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价旨在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这种评价模式避免了过去以考试定成绩的不公平做法,让学生非英语知识方面的特长得以在课堂上展现,有助于培养自信、合作型的学生。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结合教学案例,提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利用多元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技校英语教学应用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学,进而达到以评促教的效果。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是十分重要的。评价的模式有很多种,如何选择有利于教学的评价模式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还规定: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加强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些规定要求课程评价要超越传统的评价模式,倡导教师采用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就是这样一种评价模式。
在一般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测验和期中或期末考试来获取有关学生情况的反馈,对教学和学习进行评估。然而,这种评估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努力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学习是一个过程,因此,最有效的评价时间不是在期中或期末,而是在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评估不应仅看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习过程(王笃勤,2008:64)。我们要批判性地看待过去传统的评估体系,在评估中要重视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关注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如学生自评、组评、家长评、教师评;定性评价如自己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家长眼中的我、教师眼中的我等来了解学生自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间的态度,帮助学生及时克服情感方面的困难,使语言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下面笔者将阐述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呢?
一、从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从生源来看,技校的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是比较差的。他们对英语有恐惧感,认为自己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如果完全以考试来进行,大部分学生都不会通过考核。这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技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纳为评价内容,教师应该着重观察、发现学生美好的一面并做出正面的评价。学习态度包括出勤、学习用品的准备、课堂表现等,这些都应作为评价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成绩中。学生旷课、请假、迟到、早退都要进行扣分。每节课笔者都会进行考勤并如实记录,学期结束时就按照出勤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评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约占30%)。在整个学期中,笔者会对缺勤较多的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清楚出勤在期末成绩中的分量,鼓励他们出勤。在笔者的长期监督下,学生的出勤率得到了保障。在技校课堂,教师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的桌面是空的,有的学生连书本、纸、笔等最基本的学习用品都不准备。所以一定要将其纳入评价范围,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表现主要是对学生的纪律、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讲话、玩手机都会被相应扣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则可进行鼓励加分。通过这种评价,从记录的数据发现,很多学生为了拿到加分,都很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不仅仅是教师一人在讲,学生也被动地在听。所以,当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时,学生就会在教师的督促下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利用多元评价主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评价主体上,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的评价体系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是教师,而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教师、学生自我、同伴。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评价,有利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变自我,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例如:在《新模式英语》Unit3 Food这一单元学习时涉及各种食物的名称和饭店的点餐用语,笔者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五六人,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采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操作如下:
学习目标:识记常见食物的名称和点餐用语;制作一份英文菜单;熟悉点餐对话;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任务要求:菜单要图文并茂,设计得当;菜单至少要包括main course(主菜),dessert(甜点)和beverage(酒水)三大类,其中main course要有vegetable和meat至少五种,dessert和beverage至少三样;编写一个简短的点餐对话并表演。
学生操作过程(40~50mins)。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并做好记录。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及时进行解答,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具有绘画和设计特长的学生在负责设计菜单版面;其他组员在翻单词表或者用手机查阅单词、编写对话。在所有小组完成菜单制作和对话编写后,他们要用英文介绍菜单的内容,模拟饭店情景表演对话。遇到疑问时,所有学生都可以自由提出,相关小组成员要做出相关的解答。所有任务完成后,学生从以下方面对自己本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小组之间的成员也要互相进行评价,教师根据课堂观察和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最后综合三者得出每个小组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等级。
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指标如下:遵守纪律,课堂秩序好;主动提问,勤于交流,思维活跃;出色完成小组角色职责。课堂知识掌握程度与理论水平提高。
(说明:评价等级分E:excellent优秀,G:good好,O:ok一般,T:try hard)
1.学生自评
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评价可以从自己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否提出自己的见解、任务完成的正确率、掌握课堂的程度等方面进行。
2.同伴评价
每个小组内的成员互相进行评价。成员应该根据同伴在小组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指出他们表现突出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同伴评价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这样的评价,对于养成集体观念和伙伴合作学习的习惯是很有效的。
3.教师评价
在学生自评、互评之后,教师要进行小结,积极、正面地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语音语调、选词用句、流利程度,甚至学生的参与程度、进步幅度等都应该包括进去。在情感与策略方面,教师要考查学生是否有学习的热情和端正态度;能否认真地完成课内学习任务。教师找出学生所表现出的优缺点,及时做出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同学的差距和不足,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在往后的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课堂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彼此的交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英语水平,有利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不仅语言本身,交际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这些活动又与学生的平时成绩有关,学生在准备这些活动时非常认真和投入,表现出很强的合作精神。
三、结语
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在技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以外的进步,肯定学生在情感及策略方面的提高。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和英语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反映学生的英语真实水平,以期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效果,稳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笃勤.中小学英语评价测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张鑫.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朱建云.浅谈新课程小学英语的形成性评价[J].中国期刊网,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