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技、网络的不断发展,我国传媒行业发展进程也得到了很大的推动,尤其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究其缘由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在所有广播电视技术中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明显增强了信号的接收,在整个广播电视事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好的技术也会在不断的应用中出现各类问题和维护上的故障,所以维护对策就更加重要。本文就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相关介绍入手,重点阐述这种技术在维护中常见的故障,并针对这些故障提出切实保障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广播电视 发射天线技术 维护故障 对策
中图分类号:TN9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116-01
1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相关介绍
所谓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简单的说就是指利用部分装置接受、覆盖信号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到的装置包括:垂直结构的振子单桅杆拉线天线铁塔、铁塔中部需要设置的平台、信号主馈线经过调配箱连接到由导线所构成的一个圆盘系统,需要强调的是设置的平台与圆盘系统之间是可以通过多根导线进行连接的,除此之外,在铁塔的底部还敷设着广泛的地网,而具体的信号以发射天线系统导线上的高频率电流的形式,在经过平台处理之后进入具体的铁塔底部地网中,这就完成了一个简单周期的信号接收,最终使得周围地区达到信号覆盖的,而这些电流后期的处理,最终形成具体的信息也是包含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使用过程中的。
2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常见故障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事业中信号的接收这一环节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同时,天线的好与坏,还将直接影响电视节目传中的效果与质量。所以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就当前的维护状况来看,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的过程中一些常见的故障普遍存在,检测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维护的好坏,判断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是否有故障存在,主要是对某些参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判断,下面我们就根据平常天线发射维护工作中常用来参考的参数来判断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中常见的故障。
2.1 回波损耗的介绍
所谓天线的回拨损耗其实就是指天线输人端口的阻抗偏离标准阻抗的时候所引发的能量发射的损失。这种损耗的大小与天线的匹配是呈反比例关系的,计算出来的值越大则会是天线更加匹配,而这是在无线输入装置上出现的常见故障,对于天线信号的接收、传输以及覆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驻波比的浮动的相关内容
所谓驻波比实际上就是发射天线上电流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驻波比同回波损耗在与天线匹配的关系上是截然相反的,比值越大那么越不容易匹配,反之同理。同样也是通过对使用技术相关设备的影响制造常见障碍。
3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维护常见故障的应对对策
通过上面我们介绍的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中常见的故障,需要我们对整个技术应用的装置都进行良好的维护,从而才能达到解决维护中的常见故障,所以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以便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3.1 天线的维护和检查
这一方面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利用精准的仪器对天线的稳定性进行定期的测试,保证其状态的平稳;另一部分就是要对具体的装置,例如:桅杆、天线调节片等定期检查,并更换破损和有活动的零件。
3.2 定期检查铁塔
铁塔作为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装置,其不同于天线是隐藏在市内的,因为长期暴露在室外,所以难免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甚至有时还会遇到各种大型的自然灾害,所以对于铁塔的定期检查时非常必要的,一般情况下需要都是半年检查一次,在遇到自然灾害如暴风、地震等情况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检查,并需要切实的做到全面的检查。说道具体的检查事项,主要包括铁塔形态上的变化的观察,尤其是天线所在区域是否有弯曲的情况的勘测;检查的时候可以进行对铁塔的进一步固定;如果因为冬季严寒的关系,出现积雪、冻冰的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最快的解决铁塔的负担;最后就是铁塔表面因为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而形成各种腐蚀,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补救等。
3.3 对馈管的检查和维护
对于馈管的检查和维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要检查的地方是发射机与馈管的接口处,一定要保证接触状况良好,有效防止出现接口打火的现象;其次要说到对变阻器与馈管连接的接口处的状况的了解,要确定是否牢固,如螺丝这种小零件也要切实检查是否已经松动,因为这种情况会造成严重的漏水现象;最后就是要注意电缆的接触情况,为设备的安全提供更近一层的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在维护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常见的障碍,需要我们给予重视,并做好各种设备的维护和检查,以便保证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能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学敏.新世纪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与对策[J].科技传播,2011(24).
[2]王建亚.对技术维护总方针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传媒科技,2000(10).
[3]贾宏春.用技术手段管理广播发射台站危险因素和不安全行为的原理与方法探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