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维吾尔语动词构形附加成分“……”

2013-12-29 00:00:00迪丽达尔·迪力沙提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年4期

摘要:现代维吾尔语是黏贴性较强的语言。因此,词语尤其是动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主要通过附加成分来实现。该文主要探讨维吾尔语动词构形附加成分,并且对于它在形成动词的各种体-时等形式中的作用、特征及其构形规则进行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动词;附加成分;阐述形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831-02

Discuss the Modern Uighur Verb Configuration Additional Ingredients

Dilidar·Dilishati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Urumqi 830054, China)

Abstract: The adhesiveness of Modern Uyghur language is fairly strong. Therefore, the word, especially grammatical meaning expressed by the verb, mainly through the additional ingredients to achiev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Uyghur verb configuration additional ingredients , and preliminarily analyze the role verb in the form of the various verb – tense, features and configuration rules.

Key words: verb; additional ingredients; the form elaboration

现代维吾尔语中动词构形附加成分基本上跟动词的各种词干形式变位后形成不同过去时的动词阐述形式(在这里指的是体与时一起形成体-时范畴),这是维吾尔语动词的最基本规律。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得不陈述著名的语言学家哈米提·铁木尔先生的关于现代维吾尔语动词构形(形态)系统的科学论述。

在现代维吾尔语,动词的研究是不但重要而且极其复杂的综合性语言研究。其实,维吾尔语动词的研究不尽是一般词法形态的研究,而且是整个句法体系的研究。因为,维吾尔语的动词通过适当的形态变化,往往在句子中充当中心成分,要求主语在内的其他成分和它 (动词)相应的形态变化。

老一辈语言学家在现代维吾尔语研究领域做出了很多创新性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哈米提·铁木尔先生编著的《现代维吾尔语语法(形态学)》一书的见世是语法研究提高了更高的一层。他先把动词的形态结构分成动词的词干形式、动词的阐述形式(指人称动词)以及动词的静词形式(指非人称动词)等三大形态形式,然后提出了动词的语态,肯定—否定,情貌(体),状态等四个范围属于动词词干形式,属于动词词干的这四个范畴是动词阐述形式和动词静词形式共有的,并且式(执行事物的态度),时态,人称以及数等范畴只属于动词的阐述形式。动词的词干形式是形成动词阐述形式和静词形式的基础,动词词干形式是直接形成动词阐述形式或通过构形变位来形成动词阐述形式和动词静词形式。即如图1显示:

从上面的陈述来看,哈米提·铁木尔教授的“动词形态结构分成三大块"的理论观点比较科学而明确的指出了动词的形态体系结构。本观点的提出不仅对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研究,甚至对所有的突厥语种语法研究产生了指导性的影响并且找出语法研究的新思路。由于计算语言学处理自然语言时,以传统语言学理论以及研究成果为依据,对语言进行处理过程中,利用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构成交叉学科的基础上再研究语言。传统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语言,而计算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原理相结合的语言就是自然语言。哈米提·铁木尔先生的“动词形态结构分成三大块"的原理为维吾尔语计算语言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中所谈论的动词附加成分就是专门构形动词阐述形式的一个附加成分。

1 动词构形附加成分

附加成分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是一种构形附加成分,它主要形成动词的各种体-时一体的阐述形式。附加成分一般指的是第三人称并根据这个基础上形成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单数与复数的形态标志。例如(例子 A ):

从这例子中可以看出,首先,通过动词词干加附件成分,然后再加人称附加成分来形成动词直接陈述式一般过去时阐述形式。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在这里的原来是古老的系动词,但是在现代维吾尔语中不是跟等系动词一样纯纯的系动词,它更加发展中变成了附加成分。它还跟人称附加成分相互结合而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即(例子 B)

最近几年来,随着计算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维吾尔语研究趋势从抽象研究已经变为具体研究的趋向。因此,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维吾尔语的实际问题之中了。当然,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在计算语言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语言问题。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语言研究首先是根据从社会角度进行的语言研究和研究成果。它的依据是使用某种语言的社会,因为社会语言中的所有信息就在与社会并存。而计算语言的所有信息不是人类社会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后与计算机并存。因此,计算语言与社会语言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两者的对象完全不同。也就是说,社会语言是面向人类生活,而计算语言是面向计算机。因此,在维吾尔语研究中首先要明确语言研究的对象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维吾尔语语言学研究已经进入了计算时代。进入计算时代的唯一前提条件是将语言进行公式化,因为只有语言公式化才有自动化的可能。所谓的公式化不是把语言根据它的意义来进行分析而是根据它的形式来进行分析、研究。机器根据的是转换成为一种形式的意义。计算语言学理论以计算机规则为依据,通过语言信息装到计算机内来可以增强计算机功能。为此,语言规则与计算机规则相互结合——是计算语言学中的最核心的问题。

计算语言是因为公式化的一种符号性的自然语言。所以,它只能识别语言形式而不是语言意义。由于此次原因,计算语言,包括维吾尔语计算语言都出现了大量的歧义性的语言形式。也就是说,同一个语言形式在同样的语言条件下,所表示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义。歧义性现象是当今影响计算语言学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领计算语言学域里难易解决问题。因此,在语言规则设计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语言歧义现象是提高计算机语言功能的根本保障。动词附加成分就是歧义性较多一种语言形式。

跟人称附加成分加在一起时,用例子A来表示或者例子B来表示?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例子A中从社会语言学,即词源学角度来进行处理。在例子B中从今天的语言学发展点或语言实际应用角度来进行处理。在这两种方法中哪个最适合计算语言学?毫无疑问,我们认为例子B符合。因为,如果计算机中对语言信息进行处理时,一不小心处理不好,会导致歧义性现象。假如用例子A来让计算机处理的话,和人称附加成分(等)完全分成两种语言形式,即是词干,是表示动词时—体的附加成分, م是表示第一人称单数附加成分。要这样处理的话,就容易出现歧义现象。也就是说被视为动词的人称附加成分的情况下,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附加成分完全相同名词的领属附加成分而产生语言形式的歧义现象﹙列如:﹚。例子B是很符合计算机规律,使用这种方法来会解决例子A带来的麻烦,即是词干,是人称附加成分,这样来动词人称附加成分和名词领属附加成分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我们应该承认与第一,第二人称附加成分是不可分割的一整体﹙列如:﹚。在这里还需要提醒的是,后面加第一人称复数附加成分时,这里的中元音由于语音和谐规律的原因变为圆唇后元音。也就是说变为。例如:

在动词现在未完成时的阐述形式()和动词现在持续进行时的阐述形式()中的与一般过去时的阐述形式()中的里的的来源是不一样的。因为中的虽然通过语音和谐来变为,但它还是跟一样表示一般过去时,它跟现在未完成时的阐述形式和现在持续进行时的阐述形式中的完全不同。

在现代维吾尔语中,与静词﹙名词或名词性词语﹚附加之后就构成静词的阐述形式。例如: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一样具有系动词的功能。因此,有人把视为纯系

动词。因此,他们把动词形态形式切分时,往往主张"例子A "指出的方法。但是,依据现代维吾尔语的语言规律和计算机规律,我们不赞同把视为"系动词"的说法。在现代维吾尔最主要作为附加成分,同时表示式、体-时、人称等形态范畴,就构成动词的多种阐述形式。在计算语言学中,和人称附加成分相互结合就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体。这种规则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相互和谐的基本规律。因为计算机只能识别形式而不能识别意义,所以尽量把一种形式来表达一种意义是计算语言学中的最核心的问题。

2 结论

从上面的陈述来看,现代维吾尔语中动词构形附加成分基本上跟动词的各种词干形式变位后形成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未完成过去时、持续进行过去时等阐述形式。总之,描述动词的构形附加成分的形态特征、意义和构形规则是有利于促进用计算机来识别动词的形态形式工作。

参考文献:

[1] 哈米提.铁米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形态学) [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

[2] 苏联哈萨克斯坦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维吾尔语研究室主编.现代维吾尔语 (第二册) [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3] 阿不都热依木.沙力.从语义角度探讨动词的分类[J].语言与翻译,2005,(1).

[4] 阿米娜.买买提明. 现代维吾尔语动词变位系统统计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9,(1).

[5] 赵明鸣. 近年来我国现代维吾尔语研究述略[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