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来,我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市级“先进教学标兵”。我认为,除了责任心强、年轻有朝气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的教学理念渗入血脉,使我在教学工作中产生强大的驱动力,释放出无穷的能量,真正做到了教有新意、教有成效、学有所得、学有兴趣。下面我就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重视听力训练。
利用现成的和亲手录制的磁带,重述故事情节。磁带中的信息把握,需建立在谙熟西方风俗习惯、背景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重述(最好是利用磁带中的句子)。故事情节并非唾手可得,可让学生连续听三遍再讲。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校电教设备不足的缺陷,使学生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有好奇心强、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等特点,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实施情境教学。
(一)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
例如利用篮球、网球、扑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器械,对现在进行时态进行操练,利用电话创设打电话情境,利用苹果、梨、菜篮子等模拟商场购物的场面,配以学生有声有色的表演,激发了求知欲望。
(二)利用简笔画教学。
简笔画能直接、简约地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及表情变化和物体所处的状态及变化,配以彩色粉笔的勾勒渲染,为教学活动增添了诸多情趣,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声调及略带夸张的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模拟教学情境。
这种做法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诱发想象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在鲜活的人物活动中体会到身临其境般的感觉,营造出轻松、欢快的学习气氛,陶冶了情操。
三、正确认识和看待师生关系,实施赏识教育、微笑教育。
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是“共享”的关系。因此,以情感为切入点,关爱、尊重、鼓励、欣赏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使他们经常听到“OK”、“你能行”,从微笑中体会到老师的殷殷期盼,从而挖掘最大潜力,鼓满信心之帆,一步步驶向成功的彼岸。
只有实行微笑教育、赏识教育,才能拉近师生距离,从而使学生保持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才能对老师敞开心扉;老师才能利用趣味性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使他们思路开阔,在头脑中迅速形成各种疑问。通过师生互动,情境教学和谐有序地进行。
四、提倡创新式、探究式教学法,使知识来自实践,归于实践。
(一)单词。
我把全班同学以4—5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单词讲解之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凭借课文内容和手中资料对大纲要求四会的单词分门别类加以探讨、归纳和总结,最后每词举出1—2个例子。经过课下查资料和磋商,大家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都非常重视,欲弄明白而后快,课堂上热情十分高涨。这时老师要注意把握火候,适时引导,还要鼓励每组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讲出自己的见解,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最后,老师对各种意见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最终使学生对单词的认识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课文。
每讲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熟背课文,并以组为单位编1—2组与课文类似的对话,上课时登台表演。为了一展各自的风采,学生课下翻阅资料、询问老师,彼此探讨,熟读课文,其势不可挡。每节课前10—15分钟大家表演课文及所编对话,每组同学都为自己的登台表演及台词中的语句是否准确到位而推敲琢磨,屏息细听。他们大多成竹在胸、跃跃欲试。这时我很注意不急于纠正错误,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同学们对知识加以整理,去伪存真。表演和讲解结束,有的扼腕不已,有的欢呼雀跃,师生共享劳动成果,为后半小时实施情境教学营造出积极、和谐的气氛。
(三)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有效教学方式,我在平常教学中也常用这种方式,学生也非常喜欢。他们可以畅所欲言,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口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后来发现这种讨论合作学习的模式的确挺好,但有时候在具体操作起来的过程中并不是太“有效”。而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的反思认识到:好的有效教学模式固然重要,我们要学习采纳,但真正落实操作起来一定要切合实际,多动脑子。不能说这个模式是有效教学的,这样照着做就是对的,更重要的是看是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了吗?只照搬模式但带来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效果,这样做事是很可怕的。只有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可操作性的实际课堂内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四)多媒体教学。
平日讲课中学生都很喜欢多媒体教学,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一是能提高课堂速度;二是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活跃课堂,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但如何使这种方式更加有效,而不是仅仅陷于满足学生们的感官乐趣呢?我进行了反思。在平日教学中,有时没有正确把握课件与教学的主从关系,过于依赖课件。有时讲一节课前,事先会做好课件,课堂环节与内容都会在课件上体现,但有时过分地依赖课件,如果不看课件就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环节该怎么进行,在课堂上就只能机械地翻课件,这样一来我认为自己只是机械地领着学生孤立地进行学习,教师缺乏了课堂环节的连接性与课堂知识的前后贯通,这样一堂课失去了连贯性,我相信学生学起来也会不舒服,虽然应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这样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的教学方式实在不可取。学生对知识没形成统一的体系,不知何为重点,该记住的没有记住,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不就造成了无效教学吗?
今后在教学中应切实运用好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认识到它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组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我们为了教学而使用它,并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
总之,当教学走向低效时,我们必须当头断喝:“停!”我们要在追求教学效率的道路上永不满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俗语真的值得我们深思探究,让我们回归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从学生的需求着手,以学生的满意度为标准,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争取更好的有效的教学效果。
以上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增强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参与意识,真正培养起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创新的习惯和独立人格。因此,我所教英语成绩在历次市级统考中都名列前茅,平均80分以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