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业服务外包发展浅论

2013-12-29 00:00:00江翠平
编辑之友 2013年2期

摘要:

2 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出版业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特别是出版业离岸外包不断扩大,内容逐渐深化,出版业服务外包全球格局初步形成。中国出版业服务外包也有一定发展,但整体服务外包市场有待培育,特别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的努力有待加强。中国要学习借鉴出版业服务外包先进经验,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对出版业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扶持,完善出版业服务外包的国际法律环境和监管制度,推动出版业服务外包更快发展。

关键词:

出版业 服务外包 离岸外包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现代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单个企业拥有有限的资源,仅靠自己内部的资源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为获取更多的资源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部分企业开始以外包的形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服务外包,即企业将内部资源转向外部市场购买的一种形式,企业自身专注于企业核心资源的发展,将一些服务程序转为外部市场购买,现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协作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服务外包可让企业更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从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出版业市场产业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商业属性的凸显,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塑造强大的媒体品牌,从而为出版产业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已成为业内人士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尝试分析服务外包在出版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根据我国出版产业的现状和特点,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出版产业的服务外包策略。

一、全球化背景下出版业服务外包的新趋势

按照业务内容划分,服务外包主要分为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两部分。出版业服务外包属信息技术外包的一种,由于涉及更多软件开发、动漫内容制作等知识含量较高的相关环节,可通过设计研发等效应,创造出更多的无形资产,更能体现出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出版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型企业组织,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无形的智力知识产品,其具有知识含量高、极易与高科技结合的特点,对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出版业的服务外包发展,符合我国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需求。出版业服务外包,就是指出版社将出版业务流程的一些环节交由出版社以外的其他部门来协助完成,这种模式在国外出版业中早已开始运作。从世界范围来看,出版业服务外包也有离岸服务外包和在岸服务外包两种形式,具体来讲,呈现出以下趋势:

1. 出版业服务外包规模持续增长

以内容创新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出版业服务外包,正以空前速度实现跨国界转移,出版业服务外包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其发展正进入高速成长期。如越来越多的作家在没有传统出版业的帮助下,通过亚马逊的Kindle平台,获得了高额利润。如传统报业和电视台一样,网络正通过其日益加强的影响力,积聚了越来越多的媒体资源。出版业如同其他信息产业一样,正以空前的速度实现跨国界转移。由于经济衰退,人们逐渐意识到图书的价值,出版社的业务量增速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出版集团在亚洲和东欧国家开展业务,由于人力成本的因素,在亚洲的出版外包业务也逐渐增多。

2. 出版业服务外包的内容逐渐深化

最初的出版业外包服务,起步于出版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外包,主要涉及除选题策划之外的各环节。近年来,外包的编辑工作室承担版权、组稿、图书宣传,甚至经销等环节,一些专精特定业务的外包商很受市场欢迎。各国大型出版集团日益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键的业务,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专长,而将出版社中的非核心业务如排版、印制、装帧设计等环节外包。如越来越多的视频拍摄者通过拍客创建了个人新闻电视台,越来越多的作者通过自出版书籍在网络上销售。在信息不再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新的出版商已没有了传统出版行业的控制力。实行编辑业务外包,是出版商考虑如何给自己增值的必然选择。

3. 出版业服务外包趋势日益明朗

新的形势下,一个作者并不一定需要一个出版商来使其作品接触到作者,作者可通过网络平台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点。由于人力成本的问题,大的国际出版集团将自己的大部分业务委托给国外的出版企业。出版商和作者双方利益关系的改变,导致许多大的公司试图通过建立离岸交易及服务来提高企业的效率,作者也日益通过社会化媒体来作为自己内容的发布平台。阿歇特集团旗下的利特尔布朗出版社出版 J.K.罗琳的第一部面向成人读者的小说题为The Casual Vacancy,其电子版的定价也一再修改。美国出版业的1/5收入来自电子书,新的畅销书可在网站上卖到和纸版一样的销量。亚马逊网站不仅允许读者即时下载书籍,还能让任何人随时发布图书。因此,类似亚马逊网站商业模式的更新,导致许多出版社也不得不考虑利用服务外包的方式来发展业务,并允许读者即时下载书籍。

4. 出版业服务外包的全球格局初步形成

目前,欧盟各国及美国、日本等国是主要的出版服务外包发包方,而印度、爱尔兰等国是主要的接包方。当出版机构的商务流程日益标准化,为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出版业务中来的做法已日益得到业界的承认。2012年兰登书屋自助出版的图书《第五十层灰》销量达5000万册。2012年德国《金融时报》停刊,这让传媒人不得不重新审视纸媒的未来。在发达国家,更多的消费者在网上获得新闻和图书内容,读者对印刷媒体的忠诚度日益降低。印刷业将不得不考虑服务外包的形式,用更好的油墨和纸张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中国出版业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出版业数字化进程的加剧,出版业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也会日益明朗。在亚洲,由于地缘优势,日韩两国和中国的出版业服务外包交流将会增多。在欧美市场,面对印度和爱尔兰的强有力竞争,我国出版业将更多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利用本身的人力资源优势,抢占欧美市场。总体而言,我国出版业服务外包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 我国出版业服务外包发展迅速

出版业生产过程的业务外包中,美编的市场化程度最高。例如中国纺织出版社美编、部分校对、文字编辑、物流实行了外包,美编已完全外包,由策划编辑联系设计公司,一些重点图书都是几家设计公司竞标的结果。[1]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许多出版社已不再追求“大而全”的模式,轻而强调“小而精”,逐步对编、印、发进行改革,将出版产业链条上的相关环节外包出去,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伴随着出版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出版业各环节,如印刷、装订、发行、装帧设计、工作室等不断涌现,出版业的外包范围还将不断扩大。出版业的外包服务,不仅有利于企业创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更好地借助外部能力获得收益。通过外包,出版企业能够吸收最新的知识,使之有望建成“学习型组织”。

2. 我国出版业服务外包面临着数字化的强有力挑战

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突破性地缩短了企业组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使得信息能够以技术为载体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在数字化时代,围绕写作,出版形式发生了更多变化。面对长篇大论的文章,版面设计和校对是必需的,但作者往往可以绕过编辑在网络上进行自我传播。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摄影师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也有更多的人参与微电影的创作。出版业也一样面临着变革,出版商日益意识到让读者和作者参与出版业相关环节是出版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兰登书屋就建立了一个作者门户网站,通过这个网站,作者可随时掌握自己图书的销售数据和版税金额,同时利用相关的社交媒体来进行自我推广,并打造自己的品牌。

3. 我国出版业外包服务的市场仍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IT技术的发展,个性化需求成为产品市场发展的一种潮流趋势,读者需求对出版物的设计和创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读者甚至可直接介入出版物产品创新的全过程。在美国,自助式出版即作者绕过著作经纪人、出版社等中间人,自己撰写、印刷、发行、投资出版图书的现象日趋流行。罗琳建网站独立出版《哈利·波特》电子书,这种自助式出版在美国日益流行,不少作者选择在Kindle、iPad以及其他网站平台上出售电子书。在我国,出版业也逐渐意识到服务外包的重要性,不少出版集团开始意识到读者参与的重要性,让读者参与到出版业务的各环节。如四川新华文轩推出的自助出版服务,用户通过网站直接提交断版绝版书的印制订单,或通过在线工具制作相册、日历等个性化印品,只需几分钟,电子产品便可转变为精致印刷品,享受“一本起印,立等可取”的便捷高品质出版服务。[2]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出版业的外包服务相对于外国出版业而言,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存在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承接相关外包业务的公司专业度不够、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对象难以施行监督管理等问题。

4. 我国承接国际出版服务外包业务的趋势会日益明显

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软件和信息等知识含量较高的服务行业外包力度会加大。随着中国出版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参与全球范围内高端知识含量服务竞争的步伐也会加快。对于按需印刷业务来说,全球化的确是关键。现在全球最大的按需印刷服务提供商是美国的英格拉姆内容服务集团,其母公司是美国的图书供应链物流服务巨头,旗下包括专门从事按需印刷的闪电资源公司以及英格拉姆出版服务公司。英格拉姆集团最早于1998年以1100种图书启动了其按需印刷项目,到2011年,其按需印刷的图书已超过600万种,印刷业务遍及全球五大洲,它的按需印刷王国已大大扩展,在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地都有生产线。[3]从长远发展来看,出版业作为明显的以知识为特征的高附加值行业,未来的外包模式也会向有形的图书贸易和无形的版权交易并重的方向转变。

服务外包在中国出版业的实践中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其本质是出版业社会化和市场化不断扩大的结果。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出版传媒组织必然受到效率机制的约束,为生存和发展,总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因此服务外包成了各企业组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孙珏.出版社外包业务探访[N].中国图书商报,2009-04-24.

[2] 曾革楠.全国首家数字出版体验店亮相蓉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4-12.

[3] 成长中的忧虑:按需印刷未来何去何从?[EB/OL].中部印刷网,2012-07-09.http://www.printing.hc360.com.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