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初中美术课水彩画部分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水彩画的方法步骤和基本技法。在教学中,作者首先通过范画、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方法:干画法。在整个水彩画教学过程中,应重点传授干湿并用法,以求收效快、效果好。
关键词: 初中美术水彩教学 干画法 干湿并用法
水彩画形成于英国,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水彩画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美术课水彩画部分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水彩画的方法步骤和基本技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范画、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方法:干画法。第一次涂色干了后再涂第二遍色,这样重叠着色即为干画法。此法不流、不混,可以从容作画;缺点是表现力差一些。湿画法头次上色未干就接涂第二遍颜色,反复接涂下去即成。在整个水彩画教学过程中,应重点传授干湿并用法,以求收效快、效果好。
一、结合学生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当代中学生思维敏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事物有探索精神。为此,我在教学中增加了现代作品的比重和授课时数,并进行了对比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并不是原模原样地照搬物体色彩,即令把色彩归入绘画者的纯技巧,也不是一成不变地给物体“照相”,这里所说的“感受”、“想象”及“剔除”已经加入了绘画者的主观因素。既然是造就艺术品,首要的是绘画者的主观功能。可以说客观世界是冷漠的,只有通过绘画者的主观创造才可以注入温热。一盘苹果和画上的一盘苹果,同时放进展厅,真实的苹果也许可以刺激看者的肚腹,而画上的苹果却能够引发观看者的轰然,引发观看者流下的不仅仅是口水,画幅上色彩的跳跃、结构的虚实,甚至可以让人呼喝呐喊,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二、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一节课,从一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精心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比如上《水彩风景画——桂林山水》一课,先问学生是否游览过漓江?游览漓江有什么感受?然后放《桂林山水》的风光录像片,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使他们知道,原来自己就生活在这人间仙境里。再问:作为桂林人,难道你不想把自己的家乡美景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样不但8ysfSaVY9FSc4VGf/tXzFQEBFoA3fwz+bqiSpIP7LmY=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强化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一堂完美的课,不仅开始要引人入胜,而且结尾要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发学生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欲望。最后我这样结课:“今天我们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画了一幅水彩风景画——美丽的桂林山水。星期天,你可以背上画夹去写生,去把桂林这人间仙境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回来对你的亲朋好友说:桂林真的很美,桂林是我们的家乡,爱护要靠大家,桂林的山美,水美,人应该更美。”这样结课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三、水彩风景写生的画法
水彩风景写生是色彩写生的重要课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也是进一步掌握水彩画技法的极好机会。这部分教学中,构图、起稿、刷水同静物画法一样,但风景画作画顺序的特殊性是由上往下、从远至近、从左向右地进行。在写生之前应指导学生先临摹几张范画,这有助于学生领悟概括自然的三个层次(远、中、近),并熟悉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画法。写生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以指导。
1.写生开始要先画天空,力争一气呵成,这样整体基调和气氛便已确定,其他景物的色彩应向基调靠近,以促成色彩协调之美。
2.待天空色未干时迅速画出远山或远树,使之与天际相接的部分自然晕合。这样既可使远处朦胧、深沉,又符合近实远虚的规律。
3.从左到右,每画一个物体前再刷一次水,以防户外气候干燥,湿画法难以进行。
4.主体部分应重点刻画,以使画面具有凝聚力,从构图的位置、色彩明快的程度、形体刻画的入微等方面增强其感染力。
5.局部画法有利于水分的发挥,湿画法得以充分利用,但副作用是易“碎”,使整体画面受到影响,故需要从层次和色彩关系上进行调整。
四、运用电化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之中,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上《水彩风景画——桂林山水》一课时,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同步演示法,即老师边讲边辅导,此法直观性很强,很适合水彩画的教学。但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各不相同,老师“断断续续”地示范、讲解、辅导,画得快的学生想“开快车”,而画得慢的学生又因跟不上而显得手忙脚乱。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把这幅画的作画过程拍录好,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及解说,在进行同步演示前先放录像给学生看,让学生先看这幅画的作画全过程,使学生耳目一新。这样,画得既好又快的学生就可胸有成竹地作画,心里没底的学生也可跟着老师的示范慢慢操作。从而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又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美术教师要把绘画技法和审美意识及情感同时注入学生的心灵。美术教学可能局限于课堂,但美的教育不止于课堂,随时随地地言传身教都可以成为美学教育的大课堂。用美学培育或者抚育成长的一代新人,他们将来不一定会当画家,然而他们的情操,他们的眼界,他们终生的身体力行,都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