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问题与中日关系

2013-12-29 00:00:00樊畅
时代报告 2013年11期

钓鱼岛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安倍政府上台后,钓鱼岛问题一再升温,错综复杂的中日关系今后将如何发展,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大问题。

一、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

钓鱼岛问题不仅关系到中日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且牵涉到两国的国民情绪、民族感情,因此,钓鱼岛问题不仅具有超出一般领土主权争议的内涵和意义,而且对整个中日关系都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中日两国都高度关注钓鱼岛主权归属及其对国家利益带来的巨大影响。日本在历史上就是热衷于岛屿扩张的国家,今天依然在走以岛屿为依托的海洋扩张道路,极力将钓鱼岛据为己有。中国在历史上长期遭受海上侵略,至今海洋权益还受到严重侵犯,对中国来说,维护钓鱼岛的主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钓鱼岛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钓鱼岛海域不仅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这里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鱼类年可捕量在 15万吨以上。钓鱼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长期以来,日本将钓鱼岛作为控制台湾和实施南下扩张战略的前进基地,控制钓鱼岛还可以使日本的防御范围自琉球群岛向西推进300公里,大大扩展其防御纵深。对中国来说,钓鱼岛是重要的海防前哨,是防御外敌入侵台湾的重要屏障,也是我国进出太平洋的海上门户,对维护中国海上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钓鱼岛问题还与两国国民情绪、民族感情有密切关联。当前日本国内民族主义上升,钓鱼岛问题容易被一些人用来制造对中国的不满情绪,甚至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海洋扩张论”。对中国来说,钓鱼岛问题是日本侵略、掠夺中国的产物,它与中日关系的历史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折射了中日历史上的不平等关系。如果日本继续制造事端,必然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钓鱼岛行政权交给日本起,海内外华人就掀起了保钓运动。可见,钓鱼岛问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个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成为中日关系的一个很大的负面因素,从而长期困扰中日关系。

二、围绕钓鱼岛问题的较量已上升到战略层面

中日关系在21世纪之初,曾由于首相小泉公开参拜靖国神社而进入冷冻期。随着小泉时代的终结,中日双方一度共同努力,关系迅速回暖,并在鸠山成为首相后达到高潮。然而最终由于鸠山的下台、钓鱼岛事件的爆发,双方关系又回到原点。我们知道,钓鱼岛事件并非一个简单的事件,而是中日的一次博弈,甚至是中国对日美的博弈。可以说,中日关系是一直笼罩在美国阴影之下的,中美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日关系的走向。随着近些年中国的迅速崛起,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开始产生“中国威胁论”,而要“脱美入亚”的鸠山就此成为美国修理的对象,美国重新加紧对日本的控制。钓鱼岛是美国人一开始就在中日关系间埋下的一颗不定时炸弹,美国希望通过钓鱼岛进一步控制日本,也让日本对中国进行牵制。这一点注定了中日关系想要彻底和解是不可能的。而这也使得中国明白,即使对日再友善,也由于其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照样无法达到中日友好的目的。

同时,日本政局在最近几年里一直处于乱局之中,首相频换,政党纷争不断,造成中日双方关系发展的极大不确定性,这也注定了中日双方关系不可能持续稳定地友好发展。特别是日本右翼在近几年抬头,做出一系列篡改历史,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钓鱼岛问题属于主权问题,这无疑是十分敏感的问题,无论如何中国政府也不可能在主权问题上让步。对中国来说,捍卫钓鱼岛主权同样牵涉到对过往中国和亚洲历史的判断,是“二战”问题乃至近代中日角逐在当代的一个延伸,它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在于领土和海洋权利,还意味着对近代耻辱被殖民史的一个洗涤。从日本的战略传统、民族性格等因素来看,未来中日关系改善的必要条件是:一是中国成为比日本更为强大的国家;二是中国能在东亚发挥更大作用;三是中国能够与美国在竞争中达成谅解。而这将是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作为一个正在经历文明复兴、但其前进道路上仍充满荆棘的国家,中国在处理与东亚强大近邻的关系时,应格外慎重。从更广一些的视角来看,伴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以大国身份参与国际政治,在亚太区域,中国不仅与日本实际上也与美国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更多战略磨擦。钓鱼岛问题同样是这种国际博弈的有机构成,它并不简单地只是中日关系。1972年美国将冲绳岛交还日本时,不顾中国反对顺手将钓鱼岛一同打包,为中日交恶埋下由头。实际上应该认为这是美国自身战略传统在东亚地缘政治中的一种特意安排,使东亚世界两个最可能对美国形成战略挑战的国家,为钓鱼岛问题陷入彼此间争斗,美国则可从中坐收渔利。

三、立足中日关系大局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

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的两个经济大国,他们的关系对今后的国际和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日本迟早要成为政治大国,这与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同样是不叫避免的趋势。中日两国在告别了“一强一弱”的时代后必须适应相互容忍和接受对方。要是彼此把对方看做是威胁自己的对手,试图联合其他力量牵制对方,那就势必会导致危险的对抗,从而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如果认为对方是与自己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伙伴,就有可能构筑起新型的双边关系的格局,进而为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为此,在处理中日关系过程中双方都要从最大处着眼,最从小处入手。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要从中国复兴的大战略着眼,不囿于眼前利益的得失,更不能囿于情绪的影响,要从发展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着手。中国的长期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中日关系作为基础,所以中国在处理两国关系时要以合作为主。中日两国间有利益和认识的分歧点,但同时也会有利益和认识的契合点。所以我们要通过扩大合作的广度、加深合作的深度来解决中日之间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维护自身的尊严和利益。近几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右翼的不断挑衅。日本一些领导人表面说着友好合作的甜言蜜语,实质不断向中国发难。中国历来都是走和平外交的道路,所以不断地做出些适当的让步避免中日外交关系的扩大和激烈,可惜日本一再地咄咄逼人,因此中国有必要适时适度地展现强硬一面。

就钓鱼岛问题影响之下的中日外交关系而言,其走向当为两个方面:一是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这样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日本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中日外交关系的和平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维护,才能最终互赢互利。因此,中国必须坚持钓鱼岛是中国大陆不可分割的领土,领土不可割让,主权不可退让。而日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承认钓鱼岛的主权和领土的归属,只有日本正视这个问题,才能用平稳的心态面对中国作出合理的外交政策。同时,中国也应该加快发展的脚步,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另一个就是由钓鱼岛问题争端激化使中日关系走向激烈和极端化,这种结果对两国都是不利的。近年来,在日本右翼分子影响下,中日外交关系磨擦不断。特别是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歪曲和扭曲历史,导致中日外交关系愈来愈脆弱。中国一再地忍让,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软弱和无能,只是不想将事态扩大化,但是忍耐是有限的,如果日本仍然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依然咄咄逼人,那么中国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对日本无理的行为作出回应。这是一直走和平外交线路的中国最不想看到的状况,同时,如果发生这样的现象,对中日都是弊大于利的。

时至今日,钓鱼岛争端己经成为影响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处理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政府始终着眼于大局,一贯主张“和平协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主张倘若也能得到日方的真正响应,必将有利于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作者单位:驻马店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