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探究学习

2013-12-29 00:00:00曾天环
考试周刊 2013年36期

摘 要: 中职生的数学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给中职数学教学带来了不少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巧设职业情境、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等策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并在实践中加以研究,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探究学习 有效策略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文化基础课程和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将中职数学学习内容划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建议用128课时学完,即为一学年时间;职业模块是适应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建议用32—38课时学完;拓展模块是满足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原本这是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需要而做出的改变,并没有要改变数学学习在中职三年学习中的基础性地位的意思,只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但是由于受到专业课教学的冲击,尤其是目前大力倡导的“二加一模式”——学生第三年全年到企业参加实习,迫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很多学校只在第一年开设数学课程,有的虽然是开设两年或三年,但周课时很少,学生比较轻视数学学习。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职一、职二数学周课时为3节,职三每周开设2节,教学中主要出现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由于本校专业以文科类为主,学生的入学成绩中数学成绩较其他科目差,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他们认为数学知识对日后工作的作用不大,因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动力,部分学生甚至持放弃的态度,这给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中忽视能力形成和学习策略的指导。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有意识地降低知识的难度,随意删减教学内容,对全体学生做统一简单的要求,忽视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对想要读高职的学生的后继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

要改变中职数学教学的现况,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改变单一的讲授知识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就是说在学生身上蕴藏着学习发展潜能,教育的过程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从而掌握相关知识的内化过程。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形成知识与技能,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二、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

1.巧设职业情境,引发探究欲望。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在正确认识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恰当的诱导性问题情境,将学习内容置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结合中职生的生活实际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唤起积极心理效应。

中职学生在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老师给他们介绍所学专业的特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群体介绍,等等。在三年的职中学习中,他们或多或少地会关注与职业相关的话题,利用这一特点设置与他们职业相关的数学学习情境和数学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

2.组建合作小组,为探究添动力。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积极操作、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可能有效。中职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单纯地采用独立学习方式,必定会给探究学习带来障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组建数学学习小组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对思维要求较高的问题可采用小组共同探究学习的形式,给学生充分开展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团结合作、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中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看法,在讨论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在探究学习中常会出现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场面,要知道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到了探究学习中,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需要教师采用各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笔者一般采用小组展示、个别提问、小组辩论等形式对探究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通过课堂测验检测学习效果。在对小组评价时,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投入程度;评价学生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情感与态度。同时还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对凡是能积极主动展示学习成果的小组予以加分,组员解答问题正确再另外加分,在单元测验中小组平均分排名前五的加分,一个月汇总一次,并奖励前五名的小组,下个月全部清零重新开始记分。总之要通过不同的形式,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时间内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时刻关注自己及同组成员的学习效果,在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下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获得成功体验。

三、中职数学探究学习的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探究学习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在数学课上真正动了起来,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有了很大的改变,师生在探究学习中共同成长。

1.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上无论是独立思考还是小组共同探究,同学们都能认真地投入,积极地参与。问题一出,立即拿出笔不停地在本子上比划;小组成员讨论时而点头时而大声争论;争先恐后地到黑板上板演;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这些都让我感到高兴。学生质疑表明他们在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并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这在以往的数学课上是很难见到的。

2.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成长。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问题的呈现遵循阶梯性,注重启发性。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等不同形式的探究学习中,在分析、讨论、辨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不怕困难、与人合作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中职数学课堂上开展有效的探究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状态,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这有助于中职生的成长,对其专业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在探究学习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恰恰相反,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组织等作用显得更重要。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思考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找到解决办法;尤其要关注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找到帮助他们进步的有效途径;还要结合学生专业课的学习特点合理处理教材,为其专业学习服务,这些都有待在后续工作中认真学习探讨。

参考文献:

[1]雷玲.中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韦秋兰.浅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4).

[3]张志芳.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

[4]张海波.浅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J].山西科技,2011(01).

[5]苏玉红.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J].教育革新,2009(10).

[6]陈彩虹.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