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进中职体育教育教学的研究

2013-12-29 00:00:00黄巧莉
考试周刊 2013年41期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形势下,企业越来越重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中职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在有效推进当中。学校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育教学活动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开展。由于中职体育专业的自身特点,如何将其落实,很多中职学校研究得还不够,并没有形成以“健康第一”为主线的素质教育模式。有些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依然沿袭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位置低下,改革非常缓慢,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难免在教学上出现许多弊端,体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未能落实。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和中职学生的现状,提出推进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选择,这对增强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效果大有益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漳州市区五所中职学校的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访问调查法。

了解学校的运动场地设施及器材,采用个别和集体交谈的形式,对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针对了解的情况和访谈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整理。

1.2.2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材料和理论书籍,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结果。

2.1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

2.1.1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设备落后。

很多学校一味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体育教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更好地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把资金大部分投入到专业设施的配备上。体育课程对于场地和设施的要求是这门课程顺利开设的基础。然而,学校对体育场地和设施的投入少,导致很多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不足,遇到大热天或下雨天就没办法上室外课;有些学校场地设置不合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在田径场中间设置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有些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缺乏维护管理,体育器材配置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常运动需要。

2.1.2体育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教学理念守旧。

职业中专的体育教学缺乏评价机制,教好教坏一个样,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导致体育教师在思想认识上缺乏创新意识,上课随意性强,教法和安排学生学法上较保守,以防止学生运动伤害事故为主,以致学生练习的主动性不高,上课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兴趣没能够有效激发出来,整个课堂教学显得机械、呆板;教学器材和设备的选择比较老化,没能应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参加体育课堂学习和锻炼身体的要求;缺少与其他学校的体育教师相互交流的机会,获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途径少,不能及时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因此,提高体育教师地位,为体育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2.2中职学校学生现状。

2.2.1中职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为16至17、18岁,他们正值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处于青年初期,青春期特点显著,是人生最美好、最复杂、最多变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身体形态发生变化,而且心理也有变化,他们的意识水平大大提高,更多地寻找自己的个性特征;他们大部分在九年义务阶段经历学业上的反复失败,不受到重视,自卑感较强;他们自信心不足,内心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和认可,但表面上却表现出躲避或者不屑一顾,故意装出对别人的注意漠不关心的样子,因为他们害怕别人对他的注意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

2.2.2中职学校学生的总体生源情况。

没有地域限制,没有分数限制,只需应届或往届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具有共同的生源特点:他们大多来自普通家庭,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只能够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一味迎合他们的要求,却不懂得怎样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刚到学校读书都想着要学好各种技术,但他们存在入学成绩较差、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却又有强烈的逆反心理等特点,所以在学习掌握一门技术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不能有效解决,他们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越来越遥远,一部分学生开始慢慢放弃学业,为了能够满足父母亲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在学校里混日子,得过且过。

2.2.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能力差,缺乏意志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属同一层次,但中职学校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与普通高中学生存在明显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中职学生拼搏精神差,情绪自控能力弱,对班集体活动缺乏热情与动力,社会情感表现冷漠。如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游戏比赛,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缺乏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明显表现出随意性心理,不会把输赢看得很重。

3.结论与对策

依据新课标精神,改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使学生、教师、学校能得到同步良好发展是刻不容缓的明智举措。

3.1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育设施,加强管理。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生活力,体育课堂教学充满了时代气息,只有加大对体育教学事业的投入,建设合理的体育场地,配备充足的体育教学器材,加强场地和器材的管理等,才能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3.2.1加强培训和开展教学技能比赛。

相关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通过培训可以更新教师的体育教育观念,获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促使教师主动研究各种教育教学方法,精心准备比赛的材料,加强体育教学业务的研究,同时通过评委专家的点评,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出不足和差距,在交流与实践中不断得到磨炼,通过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高水平、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壮大成长。

3.2.2学校重视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领导要重视中职体育教育,认识到体育教育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性,不仅要增加体育科研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完善考核制度,合理安排体育课,还要重视校本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载体,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学习与领悟《基础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新旧有的观念,改进教学模式,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新教育观,同时,积极参加本校和兄弟学校间的教研,通过听评课加强交流与反思,结合教学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学的生命,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不仅能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为理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其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设计富于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最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依据人的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选择教学方法。

3.4加强中职体育健康教育。

根据职校学生的生源情况和身心Q84IHdLGVJczDWEZ7eP2VI6AGWpootmHUfI7A0cyjNw=特点,中职学校更应该重视体育健康教育,这将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健康状况和劳动者素质的锻炼。新课标的精神指出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三维观”,如何有效地改善中职学生的现状,这将是体育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体育教师要科学准确地分析研究学生的特点,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的专题教学,教会学生运用体育锻炼的方法释放青春的情怀,解决青春期的困惑,培养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要不断向学生灌输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他们尝试多种形式的运动,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教师要不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体育运动场上的竞争与协作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转变经济模式的新形势下,劳动者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心理调节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拼搏精神,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这样的意识和观念。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引起重视,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学生生存与发展为目的,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