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物教与学的兴奋性

2013-12-29 00:00:00冯国兴
考试周刊 2013年14期

摘 要: 文章认为,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新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生物教与学的兴奋性。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兴奋性 提高方法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我们身边的花草、动物都是生物。生物学的学科特点为提高生物教与学兴奋性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但是在对中小学教学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生物课堂教与学的兴奋性不高,这给生物教学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如何提高生物教与学的兴奋性,是笔者多年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学科特点,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提高生物教与学兴奋性的作用显著。

一、灵活设置课堂地点

教室里、公园里、田野里,甚至花木场,公园养殖场,根据需要,都可以用来教学。如讲花的知识时,到花园里去,触摸五彩缤纷的花朵,闻着淡淡的花香,分辨花托、花蕊、花瓣,穿插讲述各色花送人的含义,融教授知识和陶冶情操为一体,能提高生物教与学的兴奋性。

二、以教材为纲,但不拘泥于教材

现在许多版本的教材设计得很好,学生人手一册,以教材为纲,充分利用教材,十分有利于教学,但每种教材都难免有局限性。不能一味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大胆创新,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生物教与学的兴奋性。例如讲鸟类时,笔者曾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录制不同种类的鸟的叫声。而笔者不辞辛苦费尽心思,到野外录制到了乌鸦的叫声,听着它那并不悦耳的叫声,学生非常感兴趣,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地近些年来乌鸦几乎绝迹,课堂上一放其叫声,学生立刻兴奋极了,而笔者也侃侃而谈录制的艰辛,师生的兴奋性得到极大提高。

三、巧妙设计实验教学,提高生物教与学的兴奋性

生物实验较多,应很好地利用实验教学。例如讲叶时,笔者与学生一起,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将各自的头像印制在叶片上,比一比谁制的精美,讲一讲其原理,生动有趣,教与学的兴奋性得到提高。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生物科技活动是生物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科技活动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高低。

生物科技活动包括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饲养小动物、养花、种草,调查活动,以及进行生物课外实验等内容。这些活动不但能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影响较大。

1.将生物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生物科技活动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生物科技活动不能脱离教学实际,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适当深化,做到教学与活动齐头并进。生物课上有许多内容是课堂上无法教授的,单靠课堂干巴巴地讲没有意思,难以提高教与学的兴奋性,把这些内容纳入科技活动之中,可以大大提高教与学的兴奋性。

2.生物科技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仅向学习好的学生开放,可针对不同对象分类进行,如分成普通型,较简单,大多数学生乐于参加;较难型,部分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参加完成,这样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好,教与学的兴奋性得到提高。

3.生物科技活动要根据季节变化调节设计,如春夏多安排野外实践培养和种植植物,采集动植物标本,秋冬季多安排室内实验,如动植物标本的鉴定和命名。年初制订了一些灵活性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要死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样全年都让师生感到生物教学很有意思,从而提高教学的生物教学的兴奋性。

五、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提高生物教学的兴奋性

生物宏观领域教学采用多媒体效果很好。生物微观领域的教学,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辅助教学逼真的动画效果、丰富的声像刺激,对提高生物教与学的兴奋性十分有效。笔者在讲食物链时,引导学生设计许多条食物链,运用生动活泼的动植物形象,提高教与学的兴奋性。再如讲花的例子时,将花的各部分打乱,师生一起重新组合,既详细了解了花的结构,又在动手操作中兴趣盎然,兴奋性得到提高。

现代教育思想反对将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接收器,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互动,对提高生物教与学的兴奋性很重要。笔者申请了一个网站,让学生上网浏览,并设置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例如在讲生态平衡时,笔者看到有报道说,有人曾录制老鼠惨死的声音驱赶老鼠,就发到网页上让大家讨论,谈谈自己对生态平衡的理解,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师生互动中,生物教与学的兴奋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与学的兴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