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3-12-29 00:00:00边顿
考试周刊 2013年36期

摘 要: 班主任是搞好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培养学生的开导者和指路者。由于初中学生心理上逐渐从依附家长、崇拜老师到寻找自我,力求摆脱外在束缚,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更加有耐心、细致,循序渐进,讲究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管理方法

当了多年初中班主任,我发现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喜欢成功,喜欢赞许,有竞争心、争斗心、谴责心,等等。在班级管理中,我不断实践,不断调整工作方法。

农村学生知识量少,个人素质较低,道德水平较弱,自觉性和主动性低。为此,班主任应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的形成,会督促学生注意言行。按照班级制度严格要求每位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切实符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是很重要的。

班主任要处理很多违反纪录的学生,要尽量少用批评,多赞扬。有时不得不使用批评,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给学生指出缺点以个别交流的方式进行,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某一位同学,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第二,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先表扬,后批评;第三,尽量不让犯错误的孩子在全班进行检讨。

二、建立良好的班干部群体

现在的中学生具有生理上早熟,个性心理开放,独立意识强的特点。他们渴望得到锻炼,表现自己的才能。

初中学生为集体做事热情高于小学生,但是在做具体事情时,能力较差。管理预备年级时,班主任很辛苦,不但要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抓纪律,抓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而且对一些具体小事一定要有条理分步骤地进行指导。如,打扫教室时,从后往前扫,出黑板报先在纸上设计好速度就快,生活委员收钱怎么不会出错,等等,要一一地教会,先教干部,后由得力干部教会其他同学。

初中学生有“好群”心理,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有人陪伴,再加上办事能力有限,所以我每一类干部选两名,他们办事时可以商量,弥补了办事能力不强的不足。我班的两个劳动委员在大扫除时共同指挥同学扫地,共同检查,两个生活委员轮流监督饭后的卫生工作,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交给初中学生干部做的事不能期望值过高,因为他们办事质量常常不高,班主任绝对不可以撒手不管,要加强检查,并及时修正。我班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得非常出色,除了有干部每天检查外,我也经常抽查检查,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时刻在关注班上的一切工作,每个同学都应该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分内的事情。两年下来,我班班干部无论班主任在还是不在,都能有条不紊地完成一些事情,大多数同学完成分内工作变成了自觉行为,时刻保持。在初三年级做班主任时,我的负担减轻了,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

三、制定合理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目标。目标包括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我要尽可能地完成。”因此,在设立目标时宜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可行性合理目标。这样的目标易于实现,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学生自信心增强,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

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善于扶植心灵真善美的思想,勤于清除假恶丑的东西,对外界的东西也有分析和筛选的能力。”(魏书生语)班主任应经常引导学生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感情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帮助学生制订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如开学初,教师与学生一起布置教室,可以在黑板报上方贴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格言警句,可以在教室前门旁布置“我的格言”栏,让每个学生写一句自己的格言等。这样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成了学生自我教育。“人具有了自我教育能力,就有了自我调节的能力,使思想荧光屏的图像趋于清晰、真切。”

总之,做好以上三方面工作,才能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才能使学生更加勤奋,更加健康,更加成熟地走向成功之道,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