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3-12-29 00:00:00赵连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年4期

摘要: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给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多媒体的作用,更不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其在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实属可憾。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教学;辅助;信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826-02

The Discussion of Some Questions for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ZHAO Lian-xia

(Fundhun Technician College, Fushun 113123, China)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education and it brings the revolutionary changes to the educational ideas,educational torms and educational methods.But in the reality teaching, some of the teachers can’t understand the affect of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exactly.It can’t use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exactly,either,which is made to have som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I am really sorry.

Key words: Courseware;Multimedia technology;supplementary;information

在信息时代,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利用动、静8703bfb8ed2529e3198afd811a3a8cf525d8d58e12d4c71872b8fa8feca3ac13相结合的教学图像,活跃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把传统教学中有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字、动听的音乐、新颖的图像和动画,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多媒体的作用,更不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其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1 正确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决定了它在教学应用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它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和生动逼真的动态效果,发展学生的观察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借助计算机,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种传递是那么有吸引力、启发性,丝毫感觉不到思维障碍可能带来的学习压力。

但这种形象化知识的吸收式学习虽然有助于人大脑形象思维的开发,却也可以导致大脑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缺失。教师应注意寻求恰当的平衡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形象化,而应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内容和时间。

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浅层次上,而是通过发挥计算机的实质性功能,使声、光、色、形有机结合,视听同步,以听促思,展开联想,让媒体、教材、教师、学生四位一体,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 正确处理多媒体与教学的关系

使用内容完整而又条理清晰的课件是降低教师授课难度、提高授课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受到许多教师的重视。但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因此不分课型,不分内容,从组织教学、讲授到基本训练都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只要教师手指一动,课件就会从头至尾地自动播放,使师生共同专注于屏幕,降低了授课的灵活性,不利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有时所谓的多媒体课的效果反而不如普通的传统课堂教学效果好!整个课堂变成了教学软件在讲课,教师成了摆设,试想想这样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何谈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从何谈起呢?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使用它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它不可能取代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中,通过教师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情感上的沟通,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会对学生心理产生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单纯地操作机器。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富有特色。要防止教学思路被教学课件所左右,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风格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使教学课件制约师生的思维空间,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失去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师生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且有情绪的互相感染,它是教师了解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接受激励,培养良好学习心态,愿学、乐学的必要保证。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现代化,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再打上几行文字,拼凑成一个简单的课件,上课时老师手指一点,课件就从头至尾地播放,师生共同长时间地关注屏幕,缺乏情感上的沟通,最终会导致机械性的学习和冷漠的心态,不仅不利于学习,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实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掌握课件使用的“度”。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应是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再现的知识,把“死”的知识变“活”起来,把“静”的知识变“动”起来,比如生物课上花开的过程,电子学中电流的流动,以及在常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化学实验等。如果为了偏面追求教学现代化,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是不足取的,应从课型和教学内容出发,灵活地使用多媒体,使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互相补充,相互促进,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

3 避免信息过载

由于网络资源丰富,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无疑大大增加了信息量,因此许多教师都会从网络上下载一些与自己教学相关的信息,应用于教学,这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也应注意信息的选择与使用,美国著名教育家维新罗克在他的关于学习过程研究的“生成学习模式”中曾指出:“学习过程不是从感觉经验开始,而是从感觉经验的选择注意开始的”。选择性注意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景中激活与维护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力集中于有关学习信息上,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这种潜意识地对知识的选择性关注和吸收特别应当引起教师的思考,应该认识到大量信息的堆积未必能产生教师期望的效果,过多、过滥的信息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对知识的有效吸收。适量地、有重点地、有序地选择信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且能激起学生选择性注意地教学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教师来说,我们绝不能盲目地追求课堂的信息量,而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最恰当的时候为学生展现最有效的教学信息。应明确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优化课堂结构,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是课堂上屡见不鲜的“狂轰乱炸”式的信息过载现象。

4 课件制作力求简洁、高效、可操作

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课堂,使课件制作成为教师新的必修课,因此寻找、制作这样的课件成了教师课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各级公开课上,我们常常看到制作技术先进,画面背景复杂,使用了大量的动画和音响,有“档次”的课件,但这样的课件真的实用吗?这说明制作者不懂心理学规律,课件的内容设计不仅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而且也应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

首先是视觉规律。人眼只能产生一个视觉焦点,对所视内容的注意值以焦点为中心,向外逐渐递减。人们在阅读时,视线会自然地朝一定方向流动,产生视觉的先后顺序,这就是界面的最佳视觉流动区域。在课件设计时应正确运用视觉导向性,界面内容合理布局,使学生视觉顺畅。避免教学信息杂乱无章地堆积,影响学生的视觉心理,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其次是选择注意规律。人对界面信息的注意具有选择性,因此界面设计应能够使学生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界面的内容上,而不是被吸引到界面的形式上,这就要求界面设计应力求简洁,避免过多的、不必要的声、光、色、动画等干扰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是注意力的时效性。对一个事物的注意力不可能长久保持,因此多媒体的展示的应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而且应当文字准确、精练。避免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均衡笔墨,造成学习精力不足,产生疲劳感,影响学习效果。

第四是美感效果。具有艺术性的作品能激发学习者的热情,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学习的高效性。因此,课件应进行适当的整体规划,使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内容美观、协调、布局合理。但同时也应注意不能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花哨的技术含量,那些花哨的课件表面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际上说明了制作者不懂心理规律,因为他们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比如:鼠标的形状何必要用鞋子?用电脑辅助教学应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摆在第一位,应追求内在本质,而不是外在的所谓“美”。用于教学目的的课件应注意以下几点:课件内容准确,有教育价值,有使用价值。目标确定良好,内容清晰,逻辑合理;对学生来说难度适当;对学生的回答反馈有效;符合学生过去的经验;补充材料有效且便于理解;便于师生操作。

在我们教师制作的课件中常常有一种情况,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比较多,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却很少,比如有这样一个数学课件,这名教师为一道题设计了四种解法,依次是解法一、解法二、解法三……于是我向她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首先想到你的解法四;二是还有一个解法不在你的解法内,该怎么办?这种脱离教学实际的“多媒体”是没有生命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帮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主要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实际问题。既然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我们就应首先从这方面入手,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解决这些局限,这样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

在课件制作时,我们要坚持易操作性原则,既课件在使用时,一定要简便、灵活,比如在界面上设置明确的按钮,并标注上中文,应该避免过多的超链接,这样才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使用。

课件应该强化使用,弱化编制,以有选择的使用为主。并不是每堂课都要有完整的独立课件,也并不是每堂课都要从头到尾使用多媒体。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解决本节课的难点问题穿插几幅图片,也可用flash制作一段动画,但是不管是用哪一种课件,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关键,只有每位教师将计算机基本操作掌握的如同手中的粉笔、小黑板、幻灯一样熟练,那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游润有佘,才能真正体现课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5 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是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给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内容,对教师而言也是新的挑战,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充分认识并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同时避免它的负面影响。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李永.多媒体课件制作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钟玉琢.多媒体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李洪涛.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22.

[4] 杨江.多媒体课件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