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促进高中学生物理能力发展,给学生以后学好物理知识并且真正运用物理知识打下扎实基础是高中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物理的能力。当学生将所学的高中物理知识真正掌握并且会运用时,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本文简要谈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综合能力 培养方法
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就高中学生而言,学好并且运用好物理是发展物理潜能的桥梁;从教育实践来说,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推动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当代物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下面就怎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改进物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谈几点做法。
一、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思维,改进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使物理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畅所欲言,让学生处于自我发言、自我探讨的过程中,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表扬学生的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例如,讲解高中物理加速度的时候,上课伊始让学生想一想在交通事故发生的时候司机急刹车,最终如何避免撞车。由学生想这些原因和结果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性,这样学生对于加速度就更加具体深入地理解,在生活实际中将物理运用其中,综合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二、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和习惯,让学生主动探求自主学习,进而提高综合运用物理的能力。
1.导学——开辟自主的空间。
物理这门课程是注重实验和方法的课程,鉴于这样的特点,教师要学会通过实例,让学生参与实际知识运用,认识规律的发生与发展,进而学会真正使用。
2.启思——激发积极的思维。
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尤其是高中教学中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向纵深思考。
3.质疑——点燃创造的火花。
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
三、改进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活动和实践,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理教学应创造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1.想一想。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知识系统化。如学习高中物理动量的时候,可联想到动能的定义、性质及运用方法,让学生在想问题的基础上提高综合思考能力。
2.理一理。
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将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教给学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真总结一下相关知识点,看谁总结得最好,看谁总结得最全面。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并且热情高涨。经过对知识的梳理,学生可以从全局上纵观物理,对于运用好物理知识,提高物理综合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3.做一做。
做实验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本来物理这门科学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在上物理课的时候,要注重运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综合使用物理的能力,通过做实验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讲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4.用一用。
在物理课之外,教师应当经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物理,并真正使用物理。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位有经验的家庭主妇,当她把热茶倒到客人的茶杯里去的时候,为了避免杯子破裂,总不会忘记把茶匙放在杯子里,最好是银茶匙。是生活中的经验教会她这个正确的做法的。那么,这个做法的原理是什么呢?进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与此相关的物理知识。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综合使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是高中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只有让学生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只有让学生在教师精妙的引导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其好学乐学善学。
参考文献:
[1]陈飞扬.物理教学也要“可持续发展”[J].语文教学通讯,2006(03).
[2]张琦.谈谈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03).
[3]丁证霖等.当代西方教学模式[J].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6).
[4]李福灼主编.高中物理课程理念与实施[J].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