宽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准确把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知识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有利于形成知识与能力的正迁移。
2.重视知识的综合
一是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要搞清楚,要用不同的方式描叙或表示;二是理清各单元知识点,并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尽量形成小知识链,以便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三是注意相同知识点试题的变式练习。教师要在备课和提炼知识点方面下工夫,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要结合往届高考试题,训练学生解答综合试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使学生明白大综合怎么考和怎么答。
按知识归类可分以下专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绪论、生物体和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动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生物与环境等。同时,要进行综合练习题训练和评析,如计算类试题、图像类试题、图表类试题、实验专题、时事材料信息题等。本阶段是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和强化,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重点关注图表材料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图表识别能力和计算能力等,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学生能力。重视图表类试题的解题。生物图表题是用来考查能力的一种主要题型,生物学中涉及的图表是生物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主要工具。因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读懂图、理解图,找出图中的隐含条件,明确图像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及获取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充分利用图表所给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图像和问题的转换。
4.以图为媒,打造高效复习课堂
图表是重要信息载体,生物学图表或形象生动地表达着生物学的知识要义,或本身就蕴含丰富的问题资源。在高三复习课的问题讨论和例题讲解等环节中,若能充分运用各类典型的图表素材,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1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