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

2013-12-29 00:00:00张月
考试周刊 2013年48期

摘要: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全球化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否将国外资源恰当地运用到我国高等教育中是问题的关键。本文从组建一流的师资团队、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尝试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几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资源 教学理念 培养模式

在信息技术全球化、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需要走出中国,亟待与世界接轨。从国外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指出,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和项目[1],并对中外合作办学作出了总体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人的价值观和社会的教育需求及各种利益群体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诉求呈多样化的趋势,对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路径也有不同看法。对于这方面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在本科实践教学中的尝试两方面加以阐述。

1.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特点分析

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指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水平和办学特色,具有一定领先优势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方式、教育管理制度、师资队伍、管理团队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一是为了提高国内学校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国;二是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如果不符合这两个基本需要,那么即使它是世界先进的,也不是“优质”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关键是消化吸收、利用创新,最终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2]

1.1组建高水平的师资指导团队

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一般表现为有特色或已有办学成功经验的学科和专业。“优质”不仅指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还可以是国外院校的特色专业与优质课程,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高水平师资。其核心要素和决定性因素是师资的数量和水平;优质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上,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改革,也主要依靠教师来完成。因此,教师团队对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师资在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更需要放眼全球,具备国际视野,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西方发达国家经常把教师轮流派到国外从事教学和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他们的教学阅历,提高科研能力。教师在国外学习的过程中,可通过与国外教师的交流,充分考虑双方教育资源的可匹配性,便于日后结合国情,对引进的教育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提高教师素质是一项长期任务,可通过教师培训的国际合作将其持续向前推进。

1.2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

国内的高等教育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按照教师的想法将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所收到的成效并不大,有时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丧失创造性。而国外高校不同于国内的教学方式,其办学理念已经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即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编排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等。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既能给本校的教学方式带来一些改进,又能使大学生在新的教学方式下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1.3尝试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教学模式的学习,这样可以带动我院管理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加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性与创新性的培养,而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的优质资源可以打破这种固有模式。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3]目前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且各模式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兼容性,在实际情况下往往可以将几种模式综合运用。另外,高校还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适当地采用国外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以实现教育教学环节的良性循环。

2.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践尝试

作为一名高校专业教师,本人尝试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实验平台等纳入到本科教学中。我所教授的课程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相关学科,而对于这些学科国外高校有着更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更丰富的办学经验,其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在过去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适时安排一定的学时进行双语教学,并推荐有余力的同学多阅读本专业的原版教材。按照学生的学习进度,让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自己这段时间看外文原版教材的收获,同时鼓励学生将遇到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地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目前网络上有很多国外优质课程,我从中有选择地介绍给学生观看,收到的成效比较显著,学生常常会为国外教师生动的教学方式所深深吸引。

另外,基于本学科的特点,需要学生具有实验动手能力,因此急需改善学校原有落后的实验条件。在学校及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现在搭建的GIS基础实验室已初具规模,学生可利用该平台操作国外相关专业软件,来完成实验课的上机内容,同时有些感兴趣的同学还借助此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如本学期有六位同学成功申请了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现正准备筹划申请吉林省的创新基金。学生可以去学校在长白山设立的实习基地,利用长白山丰富的地理资源进行实践活动。另外,学院为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提供咨询、培训和评估服务等,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科技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争取机会的意识与积极性极大增强。总之,同学们借助此实验平台不仅完成了基础的实验内容,而且依照学生的兴趣逐步开展了一些实验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引进和吸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应用在本专业的教学与实验中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大多学生看外文教材有些吃力,实验平台的条件还需完善等问题。可见,国外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还有待进行进一步的本土化调整,需要日后加以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运用[J].江苏高教,2012(10):34-38.

[2]周济.就解读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答记者问[EB/OL].(2004-02-04)[2012-03-05].http://www.hebei.com.cn.

[3]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