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英语中的隐性文化信息

2013-12-29 00:00:00惠景露
考试周刊 2013年48期

摘要: 英语隐性文化信息的输入和解读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难点。这些隐性文化信息以词、短语、句子的形式隐藏在相关语境中,给二语习得者的英语学习造成障碍。本文分类阐述这些隐性信息的形态,并提出在大学课堂教学中解读和输入这些隐性文化信息所需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隐性文化信息 分类 问题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的文化信息输入是重点也是难点。英语的文化信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英语中常见的历史、政治、地理、人文常识的输入,本文将之称为显性文化信息输入。这类文化输入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学生按照要求识记即可。另一类为隐性文化输入,这类文化信息更隐蔽晦涩,很多时候会对二语习得者真正破译它们造成很大的障碍,但这类信息也更能够体现英语文化的真正内涵。本文着重讨论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隐性文化信息的输入。

一、隐性文化信息的分类

1.词

在英语单词的学习过程中,二语习得者往往容易机械地背诵其相应的中文释义,在词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着生搬硬套的问题,很多时候把单词的内涵忽略掉了。英语中虽然有些词拥有相同或相似的中文释义,却暗含不同的感情色彩,适用于特定的场合和语境。而这些内涵与这个词的词源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

英语中很多政治类词汇就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idealism在英语中有理想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释义。materialism有唯物主义及物质主义两个释义。而在汉语中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词,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极深,往往idealism带有贬义色彩,而materialism带有褒义色彩。而事实上,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显著差异,以及所持哲学观点的不同,这两个词本身在西方文化中所含的感情色彩与中国二语习得者所受的文化熏陶相去甚远。

英语中表示动物的很多词汇也隐藏着文化内涵。比如:swan(天鹅)在英语中可以喻指才华横溢的诗人。这源于一则希腊传说:在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Apollo)是太阳神、光明之神,由于他多才多艺,又是诗歌与音乐之神,后世奉他为文艺的保护神。天鹅是阿波罗的神鸟,故常用来比喻文艺。传说天鹅平素不唱歌,而在它死前,必引颈长鸣,高歌一曲,其歌声哀婉动听,感人肺腑。这是它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次唱歌。因此,西方各国用这个典故比喻某诗人、作家、作曲家临终前的一部杰作,或者是某个演员、歌唱家的最后一次表演。还有我们熟悉的单词:dragon(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把自己称之为“龙的传人”。在中国古代,只有帝王才可以被称之为“真龙天子”。因此,在中国,龙被视为尊贵、吉祥、成功的象征。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督教艺术中,龙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一般用来形容穷凶恶煞之辈。在英语中称一位女性为dragon,意义和“龙女”相去甚远,却和中文中的“母老虎”、“母夜叉”意思相近。

有一些表示食物水果的词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说:柠檬(lemon),柠檬是一种非常酸的水果,在美语中,它的意思就成了“质量很差、不起作用的东西”。美国人常把一辆不断出现问题的汽车或者其他不理想的东西称为lemon。

在英语中一些看似寻常的人名背后往往蕴藏着鲜明的文化内涵。比如说Jack是英美国家最常见的男性人名之一,因此在很多语境中出现的Jack,未必特指某个人,而可能泛指某个人。比如英语谚语:“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此谚语的中文释义并不是字面意思“只工作不玩耍,使得杰克会变傻”,而是“而是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小孩也变傻。”在这里Jack就泛指某一类孩子。Helen是另外一个常见的例子。这个女性名字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倾国倾城的尤物”,另一层却是“非贞洁烈妇”。原因就是Helen一词和世界著名的古希腊史诗《伊里亚特》中的一个动人故事息息相关。Helen是绵延10年死伤无数的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因此,Helen常被后人喻为红颜祸水。

2.短语

英语中有许多来源于生活并蕴含文化信息的短语。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在捕鱼、航海等方面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人民世代生活在与海洋息息相关的环境中,因此英语中有很多习语用海洋、海水、游泳、船只等进行表述。

比如:at sea:用来表示一个人的茫然不知所措。in deep water:用来表示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on the rocks:字面意思是指在岩石上,其实是由航海时船只搁浅在岩石演变而来,因此用来表示遇到障碍、遇到危机。

英语中还有许多来源于宗教并蕴含文化信息的短语。at the eleventh hour的含义并非是在第十一个小时,而是在最后时刻、紧急关头。这个短语出自圣经的《马太福音》,有个阔人想雇几个人到他的园子里去干活,他从早上五点就开始雇人,雇到最后一个人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干完活后付工钱,结果早晨开始干活和晚上十一点开始干活的人都得到了一枚银币。从此at the eleventh hour就有了挽回局面的关键时刻的含义,和中国的“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极为相似。再比如:a lion in the path是许多人所熟悉的,可译为“拦路虎”(尤指臆想的危难)。此短语出自《圣经》中的《旧约·箴言》第26章:“The slothful man said,‘There is a lion in the way.A lion is in the street.’”因此,英文中的“拦路虎”不再写作“拦路虎”,而是“拦路狮”。

来源于神话和寓言的短语更是不胜枚举。像Greek Gift字面意思是“希腊人的礼物”,而事实上是指阴谋害人的礼物。和汉语中的“黄鼠狼拜年,不安好心”极为类似。(出自《荷马史诗》)与此类似的还有win laurels(获得荣誉,赢得声望),under the rose(秘密地,私下地),Adam’s apple(喉结),an apple of discord(祸根),等等。

还有一部分隐含文化信息的短语源于英文名著。比如说:screw one’s courage字面意思是鼓起勇气;其引申含义是壮起胆子。此短语出自于莎士比亚的名著《麦克白》。Friday的引申含义为忠仆、得力助手。此短语出自于《鲁滨孙漂流记》,在该小说中对主人公鲁滨孙不离不弃的仆人叫做“Friday”。

3.句子

英语中同样有很多隐含文化信息的句子,需要了解其文化内涵才可以准确运用。典型的一个是谚语:“Time wounds all heels.”这句谚语的字面意思是:“时间会伤害所有的脚后跟”,乍一看毫无逻辑可言。而事实上这里的“heels”出自于《荷马史诗》中的典故:“achilles’ heel”。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的英语,他的脚踝是他唯一的弱点,同时也是致命的弱点。了解到这一内涵,才能准确解读上述谚语的真正含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类似的例子还有:“Speak(Talk)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is sure to) appear.”,“Too many chiefs and not enough Indians.”“Someone turns the table.”“Someone is wearing two hats.”等等。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文化信息输入问题

英语与中文隶属不同语系,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如何把握这些文化信息,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英语文化输入上,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虽然近些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学英语课堂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逐渐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向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大学英语教师不再是英语课堂的核心,也在学生的英语习得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把关作用。在文化信息的掌握方面,学生和教师的信息量是不对称的。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要求教师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忽略相关文化信息

英语中的很多文化信息具有隐蔽性、约定俗成性等特点, 为正确定位并解读这些信息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细心审慎,结合相关语境,对于从字面及字里行间难以判断的信息,要多方查证,追根溯源,避免忽略这些文化信息造成语言误用。

2.避免误读相关文化信息

英语中的文化信息不仅容易忽略,更容易误读。能在字里行间将隐藏的文化信息找出来是第一步,如何解读是关键。比如说很多有文化内涵的词、短语、句子等隐含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或有适用的语境和场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并能清晰准确地传递给学生。

3.避免文化信息僵化输入

僵化输入也是英语文化信息输入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即使文化信息存在着约定俗成性、内涵固定性等特征,很多时候解读它们也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语境和场合进行灵活运用。而不能单纯地靠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掌握这些文化信息。

因此,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细节,关注其相关的文化信息,避免滥用,贻笑大方。

参考文献:

[1]Nida E A.Meaning Across Cultures[M].New York:Otbi’s Books,1981:14.

[2]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张义君.跨文化交际中的话语障碍与文化预设[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项目简介:本文是2013年南阳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从教学语用角度解析英语谚语变体”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