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营造积极的网络学习氛围,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一、前言
当今世界已步入全新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网络教育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和焦点。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WBI(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网络的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技术的革命,更是教学理念、教育思想的革命。在此背景下,基于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全新的自主学习方式也应运而生。所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在运用网络优势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帮助下,带着一种积极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用探讨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1]。但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条件、自主学习的效率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教育环境,根据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行为发生在由教师、学习者的活动及室内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一个封闭的真实情境中。这一情境中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可以简化为“课本—教师—学生”的三边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学习及教学效果等问题。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自主学习课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进行科学实践等方面的积极性不高。虽然,目前大学生大都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上网已经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但是,很多大学生认为网络更适合于消遣,对网络是否适合学习持否定态度,这也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网络资源的复杂性与学生甄别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突出。
一方面,网络学习资源丰富,但缺乏精品。网络中有着浩如烟海的信息,就某一点在网上能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资料可能会多达数百上千条,学生往往收集信息时兴致很高,面对整理、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时知难而退。另一方面,学生的信息鉴别、选择、批判能力比较薄弱,往往容易受各种信息的干扰,导致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水平与学生对高品质网络环境需求的矛盾。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但是这些平台的创建者基本都是从事教学的教师,他们不具备比较高超的网络开发技术水平,因此不仅能体现高水平网络技术,而且能满足学生对高品质网络环境需求的网络学习平台少之又少。
三、促进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对网络学习的宣传,营造积极的网络学习氛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的硬件基础基本形成,但是,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高校应该通过积极宣传,介绍信息技术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的影响;不失时机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使其切身感受网络的巨大作用和无穷魅力,激发了学生自觉运用网络进行探索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主要特征。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及自控、自律、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形成合乎时代的信息素养。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掌握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途径获取信息的方法;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面对海量网络学习资源时快速甄别出有效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提高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水平,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学校应该在实验实训、网络资源条件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有充足的资源供学生实践操作、查阅资料等自主学习活动。另外,要提高师资水平,建设具有高水平网络技术及教学技术的网络教学队伍,因为高水平的网络技术是开发高品质自主学习平台的技术保障,高水平的教学技术是开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的基本条件。在开发自主学习平台时,也要注意紧跟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融入现代网络发展的流行元素,比如“网络聊天”、“博客”、“微博”、“微信”等,以满足学生对高品质网络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
总之,借助网络环境和数字化技术开展的网络学习活动已发展成为实现学习的终身化和社会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网络环境下,要使大学生具备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必须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采用一切有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许晓艺,潘战生,卢和琰.网络学习方法——教你做成功的网络学习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石静.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研究[J].学园,2010(13):34-35.
[4]崔英静,王雪梅,付兴华.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B):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