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现状分析

2013-12-29 00:00:00水生涛
考试周刊 2013年14期

摘 要: 本文从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现状、数学新课程的特点、合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意义等方面阐述了中学数学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分析中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可能性与必然趋势,并对学生进行研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入,信息技术以先进的技术,崭新的模式,图文并茂的特点,创造出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信息教学空间,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怎样更有效地在教学中整合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如何恰到好处地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日臻成熟,当今的教育正发生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变化。但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尚未真正普及与推广。

在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效果的最优化,不分课型、内容,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全部教学环节由多媒体呈现,用电子数据代替教师丰富的情感交流语言,用荧屏画面代替教师多种形体交流语言,使师生间产生一种“教与学的阻隔”,不可避免地抑制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力,必然会使学生丧失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二、中学数学新课程的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中学数学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中学数学新课标》还指出教育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重视实践活动。所以整合的内容来自于教材和报章杂志、DVD、电视和网络中,数学教材内容主要是由文字、数字、图表、图片和数学史等信息构成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学也应紧紧围绕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进行整合。

三、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意义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校园网和Internet网、校内闭路电视、卫星传输教学节目、电影、幻灯等利用信息媒体展示教学信息而开展教学的模式。将其与课堂整合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增强学生的认知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技能。(3)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促进了全校学生的合作交流,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4)能更好地实现个别化学习,而且有利于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5)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了更多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需要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应用问题组成,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上。

1.利用网络资源整合数学课程。互联网凝聚了全人类的智慧,其内容丰富程度和搜索的便捷程度是人们难以想象的。网络资源对于中学数学教育来说,其价值不仅仅是指存在于各服务器内部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还在于网络是一种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具有平等、灵活、开放的特点,这对于教师和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有的教师和学生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专门收集和发布数学教学资源,这个过程不仅促进了他们自己对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自觉性与质量,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创造——为互联网增添了新资源,也就是为其他人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便利。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整合数学课程。多媒体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载体和工具,能提供给学生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由于多媒体教学的高效性,在课堂上学生将拥有更多的讨论、提问的时间等。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在客观上能够使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促成教师、学生、教材、课件和媒体间的良好互动,加快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例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我利用几何画板设置了两个定点F■,F■,一个动点P,连接此动点和定点,量出|PF■|、|PF■|的长度,计算出|PF■|+|PF■|的值,然后让动点P在平面上移动,移动的轨迹是一个椭圆,并且可以观察|PF■|、|PF■|的长度不断发生变化,但|PF■|+|PF■|的值却永远不变(是定值)。通过动画效果,同学们一方面很容易地感观出定义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椭圆的定义。

五、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不能用多媒体技术代替授课,更不能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1.数学是一门以应用为基础的逻辑经验学科,在教学中应该多让学生自己学习,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也可以请教老师。

2.教师目前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比较单一,应提高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及时更新自己制作的课件或从互联网上下载课件。

3.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理想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也正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学生会有更高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是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的特点,有利于教师克服目前的困难,大胆地参与整合实践。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性地进行整合实践。

参考文献:

[1]胡晋宾.谈怎样用《几何画板》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4(7).

[2]王健民.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

[3]上海市教委.改进中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2005年5月修订).

[4]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5]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