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013-12-31 00:00:00陈敬
考试周刊 2013年39期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英语的魅力。
  一、以满腔热忱的师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难度比其他学科更大。影响学生学科兴趣的诸多因素中,有的受家长的影响,有的受同学的影响,等等,而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是否对该学科产生兴趣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采取冷漠态度,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更谈不上学习兴趣。因此,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满腔热忱的师爱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关心学生着手,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识地与他们聊天,在交往中,尽可能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信心。在教学中,热爱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每个学生,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与偏爱。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心热情。
  1.利用实物,引发兴趣。
  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些实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特别感兴趣。如教文具的名称时,让学生拿出文具盒,教师可先拿出一支钢笔,用英语说a pen,然后拿出两支钢笔说two pens,反复说几遍,让学生也拿着钢笔跟老师说,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钢笔这一单词。这些实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做,消除了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认为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思维活跃,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堂熟记所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去餐馆就餐的对话时,我事先准备了牛奶、橘汁、梨汁、香蕉、面包等,上课时把它们陈列出来,讲台便成了餐馆的柜台。教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顾客要喝饮料时说:“Could I have some bottles of orange(milk,pear)?”营业员就拿出该件商品回答:“OK.”然后问:“How many would you like?”顾客答:“Three.”营业员就拿出顾客想要的东西说:“Here you are.”顾客说:“Thank you.” 表演完一遍以后,教师再用学生学过的其他吃的喝的东西的单词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到台上进行表演。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再如学习打电话、问路、看病等日常交际用语时,我都尽量用情景教学法。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3.利用图画,诱导兴趣。
  如遇到教学不易带进课堂的物体,可采用图画进行教学,如plane,train等。图画包括课文插图、教学挂图、照片、贺卡及其他教学图片等。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收集或制作一些图画或图片,有时请学生帮助绘制一些图画。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就运用简便易行的简笔画,有时边画边呈现,有时边画边操练,有时让学生边听边画。简笔画不仅简便易行,易学易画,而且风趣幽默,省时、省力、省料,寥寥数笔就能表达丰富的语言信息或概念。运用图画进行语言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学生加深印象,强化记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4.开展活动,提高兴趣。
  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我经常利用教室让学生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语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活动。一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三、分散难点,降低坡度,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树立学习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的影响下形成的。仔细分析那些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因而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学生排除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使用英语的民族与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英语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英、汉文字在音、形上迥然不同;在词义、词性上也不能完全对等;英语的词序、语序与汉语有所不同;英语动词时态、语态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这就给中国学生学英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学会地道的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一方面让学生多读、多听、多模仿培养英语语感,另一方面让他们把握住英语与汉语的区别。再让学生反复操练,加深理解,掌握英语的习惯表达法。在备课时,我反复琢磨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英语动词的时态是学生最感困难的,我就用学生熟悉的行为动词造一些简单易懂的句子,先让学生听懂、会讲,然后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不同的时态的句子,让学生理解时态的意义,最后归纳所学过的时态在结构上的区别与联系。这一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及时归纳;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采用这种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营造师生情感氛围,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我们通常说的严厉是指对学生的品行要求,而不是动不动对学生发脾气。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作为一种智力的情商因素在创造教育中的作用,正受到愈来愈多教师的重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情感可以促进课题的学习,影响对当时情景的解释,刺激主体创造力的发挥,使思维更加灵活、开放。我时刻注意同学生交流,营造了一个很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在讲话中有些错误,我以友好平等的态度加以指正,或通过启发引导由其自行纠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从教几年来,由于我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一直很好。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浓厚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