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铁路施工企业薪酬管理激励员工高效率地工作

2013-12-29 00:00:00王淑敏
经济师 2013年3期

摘 要:随着铁路建筑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铁路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意识,充分体现薪酬管理的职能,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分配、调节、激励作用,提高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采取相应的策略,既要提高员工的基本生活,又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保证企业具有战略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加强 薪酬管理 激励 高效率 工作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39-02

一、薪酬管理的目的和表现形式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因为它关系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容易引起员工情绪的波动,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一定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把激励员工改善业绩,提高工作技能,控制劳动成本,稳定劳动关系作为制定薪酬制度的基础。特别是在人们的生存质量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薪酬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另外,薪酬是员工在公司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自我价值的直接体现,员工往往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应该是给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合理、有效、适用的薪酬方案,给管理者当好参谋。为企业选择怎样的薪酬方案,怎样使薪酬制度在满足员工物质和心理需要的同时,帮助企业达到快速发展的目标。对企业而言,薪酬的目的是求才、吸引人才,吸引符合企业需要、条件合格的人才;留才,留住人才,留住企业有用的人才,防止高级人才流失;激励人才,让平庸成为优秀,让优秀更加优秀。

薪酬主要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表现形式。内在的报酬是尊重、成长与升迁机会、挑战性的工作等;外在的报酬有直接财务性报酬(工资、奖金、红利),间接财务性报酬(保险、福利、退休金),非财务性报酬(舒适的办公环境、带薪休假,弹性的工作时间)等。

二、铁路施工企业的特点以及薪酬管理现状

1.铁路施工企业薪酬管理面对诸多因素,薪酬制度的确定,要考虑如下特点。

(1)施工生产的流动性。铁路施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承包铁路、公路以及其他基建工程。如:铁路、公路路基、隧道、桥梁、线路铺设、新建、改建、扩建、防洪、抢险、救灾等等。在全国范围内,无论是艰险的山区,还是空气稀薄的高原,哪里有工程,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战场;没有固定的厂房、驻地,处处都是施工现场。

(2)施工生产的单样性。是由铁路施工企业的多样性决定的,一个项目部所承担的施工任务是相对单一的。主要表现在每一项建筑工程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建设要求,施工条件千变万化,因地质、气候、水文等条件不同,其生产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3)施工生产的长期性。是由铁路施工企业施工生产周期长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极少有当年施工当年交工的,并且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有一定的保养期、沉降期、环境适应期,如混凝土的操作必须保证一定的保养期,否则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4)施工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建筑施工位置固定,体积庞大,其施工生产一般是在露天进行的,受气候的制约比较突出,如高空、高温、严寒、风雨雪雾和地下作业等,直接承受着自然气候条件变化的制约,给施工生产、机械化作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2.铁路施工企业薪酬管理的现状。

(1)薪酬水平低于其他行业。根据市场调查显示,石油、化工、金融、物流、通信、能源、电力行业薪酬水平高于铁路建筑施工企业。致使企业想用的人才招不来,想留的人才留不住,人才需求配置结构不甚合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2)缺乏全面科学的员工绩效薪酬体系。项目经营者按照生产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实行年薪,针对企业新签合同额、年度产值、利润、上缴款项等指标考核兑现;一般员工投入与贡献大小存在平均主义,少数员工心存不满,优秀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

(3)缺乏科学的薪酬调整体系。现行的薪酬体系连续多年没有调整,每年只是调整个人的工龄工资,致使员工的薪酬水平还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收入水平,而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造成工资水平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水平,不能有效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挫,久而久之将会导致消极怠工,继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4)技术要素参与企业薪酬分配比例偏低。铁路施工企业目前大多数技术参数和指标,都是国际领先水平,很多技术过硬、业务水平高的员工,专心钻研技术,却在企业中得不到重用,技术工资部分薪酬不高,长期激励不足,如得不到改善,将不利于企业长远快速发展。

(5)不注重心理报酬。企业只重视每月给员工发多少工资、奖金,员工的经济收入等物质报酬,而忽视了员工的心理报酬,最终导致企业虽然给了员工较高的工资待遇,但员工的忠诚度、满意度仍然不高,严重的甚至跳槽。员工的心理收入,主要包括工作保障、身份标志,给员工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对突出工作成绩的承认、培训机会,弹性工作时间和优越的办公条件等,是一种内在的报酬。

三、加强铁路施工企业薪酬激励的作用

铁路施工企业要想增强企业活力、求得生存和发展、激励员工高效率工作,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

1.在目前铁路施工企业快速发展现状下,绩效工资、奖金等报酬具有比较强的激励作用。因此在激励内容上,应该详细分析固定收入与浮动收入的比例关系,在固定收入满足员工生活基本需要前提下,加大绩效工资、奖金等激励薪酬的比重;另一方面在重视物质激励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

2.针对铁路施工企业的特点,在薪酬设计管理方面,首先要有针对性,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和相适用的薪酬工资制度,充分发挥收入分配制度的杠杆作用。

3.针对施工企业点多线长、条件艰苦、野外施工等特点,在制定薪酬办法时要注重生产一线、条件艰苦地区,应有所倾斜。通过工资分配、津贴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员工到生产一线、向施工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地区工作,并适度提高福利待遇。

4.薪酬分配应向生产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倾斜,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生产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一些大学生骨干要更加关心爱护他们,从工资待遇上充分给予适度提高,使他们树立为企业长期服务的思想,从而使企业有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企业才能长期稳定更好地发展。

5.企业薪酬管理,要建立适度的调整机制,定期对员工工资给予调整——奖优罚劣。通过调整,员工对企业希望值增加,干劲增加,更加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6.建立检查调整机制,无论实行何种工资分配办法,都必须经常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和整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了解,倾听各方意见。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作适度的调整,及时弥补薪酬设计的不足。

四、探讨施工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

针对铁路施工企业薪酬管理的特点和现状,探讨挖掘职工潜力,提高工作积极性的薪酬模式。

1.建立更为灵活的奖励机制。提取工资总额的一定份额,设立总经理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在各自领域和岗位上成绩显著的员工,为公司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树立标杆,创造模范,激发全体员工争先创优,爱岗敬业、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热情。

2.员工工资与公司业绩挂钩,真正把员工收人与公司效益捆绑在一起,使员工和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在以绩效、能力论高下的正确导向指引下,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成为公司上下一心的浩然正气。

3.工资向业绩优秀者倾斜,特别是将重要骨干、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提高到适当的水平。灵活、有效地发挥薪酬吸引人才、保留人才、激励人才的作用,为保障公司快速、稳健地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4.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要将不同层级员工之间收入适当拉开差距,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让员工看到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这个差距也不能过于悬殊。要重视内在激励。在注重企业为员工提供高工资、高福利和晋升机会的同时,强化基于工作任务本身带给员工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程度、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

5.创造公平的企业环境。建立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薪酬管理体制。公平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招聘时的公平、绩效考评时的公平、报酬系统的公平、晋升机会的公平等等。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影响激励效果。

综上所述,加强施工企业薪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激励员工高效率地工作,维护企业长久持续的发展,是铁路施工企业建立薪酬体系,完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必要的基础条件。要想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必须要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在不断地探讨和摸索中建立和完善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只有这样,铁路施工企业才能激励员工高效率地工作,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企业才能进入良性发展,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维(导师:张再生).企业管理人员薪酬现状需求与对策分析.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0.5

2.张建伟.论企业的薪酬管理与精神激励机制.学术论坛,2002(11)

(作者单位:中铁电化局西铁机械化公司 陕西西安 7106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