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信的种子埋在宝宝心里

2013-12-29 00:00:00郭麦香
现代家长 2013年5期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和重要精神支柱,一个人只要有了成功的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状态,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所追求的目标上,取得成功。”研究证实,培养自信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小把自信的种子埋在宝宝的心里。宝宝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父母要了解并给予宝宝每个阶段最需要的,从而帮助宝宝提升自我价值,建立自信。

自信,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幼儿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明显的他律性,即幼儿的自我评价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宝宝眼中的权威人物,如教师、父母等人的评价直接作用于宝宝对自己的认识。如果父母认为宝宝聪明、勇敢,宝宝往往也认为自己聪明、勇敢。在家里,幼儿需要感觉到无论他是否能满足父母的期望,都会得到父母的爱。如果父母对宝宝的喜爱和赞许是有条件的,宝宝就会尝试取悦父母,回应父母的需要,满足父母的期盼,这些行为会耽误宝宝自信心的培养。

在幼儿发展的不同阶段,父母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有所不同。父母应认真观察宝宝,分析宝宝在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特点,给宝宝最需要的,从小培养宝宝的自信。

0~1岁,需要关怀

【情景1】晴晴是个只有4个月大的小宝宝。妈妈为了照顾她,在家里处理工作上的事。有时晴晴醒来,或是尿了或是饿了,就会大哭。妈妈正忙着回客户的邮件或正和同事打电话交代工作上的事,不能及时满足晴晴的需求。时间长了,妈妈发现晴晴越来越急躁,动不动就哭。

【分析】在0~1岁婴儿期,宝宝的意识中有强烈的不信任这个世界的倾向,如果父母(尤其是母亲)能够给宝宝足够的保护,对宝宝照顾周到,那么宝宝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安全的,并且充满爱意。这样,宝宝便会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会建立起对自我的肯定。这是自信心形成的基础。

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及时发现晴晴的需求,不能周到细致地照顾她,晴晴从妈妈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很难建立起对妈妈的信任,这对晴晴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建议】多给宝宝关怀,避免宝宝对父母不信任。

1.父母要经常拥抱亲吻宝宝,不要把宝宝总放在婴儿床或婴儿车里。研究发现,母爱与宝宝长大后的情绪发展密切相关。母亲及时回应宝宝,使宝宝对父母产生信赖感,能够减轻宝宝的烦恼,帮助宝宝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应对技能,对宝宝的未来人生大有帮助。

2.经常对宝宝微笑,不要忽视跟宝宝交流的机会。父母对宝宝微笑和轻声言语能够让宝宝感受到父母喜爱自己,不仅使宝宝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能使宝宝感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愉快地探索世界,并能够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3.关注宝宝的生理需求和情绪变化,不要认为宝宝在无理取闹。及时满足宝宝的需要,能让宝宝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关注和爱护的,能够促进宝宝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也有益于宝宝与母亲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

2~3岁,需要自由和独立

【情景2】茉茉今年两岁半了,每次出门妈妈都要抱着她,担心她摔倒,怕她乱摸东西,把手弄脏。小区里有个小沙坑,小朋友都喜欢在里面玩沙子,虽然茉茉也想去,但妈妈坚持不让茉茉过去玩儿。渐渐地,妈妈发现茉茉特别胆小,不敢单独行动。

【分析】2~3岁的宝宝已开始学习走路和说话,有自己探索周围环境的要求,并由此产生自己做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父母干涉。如果父母能允许并支持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宝宝就有机会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自主、自信的人格特点,反之,则容易表现出羞怯、敏感等不自信特点。

妈妈处处限制茉茉,茉茉没有自己做主的机会,也就没有体验自己能力的机会,不但会削弱茉茉的自主意识,茉茉也得不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这对茉茉自信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建议】大胆让宝宝自己活动,避免其羞怯、胆小。

1.多鼓励宝宝做些简单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先演示如何做一些事情,最好采用边说边做的方式。比如,如何穿衣服、扣扣子等,并给宝宝尝试的机会。除此之外,洗手、洗脸、玩具归位等也都可以让宝宝做。

2.不要轻易否定宝宝。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喜欢自己尝试做一些事情,如看到新奇的东西要摸一摸,或者摔一摔,看看东西的内部构造,父母要询问宝宝行为的目的,了解宝宝的动机和想法,给宝宝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切不可一味否定宝宝。

3.给宝宝自由决定的空间,不要过分限制宝宝的行为。比如让宝宝自己选择衣服的颜色、玩具的种类等;给宝宝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不过要尽量减少家庭环境中的危险设备,同时教育宝宝如何回避危险。

4.宽容宝宝的错误,不要苛求完美。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正常的事,如果宝宝不小心损坏了东西,他自己会非常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父母应该宽容宝宝,给予正确的引导。要明确告诉宝宝:你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这种做法以后需要改正。批评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还会给宝宝造成心理阴影,以后再遇到相似的事情,他会为了逃避惩罚而养成说谎的恶习,或者因为怕失误而不敢做事,发展出懦弱、不自信的性格。

4~5岁,需要支持和鼓励

【情景3】5岁的威威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爱问问题。妈妈对他很耐心,不管什么问题都会耐心地解答。如果妈妈回答不上来,就会和威威一起查资料,甚至和威威一起动手做实验寻求答案。在幼儿园老师的眼里,威威是一个动手能力强、求知欲旺盛的宝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自信满满的。

【分析】4~5岁的宝宝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较快发展。他们的好奇心、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但是做错事后很容易内疚。

妈妈能耐心回答威威的问题,并和威威一起探索,寻求答案,不仅能发展威威的判断力,还能培养威威的创新精神,增强其自信。

【建议】鼓励和支持宝宝的活动和建议,避免其产生内疚心理。

1.尊重宝宝的好奇心,耐心回答宝宝的问题。对宝宝提出的问题,父母要耐心解答,如果不知道答案,可以和宝宝一起查阅书籍或上网寻找答案,切不可简单粗暴,打击宝宝探索的积极性。

2.重视宝宝的学习成果,给宝宝展示自己的空间。父母可以在家中开辟一块空间,专门展示宝宝的学习成果,让宝宝知道自己受重视,有能力做到想做的事。

3.不要吝啬对宝宝的表扬。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开始学习各种知识,比如数字、古诗、歌曲、舞蹈等,对宝宝来说,父母的鼓励是他成长路上的加油站。同时,父母对宝宝的鼓励,也表明家长在陪伴着宝宝。

4.给宝宝自主学习的平台。给宝宝提供多种知识材料,让宝宝自主选择,不仅能够培养宝宝自主选择的能力,还能够开阔宝宝的视野,增加宝宝的知识储备,使得宝宝能够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对于培养宝宝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非常重要。

幼儿自信水平自测

在培养宝宝增强自信心的时候,随时观察宝宝的行为特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行为特点是宝宝自信心强弱的表现。做一做下面的测试,就能从日常十种行为表现中大致了解你的宝宝是否自信、自信程度有多高。

发言:A.当众发言主动大胆,声音洪亮;B.当众发言被动,声音小;C.当众不发言。

表演:A.当众表演主动,自然大方;B.当众表演被动,忸怩;C.拒绝当众表演。

游戏:A.多扮演主要角色,经常出主意;B.多扮演次要角色,出主意少;C.不扮演角色,旁观。

交往:A.与小朋友相处和谐,能帮助他人;B.喜欢与小朋友一起活动;C.愿意独自活动。

探索:A.大胆尝试新事物,求知欲强;B.对学习新知识有兴趣;C.对新事物有些胆怯。

独立性:A.喜欢自己做事,常说我会做,我能行;B.做事能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C.做事依赖大人。

竞争:A.积极参加竞赛活动,竞争意识强;B.能参加竞赛活动;C.不愿参加竞赛活动。

受挫:A.失败了不灰心,努力再做;B.失败了犹豫做不做;C.失败了不愿再做。

质疑:A.经常大胆提出不同看法,敢争论;B.有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C.不敢提自己的看法。

自我评价:A.能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B.认为自己和别人一样好;C.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以上十项,A代表强,B代表中,C代表弱。如果您的宝宝有6个以上A,属于充满自信的宝宝;如果有6个以上B,属于自信发展一般的宝宝;如果有6个以上C,即为自信不足的宝宝。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