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生如何树立良好形象

2013-12-29 00:00:00薛琰
经济师 2013年3期

摘 要:形象是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是当今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首轮效应的作用。文明礼貌的形象在幼教专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幼师生如何树立良好形象?首先,明确幼师生形象构成的三个要素——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公共道德。其次,了解幼师生形象自我塑造的意义,并明晰自己将要履行的责任。

关键词:形象 美德 道德 修养 职责

中图分类号:F6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53-03

形象一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简言之是知觉,即各种感觉的再现。是人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具有首轮效应的作用。从微观上讲,是体现个人形象表现,是自尊自爱的表现;从宏观上讲是一个工作单位形象的标志,文明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体现;从客观上讲,反映新一代公民的精神面貌和服务修养。现在是个讲究形象的时代,幼师生作为一个重要的层级,她们的形象备受关注。一个人的形象绝不仅仅是单纯指他的长相、外表,而是由他的修养以及为人、处世、谈吐等诸多方面来综合体现的。

一、幼师生形象构成的三个要素

一个受欢迎的幼师生,应给人们一个什么样的外观视觉呢?那就是讲究文明礼貌、风度优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当代幼师生最受欢迎的形象。那么,幼师生该如何去塑造自己成为这样的形象呢?首先要了解幼师生形象构成的内涵和外延。任何一个形象都是由内涵和外延所构成的。当代幼师生形象的内涵—道德、学识、健康心理。外延——礼貌、礼节。是翩翩风度和优雅举止,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当代幼师生最受欢迎的形象。在这三个内涵中道德为先,古人云:欲修身,先立其德。道德是形象的第一基石,也是最基本的基石。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给人们提供了具体指标——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公共道德。幼师生如果具备了这样的品德,就一定会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1.家庭美德。作为一个幼师生该如何体现在家里的道德呢?那就是她是否做到了尊老爱幼。也就是说学生回到家后是否会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当父母为她们做好饭后,她们能否说:爸爸、妈妈您辛苦了!当父母给了她们关照的时候,她们能否说声:谢谢!在睡前她们能否向父母道一声:晚安!事无巨细,只要别人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就要道一声:谢谢!

首先,她们的“谢谢”是否给了自己的父母,这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一个指标。如果她们没有讲这样的话,我认为这不是礼仪问题,而是道德水准问题。的确,养育之恩决不是一个“谢”字能讲的了得,但是“谢”字也是必须要表达的一个环节。我们要给予父母的不仅仅是物质回报,他们所希望的更多的是精神的回报,关于这一点,人们也常把它称为“孝”。《论语》中就有关于孔子论孝的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谓之能养,犬马皆能养,不孝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劳其役,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孟子说:“孝之大莫大于尊亲”等。尊亲绝不仅是物质回报,更多的是给予父母精神的回报。道德与礼仪同行,只有以道德作为基础的时候,你的礼仪说出来才会有感人的力量。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同样是礼仪的根基。幼师生在校几年的学习过程,是由学生到社会人的重要的身份转变过程。学生们还没有走向工作岗位,她们在校期间一点一滴的行为举止,都是在给自己未来的职业道德增砖添瓦。她们在校是否遵守校纪、校规,这是她们未来能否走向社会遵守职业道德的前提。就一般意义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确实存在着不在乎小节的问题。认为没有关系,将来到了工作岗位我会做得很好的。然而,岂不知,一个习惯一旦养成,改变是很困难的。在校期间正是学生经历社会化的时期,她们形成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未来走向社会就将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象,立足于人们面前。所以,学校内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培养学生们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环节,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环节。

3.公共道德。公共道德在三德中是衡量一个学生道德水准的最高指标。为什么呢?讲究家庭美德能赢得父母的好感,讲职业道德,在校期间可以不迟到,不早退、见老师问候等,是为了赢得老师的好感、赞许。公共道德在没有人监督、制约的情况下,学生该怎么表现自己呢?这是道德水准的最高体现。当你独处时,怎样来约束自己呢?什么是公共道德?表现在人们的举止上就是:在公共场合的言谈举止不打扰别人,而且能够主动给他人提供方便。职业道德、公共道德同样体现了作为学生的这样一种水准,也就是说:学生平时做的怎么样?良好的形象,需要有良好的举止,学生的气质要与众不同,像当代幼师学生的样子。什么样子呢?当代幼师生的非凡之气——儒雅,儒雅者一定是读万卷书者。若不学无术张嘴就难以脱俗,气质就难以赢人。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儒雅之气来自于学生的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良好幼师生形象的精神风貌来自于她们的健康心理,健康的心理来自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我们要让观念走在心态的前面,心态走在学习的前面,学习走在能力前面。学生若认为自己有某方面的特长、技能自己的形象就丰满了。那么,如果学生没有解决观念、心态问题,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实际运用当中将会大打折扣。所以良好的心态、精神风貌来自于积极地看待世界、看待人生,主动的为他人让利,与他人和谐相处,在这样一个三德基础之上,三观基础之上,幼师生形象构成的三个要素总结起来就是:道德与礼仪同行,学识与风度并存,感情与风貌相通。

二、幼师生形象自我塑造的意义

1.立足社会的需要。歌德说:我们的发展要归功于广大世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从这些联系中去学习那些我们能够学习的对我们有益的那部分,能够吸取对我们有益的那部分。我们的学习是有所指的。人的一生中,要学的东西很多,但我们的时间有限,要学那些能吸取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如,幼师生文明形象的塑造,这个内容,就是学生们既能够吸取又对学生们有用的知识。有很多知识对学生们有用,但是吸取不来,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作为一个个体再学又能学多少呢?幼师生现在的学习,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是要让社会认可的。能否让社会接纳她们,要看学生们是否具备了社会所需要的素质,礼仪就是学生们立足于社会的一个重要素质,因为礼仪是通向四面八方的荐书。如:毕业实习、求职、求职以后到某个单位工作,文明礼仪的形象,都在学生们的前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立足于群体的需要。在任何一个群体里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心理学家贝克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成为某优秀组织的一员,并尽快融入这个组织,而且还希望自己在这个组织中鹤立鸡群。如何在群体里鹤立鸡群呢?如何赢得领导的首肯,下级的拥戴,同事的欣赏呢?良好的文明形象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人们衡量一个人,往往是通过她的形象、举止表达的。怎么样塑造一个人的形象呢?当要塑造自己形象时,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形象,就把自己塑造什么形象!一般意义而言,大家都喜欢那些有人情味的人。什么是人情味?它是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媒介,那么人情味儿是怎么表达给别人的呢?人情味儿是要让人闻到的,怎么让人闻到,请大家借助于礼仪这个途径,来表达人情味儿。

一个有人情味的人,从语言上能表达她对别人有爱心,从行动上表达她的尊重行为,而且诚实守信。时间是衡量一个人可信度的重要指标。所以表达自己的人情味儿,从点滴做起,从微笑做起。还有礼貌、礼节是衡量道德的尺子。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人们都在给你打着分数,人的每一个行为都会作为信息储存到周围人的脑海里。没事的时候这些信息没有什么作用,可当对你进行取舍的时候,在你人生命运关键的时刻,这些信息一定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立足于群体的需要,要想鹤立鸡群,请讲文明礼貌,讲究你的文明形象。

三、幼师生为什么塑造自我形象

1.修养自我身心需要。人们常讲修养、涵养,那么修养、涵养从何而来,这就是从她们的日常学习中来。学习有书本学习,更有行为规范的学习,那么礼貌、礼节,就是修养身心的一种必要途径。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够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仪。这就是礼仪的一种特质,如果是讲究礼节、礼仪,不需要花任何的成本代价,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人的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礼仪能带给人们这样的特质,因为礼仪的平等原则,让她们总能够以平和之心待人,尊重他人之心待人,这样一种心态,在任何场合都能让她们鹤立鸡群,让她们有强大的亲和力。

2.平等心态。越是伟大的人物越要有平等心态,当我们还没有成为伟大人物的时候,要学会平等待人,学会平等的与人交往。有这么一个观点,外圆内方成大器。外圆是灵活,内方是原则。能够做到外圆内方的人是成大器的人。表现这种对他人的一种亲和、平和、谦虚、都是圆的表现。人越有水准越要弯下腰来说话,这就叫素质。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我们要学会弯下腰来说:我是小草!当你有这么一段时间的小草的心态时候,你将来才能成为参天大树;当你成为大树时,依然说自己是小草,就是学会说:我还有不足,还要向他人学习。这种能看到别人优点的人,一定是高层次的人。学会用诚实的眼光看一个人,总会从他人的身上发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于是你就学会赞美,学会欣赏对方,同时找到自己的不足,成长就会永远属于你。人生的成长是有空间,永远有空间。修身是一生的功夫,文明修身是一生的事情,一生的功夫。塑造幼师生良好形象——修内涵,塑形象,努力学习;学礼仪,讲文明,从我做起。

3.明晰责任。作为一个幼师生你的责任是什么?在学校、在未来的工作单位、在公共场合等。如果你明晰了自己的责任,这是提高自身责任感的基础。很多人一辈子之所以无为的原因就是没有明晰自己的责任。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忙碌一辈子,无为一辈子。在家里孝敬父母,能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将美好语言送给父母。在宿舍里积极打扫卫生,为同学做好事、帮助同学,那么在班级里、宿舍里只要没有你大家都感觉少点什么。当你明晰了自己的责任,也就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于是你在单位、班里也一定是好同志、好同学。

4.履行责任。履行责任是什么?就是在家里怎么做,在外同样怎么做,你认真履行了责任,你就是有魅力的人。幼师生今天缺的是什么?处世融群的能力。处世融群有两个概念,一是人际关系是否摆得平,二是怎样让别人喜欢你。在生活中我们仅人际关系摆平是不够的,还要让别人喜欢你,如何让人喜欢你,就是履行责任。能履行责任就是一个有魅力的人。今天在校履行学习责任,在未来的岗位上要履行岗位职责,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就会有所作为,培养自己的内涵就能提高你的责任感。作为当代学生,承载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如果我们把责任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有什么理由不去塑造这个承担重任的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呢?

自古到今世界上顿悟人生的千千面面,知识对人一生的积累层面是非常重要的。人们一生要学很多东西,那些留在人们身上变为人们自己的东西的那一部分,就是素质。学礼仪、讲文明同样需要高素质、高修养。卡耐基有一句话:船翻了,不要管船,要先学会游泳。作为一个个体,没有能力把全校的文明建立起来,救不了船;要先学会游泳,先把自己治理好,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相信文明之风将会因为每一位学生的传播,传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那么最终文明学子的形象就塑造起来了。我们走向社会,应该把文明之风吹响社会。那么我们承载的责任就实现了!幼师生的形象就塑造起来了。

参考文献:

1.冯宝琴,张运玲主编.礼仪规范教程—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2.金正昆礼仪讲座.

(作者单位:洛阳幼儿师范学校 河南洛阳 471002)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