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日语翻译能力培养之思考

2013-12-29 00:00:00王娟
考试周刊 2013年48期

摘要: 高职学生翻译能力是指以实现会话交流为目的,运用多种能力、技巧和策略进行语言转换的能力。这一能力包括双语驾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文化辨析能力、信息搜索能力和实际转换能力等六项能力。本文对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日语翻译能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翻译能力 构成要素

高职教育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更注重和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高职日语教学的重点。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与翻译的经验进行思考,对高职学生的日语翻译能力进行分析。

一、翻译能力的定位

1.中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定义

对于翻译能力这一概念,中外学者相关的定义和理论内涵比较纷杂。我国翻译界围绕这些问题,各位学者也都发表了见仁见智的论述。虽然中外学者各有侧重,分别从多个角度对翻译能力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但很少有针对高职教学这一层面进行剖析的。因此这些理论和论述对于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的定位及高职翻译教学实践的指导相对缺乏针对性。

2.培养高职校学生日语翻译能力的目标定位及内涵

首先,从高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性质来看,高职校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中小企业的基层岗位。翻译只是跟单员、外销员等与外语有关的岗位的一种工作工具。其次,从高职日语的使用范围来看,翻译的内容主要涉及商务信函、商务文件、业务谈判等实用性文体的翻译,目的是传递商务信息,以此确保商务沟通的准确和高效。其次,从高职翻译的要求来看,应以实现商务活动与交流为目的。最后,从高职校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来看,由于语言基础较弱的现状,高职校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应定位为:以实现交流为目的,对贴近生活及商务活动的实用性文体运用多种能力、技巧和策略进行语言转换的能力。

二、高职校学生日语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

每个翻译任务的完成都是翻译人员多种能力综合运用的结果。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翻译教学中收集的案例和实际运用的翻译教学模式,将高职学生翻译能力分解为若干相对具体的能力,并作分析。

1.日汉双语的驾驭能力

翻译作为连接源语与目的语的一座桥梁,翻译人员须分别具有对这日汉两种语言深层理解和熟练运用的能力。然而高职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常常因日汉双语基础较弱而出现误译或错译。日语运用能力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词性的判断,对语态、语气、句式结构的理解等方面。另外,高职校学生对母语中文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高职校翻译教学中必须加强日汉双语语言基础训练,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或写作训练,复习基础语法知识等,增强学生对两种语言的文本和语用的认识。

2.日语逻辑思维能力

日语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只有良好的双语驾驭能力还不够,日语意识和思维活动才是翻译过程的实质。在高职校翻译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全局、语篇观,通过语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篇翻译是将语篇作为一个完整的翻译单位,在进行单句处理时,要根据语篇这一大语境来考虑词义的选择是否得当、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衔接等。

3.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随着国际商务交往的日益频繁,对商务方面的实用性文书的翻译需求也越来越大。商务文书的语句大多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词汇,或普通词汇在商务语境中具有专业含义。例如「スイッチ貿易」一词,スイッチ是指开关按钮,而貿易是指买卖交易,学生很容易翻译成开关或按钮买卖交易。其实这一词真正的意思是商务活动中的转口贸易或转手贸易而不是开关或按钮买卖。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专业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其专业知识构架,在翻译中除了真实再现原文所传递的所有内容之外,还要再现原文的专业特点。

4.中日文化辨析的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对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引入文化概念,注重中日两种文化差异的比较,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对于两国文化辨析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和掌握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中所蕴含的不同意义。

5.日汉翻译信息的搜索能力

现今社会网络资源的应用对日语翻译的操作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变。首先,网络资源的快捷性符合现代社会对翻译任务要求的高效性;其次,翻译人员可通过网络信息资源了解两方背景知识、从而大大增强翻译的准确性。我在教学中,将授课地点由教室换成了网络机房。在进行翻译实践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搜索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翻译的速度,而且可以增强其翻译的准确性。

6.实际日汉语言的转换的能力

实际日汉语言转换能力是高职校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对日汉双语的驾驭能力、日语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两国文化辨析能力和日文信息搜索能力这五项基本能力的综合运用,它是翻译能力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这种实际双语转换能力要求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各种个性化的手段和方法,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综合运用自身所具备的各项基本知识和技能,完成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

三、总结归纳

日汉双语驾驭能力是进行翻译的必备条件,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翻译的重心,商务知识运用能力体现了高职翻译的特点,跨文化辨析能力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信息搜索能力是对翻译能力的拓展,而实际转换能力则是综合运用以上各能力完成最终的翻译任务。因此,我认为将高职学生的翻译能力分解到具体的范围,对于高职学生的翻译教学而言,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朱玉彬.以教学为取向的翻译能力探讨[J].外语研究,2008(3):71-76.

[2]曾昭涛.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上海翻译,2009(1):49-52.

[3]苗菊.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