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改进,但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任务,认真备好课,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进行全面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 备课 学法指导 学习兴趣 分层次教学 课后反思
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与条件。但是,如果离开了主要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那么就失去了主要的“阵地”和“空间”。如果忽视课堂上的有效吸收,则英语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的教师,下面我就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谈谈体会和看法。
一、认真备课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一)备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备教材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系统认真地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明确各单元、各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对书中练习题的多少、难易、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并决定增删,同时还要认真、合理地安排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每一节课的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意避免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另外,注意分散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备学生。备学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知识水平有高有低,接受能力有强有弱,学习态度有好有坏,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适当的、必要的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态度等。教师要通过多渠道信息反馈弄清哪些地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是共性问题,哪些地方仅是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摸清学生的情况,教师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难点、深度和广度;才能面向全体、兼顾少数;才能使课堂45分钟的教学得心应手;才能自如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驾驭学生。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一)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教师可列出要求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二)指导学生听课方法。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对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对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三)指导学生复习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越来越长。学生一旦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必将大大提高,也必将受益终身。
三、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强大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注意力集中,记的东西也就多。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做如下尝试。
(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发、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法,不拘一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学生处于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年龄,再好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若天天单调重复,学生的兴趣也会慢慢减退,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具有独创性。”那么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教学魅力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摆脱课本的约束,去摄取更广博的知识呢?课堂像舞台,为了吸引学生,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生动的表演,渲染教学气氛,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讲台上,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及高超的教学艺术给学生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正是所谓“以情传理,情理交融”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借助于设问法、角色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激情、妙趣横生的情境。学生一旦有了激情,便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就会带着好奇心去求知,产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计算机多媒体能够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静为动,使无声变有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990年,耶鲁大学教授Edward Tufte在解释为什么最有效的信息传播媒介是可视图像而不单单是靠听觉时指出:“信息图像化本身就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其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各自不同的进度来对图像化的信息进行个别化与理性化的筛选和理解。图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同步进行的可控宽频带通道。而单纯口授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这说明多媒体既保留了计算机的交互特点,又具有视听设备等优势。它可以克服文字与口头表达形象性弱的缺点,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生动的图像,优美的英语原音多方面、多角度地向学生呈现英语教学素材,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仅靠老师的单调讲课,学生要记住Shopping的常用语,如“比较、挑选、还价、试穿”等,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再通过录像、要点提示等把新知识呈现出来。然后,设置四个不同“盒子”在屏幕上,代表四个不同“商店”(文具店、水果店、服装店及饮食店)。学生选中不同“盒子”时,进入相应的购物场景,按屏幕上的要求进行练习,巩固新知识,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最后,通过练习、归纳总结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充分调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购物用语,并能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情境中。这些都归功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造的良好的情景及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仿佛进入了真实的情景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如果教师能用教20%至25%的优秀生的办法对待其他学生,这个问题就会解决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注重个体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应回避。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学生的共性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外,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任务的难度。难度太小,容易缺乏挑战性,会使学生失去兴趣;难度太大,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定位,设计出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情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比如在教授每一课时,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自己创设情境,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或自己组织语言复述课文,看图说话。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能背诵对话或老师规定的课文内容。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求熟读对话或课文内容,要求语音、语调准确。另外,在一节课上,要使每一位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进行创造性思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相应的深浅不一、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等学生回答一般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简单的或直接出自课文的基本问题,这样就使全体学生均有了参与的机会。最后,在课后作业上,作业可分高、中、低三个档次。成绩较差的学生基础题必须做,并努力做中档题;中等学生中档题必须做,努力做高档题;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完成各档题。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不仅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人人有所获,更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听课效率,最终提高英语成绩。
五、课后反思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环节。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每节课上完后,都要反思一下自己这节课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主体性发挥得怎么样?这节课的优缺点是什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什么,有何建议?通过不断反思和修正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反思教师的“教”。一是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学水平大大提高。二是查找不足的原因,探索应对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更应该及时查找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策略,并记录下这些策略。这样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总之,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如何使英语教学工作常教常新,如何让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到学有收获,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外,教师探索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的新的授课形式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