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代教育理念就是要把人引向优秀和幸福。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带给学生快乐和活力。在学校,与学生沟通交流最多的当属班主任老师,班主任除了直接和孩子打交道,还要与其父母、科任老师沟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他们既是直接管理者,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关键要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起。本文从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师生间搭建心灵的彩桥;以人为本,以爱为基础;创建和谐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班集体。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班集体 班主任管理 管理艺术
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与学生共同成长”,“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的班集体”已成为教师的一种使命和责任。面对生动活泼、个性各异的孩子,学校承担着更多的教育职责和管理任务。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重要性尤为突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科学的管理方法。
一、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并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重要基础。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他们单纯、向上,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要科学地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此外,班主任还要注意语言美、仪态美、人格美和行动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形象感召学生。
二、师生间搭建心灵的彩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生理和心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也就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其中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也很大。尽管提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有多年,但是目前的教育工作者中仍然有一些人在有意无意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生,甚至把学生看做是容器,造成了学生“敢思不敢言”、“有话不愿说”的局面。师生心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生畏惧老师,有心里话不敢或不愿向老师倾诉,老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知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心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为了在师生间搭建心灵的彩桥,我采用家长周班会“三部曲”的方法,以更好、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第一,周班会,我邀请了部分孩子的家长参加,家长谈论孩子在家表现,提出对老师的要求和建议。让我明确自己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第二,周家长会,听取家长对于班级管理的建议和意见、对孩子的要求。及时沟通,共同解决。第三,及时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力争快速、高效地处理好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以人为本,以爱为基础。
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时刻以发展变化的、相互联系的人为中心。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面对他们的心理、理想、优缺点,任何伟大的理论都要与教育实践水乳交融才能有实效。所以,班主任工作必须尊重、相信学生,增强民主意识,以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位教育家曾说:“犹如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内化”的催化剂。工作十几年来,我用真诚、爱意直视学生纯洁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戴。
四、创建和谐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创建优良的班风。还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每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样学生之间的团体合作意识越来越强,班集体也就会更加和谐。
“久熏幽兰人自香”,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要使教育对象听从自己的正确的教诲,乐意接受我们的意见甚至批评,我们必须用一颗爱心与他们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优秀,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柳斌总主编.21世纪素质教育实施全书.长城出版社,1999.
[2]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100条建议.
[3]周娟,唐娟.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期刊].新课程(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