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定位技术

2013-12-29 00:00:00孟强徐慧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年1期

摘要:如今被广泛使用的GPS技术是一套具有能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能够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的实现定位。但GPS也有一些缺点,如在城市,由于高楼隧道、无线电干扰等,往往容易造成GPS信号的接收困难或丢失,不能准确导航定位;在野外,由于覆盖阻挡严重,信号较弱,会造成GPS信号中断,无法确认位置。该文在RFID定位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定位技术做了改进。基于RFID的空分技术,设计出了可适用于密闭环境的高精度的FRID定位系统。

关键词:FRID;空分技术;定位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1-0158-04

现有的RFID定位技术主要依靠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已知的特点来确定标签的位置,利用标签到发射天线的传输时间差来确定标签的位置,但由于RFID的传播距离较短,要在很短的传播距离内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对时间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如要实现定位精度精确到米的话,时间精度就要求在纳秒,这样对接收设备的要求将会非常的高。且对碰撞现象出现时引起延迟所产生的误差也是高精度定位所不能接收的。

1 RFID技术及其特点

1)射频识别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2)空分多路法

SDMA可以理解为将空间分为若干小块后在小块内重新利用确定资源。利用天线的作用距离和良好的方向性,将空间资源分割给不同的RF终端使用。阅读器天线的方向分别对准了各自的RF终端,不同的RF终端可以通过它所面对天线的方位互相区别出来。SDMA技术的缺点是天线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不易实现。因此空分多路技术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RFID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