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2013-12-29 00:00:00李坚吴大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年1期

摘要:当前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在教学应用中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文章论述了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相关设计理论和开发技术,并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制作了一个英语互动式多媒体课件。

关键词:互动;多媒体课件;学习情境;交互设计;导航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1-0168-05

1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相关概念界定

1.1 互动

互动,也叫交互(Interaction),即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等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传播信息而发生的相互依赖行为的过程。[1]

1.2 多媒体课件

所谓多媒体课件,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多媒体应用软件[2]。

1.3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指的是运用Flash或Authorware等软件编制的,利用数字处理技术、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各种媒体集成在一起在计算机或网络终端上运行的,具有较强交互性和多媒体性的教学课件[3]。在互动式多媒体课件中,计算机和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计算机可以向学习者输出信息、也可以接收学习者输入的数据或命令,并进行相应处理。

2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为了全面了解近年来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权威数据库了解到,目前对“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就其内容看,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只停留在技术的实现上,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研究力度有待提高,在技术实现上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教学课件基本上都是PowerPoint课件,属于演示型课件,只能简单的把教学知识点呈现在显示器或者投影仪上,其交互性功能较弱,难以实现复杂的人机交互。当前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主流开发工具是Micromedia公司的Flash软件,用Flash制作出来的课件,融合多种媒体于一身,通过ActionScritp脚本语言可以实现功能强大的交互。但是,当前Flash课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制作成本较大、花费时间较长、对开发者的要求较高,需要熟练掌握ActionScritp脚本语言编程[4]。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互动式多媒体课件除了具备互动性较强的特点,还有向着智能化和虚拟现实方面发展的趋势。

3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3.1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优点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和动画等媒体,使用按钮、菜单、文本以及热区等方式实现交互性,丰富了信息的表现能力和表现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直观,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具体来讲,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互性较强: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不仅在学习内容的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以指导学习者学习。例如:学习者通过点击菜单项或按钮,就可与课件进行交互、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通过在文本框中输入内容进行答题;在学英语单词时,创设学习情境、通过交互游戏来强化记忆等。

2)内容富有趣味性、交互形式多:有些多媒体课件主要以文字、图片及链接为主,交互形式比较单一枯燥,调动不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互动式多媒体课件考虑了学习者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交互形式把学习内容和游戏及动画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内容富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例如,看图识字中的拖放功能利用了目标区响应的交互形式,打苹果记单词游戏利用了按键响应交互。这些形式多样的交互,能够激发起学习者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良好的导航性:通过交互技术可以使课件的结构和教学内容条理清晰,易于控制。例如,通过菜单导航能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能够清晰的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

4)反馈功能强:在一些练习测试中,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可利用热对象响应、条件响应以及目标区响应等交互技术对学习者的回答提供反馈信息,这样可以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2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在国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目前,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运用于语文、英语、化学和地理等课程教学中。例如: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在课件中播放单词的朗读和动画口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在地理教学中,通过课件中的热区响应交互,可以显示相关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过几年来,我国高校开发了很多网络精品课程,在这些课程中设计制作了很多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但节约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又能充分发挥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6]。

但是,在一些教育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学校,多媒体课件只是用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学生没有机会亲身操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甚至,有很多教师和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笔者在湖南省永州市一所小学进行了有关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调查,从数据统计结果上看,该校师生60%以上对于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了解不多。因此,他们感受到的只是对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表面认识,并不能深刻体会到其实质,所以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4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时,要以辅助教学和促进教学为原则,同时要加强交互功能的设计,但目前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4.1导航设计缺乏引导性

有些多媒体课件的导航设计比较杂乱,不能清晰方便地实现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一些课件为了界面美观,加入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使得学习者无法清楚地辨认出有用的信息,从而产生了学习引导障碍。

4.2过于注重“互动”与“多媒体”

有些多媒体课件过于注重“互动”与“多媒体”特性,一味追求绚丽的多媒体效果和过多的交互功能,导致偏离了教学的目标。

4.3 交互形式较少,交互设计不够科学

有些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时,交互形式过少,交互设计得不够科学,导致不能实现良好地互动、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例如:交互步骤繁杂难记,提示信息不明,交互过程处理时间过长,系统出错、没有提示信息等;这些不科学的交互设计会使学习者产生挫败感,茫然、焦虑、紧张等不良体验。

5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时要以教学性与实用性为重,由具备教育教学设计知识的学科教师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组成开发团队,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

5.1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也遵循一般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步骤与流程[13],其设计与开发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课题:适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程内容有很多,为了突出课题“互动”的特点,要选择教学活动中适合用交互形式表现的课程内容作为课题,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要达到的目标。

2)教学设计: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目标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

3)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就是确定课件的框架结构和各子模块的功能与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封面设计、导航设计、课件各子模块设计、交互方式设计、课件内容设计等方面。

4)脚本设计:脚本又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其中,文字脚本是由学科教师按照教学设计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描述的一种形式;制作脚本是在文字脚本基础上,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将课件中每个页面的图片、按钮、文字等媒体的布局,交互方式、功能实现等用适合计算机实现的形式描述出来。

5)多媒体素材的准备与制作:多媒体素材一般包括文本、视频、图像、动画、声音等。素材准备工作一般包括文字的录入,图形、图像的制作与处理,动画的制作和视频的截取等。素材要按制作脚本的要求去加工,不要选择不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素材。

6)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脚本设计、多媒体素材制作等前期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择一种合适的课件制作工具、按照制作脚本的要求开发多媒体课件。例如,可以选用Flash、Authorware等软件或Visual basic等编程语言来设计和开发课件。

7)评价与修改:课件制作完成后,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试用,获取相关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修改,不断提高课件的质量。

5.2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

我们在课件设计时,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习者的视觉心理,做到内容结构清晰、画面美观、色彩搭配合理、形象逼真、富有表现力等要求。另外,对于互动式多媒体课件来说,良好的人机交互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设计课件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如下一些交互形式:

1)按钮响应:在多媒体课件所有交互形式中,按钮响应是使用得最多的。例如:要跳到上一页或者下一页,播放某个音频或视频,通过设置按钮响应就能轻而易举的实现。

2)热区响应:所谓热区响应,指的是在目标对象(比如图像、图形)中设置一个规划或不规则的区域,当用鼠标点击该区域可以得到相关信息。这种交互方式一般在地理和医学类的课件中应用得较多,例如:在学习医学人体解剖内容时,将鼠标移动到或者点击人体图片中某器官所在部位,就能显示其名称和详细的功能介绍。

3)热对象响应:热对象指的是对课件中显示的某个对象整体设置交互,例如文本框,图形、图像。它与普通对象的区别就是可以对用户的操作做出交互反应。例如:用鼠标单击图片对象,图片就放大;用鼠标单击标签,就打开一个网页等。

4)目标区响应:目标区响应指的是将特定对象拖动到指定目标区域松开后,能够实现相应的交互。这种交互形式可以应用到教育游戏中,例如:拼图游戏、计算机模拟组装等。

5)菜单响应:菜单响应一般用于实现课件中的导航交互功能,通过点击菜单中的相应菜单项就可以进入课件的相应模块进行学习;菜单一般有下拉菜单和弹出式菜单两种形式。

6)条件响应:条件响应是指在课件中编写好程序代码或脚本代码,当课件运行时、程序根据设置的条件是否被满足来进行相应交互操作。例如:在课件中做测试题,当学习者回答完10道题后、就显示总分,否则继续出题。

7)文本输入响应

文本输入响应主要用来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在做填空题时,用于输入学习者的答题内容。

8)按键响应:按键响应是指用户通过敲击键盘上的相关按键实现与课件的相关交互功能,例如:在设计围棋游戏时,就可使用上、下、左、右方向键控制棋子在棋盘中移动。在设计打野猪游戏时,按下字母S键,就可实现猎枪发射子弹。

9)时间限制响应:时间限制响应主要应用于对时间范围有所要求的交互中,例如:限时做完一套试题,时间到了就不允许继续答题。

6 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笔者所在的课题小组,在前期理论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个小学英语课件《This is our flat》,下面对该课件的开发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6.1课件开发的相关技术和软件

本课件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主要用到了Flash软件、ActionScript脚本技术和Potoshop软件。

1)Flash软件:Flash软件是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是目前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主流软件之一;其在实现课件的多媒体性、动画性、交互性方面,具有比其它课件制作工具更强的能力。同时,用flash制作的课件是流媒体格式,适合在网络上传播。

2)Potoshop软件:Potoshop是Adobe公司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用来制作和加工课件中所需要的图像素材。

(3)ActionScript技术:ActionScript是一种脚本语言,集成在flash软件开发环境中,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功能强大、类库丰富,主要用于实现互动性和娱乐性功能。

6.2课件的功能模块设计

整个课件的框架由七个模块组成,分别是PartA Let’s listen and say;PartB Let’s learn;PartC Let’s act;PartD Let’s read;PartE Let’s listen,read and write; PartF Let’s have fun; PartG 练习和游戏。课件导航页面设计如图1所示,课题“Unit9 This is our flat”在页面上方居中显示,七个模块垂直排列其下方、比较醒目;在七个模块上设置了透明按钮交互,点击模块按钮,则进入相应模块中进行课程学习。

6.3 课件中的交互设计

课题组在对课件的七个子模块设计过程中,特别注重了人机交互性和内容的趣味性,精心营造出符合学习者认知水平的教学情景,下面对部分子模块中的交互设计进行简要阐述。

1)partA模块:该模块内容是课文对话朗读,课文对话部分的故事场景在画面中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这一模块主要使用热对象和按钮来实现交互,热对象控制句子的朗读,按钮实现对话内容的翻译。

2)partB模块:这个模块用于学习新单词,如图3所示。该模块主要采用目标区响应的交互方式,实现根据单词找图片的功能。

3)partE模块:该模块是听、读、写部分,主要采用了文本输入响应和按钮响应交互方式,如图4所示。其中,文本输入交互用于学习者在文本框中输入听到的单词,按钮交互则实现播放单词的发音和进行答案验证。

4)partG模块:这一模块是练习和游戏部分,主要采用了条件响应交互形式和时间限制响应交互形式,如图5所示。其中,条件响应对单选题的回答是否正确进行验证,时间限制响应则实现限时答题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