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这门学科的重点。不过高中物理也是一个难点课程,一些地方在物理教学方法仍然比较落后,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因此本文从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通过提高物理实验教学以进一步促进物理教学的整体优化。
关键词:物理 实验 教学 现状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183-02
高中的物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物理课程感兴趣,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也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有意义。实验教学物理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是启发学生物理兴趣的关键,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记住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出道理,而不是一味的演示和程序化的实验教学,要牢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指南针,但不能做学生的操舵手。如何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是每一个教师工作的目标。
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近年来,物理教学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地基础,不过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1.1 教师教学实验的演示性特征
一些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习惯了讲授的形式,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也沿用这种教学的方式,教学实验仅仅是另一种讲授的形式,在实验过程中缺乏了学生的参与和讨论,使教学实验呈现了一种演示的特征,使学生对教学实验的兴趣不高,在实验过程中以看和听为主,缺乏操作的过程。
1.2 学生操作实验的程序化
在开展物理实验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对物理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进行规范,学生只能机械式的按照教学规定进行实验[1],对实验的步骤没有形成较深的印象,而且许多学生不懂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是为什么,仅仅是追求实验的结果。这种实验操作的方式仅仅是培养了学生基础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自我思维和探究能力无法得到培养。
1.3 书面实验代替了实验操作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应对高考,许多教师在简单地进行了教学实验的演示后,就设计了以实验教学为内容的物理试题,以书面实验的形式代替了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够获得一定的提高,但是缺少了实验操作的过程,非常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这种仅仅注重结果的教学方式,也使许多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下降,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积极性。
1.4 学生实验综合能力较差
高考是所有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难关,学生学习的时间非常紧张,大多数是在课堂进行,实验室操作的时间非常少。因此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往往书面知识掌握比较好,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仪器操作不规范,容易手忙脚乱,实验综合能力较差。
2 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通过以上对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关键的作用,对此本文结合多年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2.1 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能够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而且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物理知识点和物理模型需要去理解和思考,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会明显不足。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物理现象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对教师的实验感兴趣,从而集中注意力观察和思考,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大为提高[2]。
2.2 学生参与教学实验
教学实验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做好教学实验,同时要避免课程过于演示性,因此在教学实验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学生参与实验设计。
在教学实验开始后,教师要将实验的目的告诉学生,之后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中,让学生经过讨论的形式,逐步确定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将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不断完善实验的整个设计。
通过在实验设计阶段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在实验的开始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容易形成一种融洽、放松的课堂气氛,为实验的进一步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实验设计阶段也是整个实验的核心,更加能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物理知识水平,在实验设计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掌握学生目前的思维特点和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是否可以将物理知识与实验结合起来,能够以后的物理教学做出进一步地调整[2]。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实验设计完成后,教师开始实验的演示过程,其中一些环节也可以由学生代替教师进行操作,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关键点,并且在一些重点、难点环节进行停顿,认真进行分物理实验知识,同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详细地解答,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明白实验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促进学生物理实验知识水平的提高。
(3)注重对教学实验的总结分析。
在教学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总结,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设计方式,对一些好的地方要进行鼓励,让学生经过动手达成实验目标后,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一些不足的地方要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够进一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要认真进行总结,要让下一堂教学实验的课程内容更丰富。
2.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堂上的实验,虽然可以使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使一些物理知识点能够得到很好地理解,但是学生更多地仅仅停留在观察阶段,参与的程度比较有限。所以,在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最有效防范。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教学方向,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的过程,受到的视觉和感觉会很强烈,对于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思考会更深入。在教师要求的模拟实验完成之后,还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解决一些实验中的疑问,通过在设计假设后再进行实验,比仅仅完成实验课程要求的内容获得的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
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发挥学生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和不良习惯,避免习惯性错误操作的产生,教师还应该带头设计实验,脱离课本中的模型,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开展课外实验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物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点,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做很多有意义的实验。学生在完成课堂实验之后,由于时间的有限性许多学生仍然对实验过程有新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后作业方式,设置一些学生能够在课外完成的实验。另外这种形式的课后作业也会让学生对课后作业完成起来更主动[4]。
在学生进行课外实验之前,教师要与家长提前进行良好地沟通,说明课后实验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家长能够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课外实验。
3 结语
物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同时,物理的实验教学是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一个关键,因此这就对教学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研究实验教学的方法,将学生拥有的创造力和潜力发掘出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希望本文的研究观点能够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成效性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健.对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困境的分析与探究[J].文理导航,2011(3):65.
[2] 焦彦昌.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新校园:学习版,2012(4):93.
[3] 林晨曦,黄树清.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95):146.
[4] 丁凯.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20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