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

2013-12-29 00:00:00王艳
考试周刊 2013年5期

摘 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是由计算机、学习者、教师构成的人机系统。计算机可以大容量、高速度地存储和传递教学信息,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若能恰当运用,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作用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搞好。然而,作文教学难以搞好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作文课,老师打怵,学生厌倦,作文教学效率低下,作文水平很难提高。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学。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作文教学焕发了生机。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一书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心理因素,要求把写作初始阶段的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用多媒体信息表现作文教材的内容,更易于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较好地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引起学生注意,丰富学生想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观察作文《春》时,当学生看到那“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泉水叮咚”的美丽胜景时,不禁发出阵阵赞叹声;当看到自己的身影也出现在画面上时,更是无比兴奋。学生自然而然地全身心投入到作文课堂中,口、眼、耳、心、手等不由自主地全方位运作起来。由于声、光、景充分唤起了学生内在的情感,形成了强大的内驱力,使作文课由“死”变“活”,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自然就实现了从“要我上”到“我要上”的可喜变化。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写作素材

现实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面对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面对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鲜活的生活素材,很多学生却熟视无睹。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二是因为缺乏真正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在作文课堂上的运用,对于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如作文《人生百态》的写作要求是:通过观察几类人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而阐发人生哲理。第一次写作时,学生闭门造车,凭空想象,效果不佳。第二次我下载了一些图片,把不同年龄、职业,不同精神状态,不同个性特征的人一一展示,让学生自己选择可感的形象反复观察。在屏幕上,学生如同在百宝箱中探宝一样,找到了大量有利于写作的素材,进而有感而发,再也不愁无法下笔了,作文水平出现了“跨越式”进步。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这一习作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作文课堂教学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课堂变成一种由师生共同参与的、人人自主而又密切合作的探究活动。这种探究活动,如果说过去很难实现的话,而当今有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好帮手,就比较容易实现了。网络是一个多维空间,大家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相互沟通、交流和探讨,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使作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更易于动笔,更乐于表达。在网络作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开放,而且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开放:网络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处理习作材料的平台。在上作文课《游大雁岛》时,考虑到虽然大雁岛是我们这里的风景名胜,但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游览过,我就先让学生欣赏大雁岛风光片,边看边议论,学生产生了真实感情。由于利用网络资源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丰富了情感,充实了思想,因此在有话可说、有情可发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习作,而且效果甚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凭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它的活力与生机正在日益凸显。人机互动、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相互交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营造出“愉快学作文”的轻松氛围。同时,过去作文写了改,改了誊,繁复的过程令学生心烦,老师头疼。而现在在计算机上写作方便、快捷,还可以随时删减、添加,直至满意为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四、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评改效果

传统的作文评改,教师台上读,学生台下听。缺点是“耳听为虚”,学生听得支离破碎,不以为然,评改效果不明显。利用网络评改作文,使学生“眼见为实,动手为真”。课堂评议,小组讨论,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学习兴趣高,收效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学生能评价和修改习作也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托网络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学生习作,从中选出具有典型优、缺点的习作,投影到大屏幕上,不同段落、词句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显示,精彩之处可显红色,不妥之处可以闪烁。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字、词、句、标点等部分集体评议,方便地实现增、删、变、换等修改。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要求更加明确,能从范例中取长补短,对如何修改文章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网络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取长补短的良机,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作文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机进行操作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这样的评改,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使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网络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加快评改节奏,提高评改效率与质量,而更重要的是能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信息技术与作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确优化了作文教学的过程,给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然而,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是万能的。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注重实用性和时效性,把握使用的“量”与“度”。当然,新事物的出现需要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育思想现代化、懂得不断学习的教师,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