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2013-12-29 00:00:00何凤梅
考试周刊 2013年5期

摘 要: 在不断改革中发展,是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课程的特征。本文回顾了我国课程改革发展的历史,并探讨了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新形势 小学数学课程 改革发展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数学也有着千年的发展历史,其间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推动了我国数学学科的发展。现在,新一轮的小学课程改革已经开始,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的小学数学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中心,改变“师为主体”的局面,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一、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七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增进学生日常生活中数量关系的正确认识,指导学生的计算技能和能力,训练学生的思考推理的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2)对苏联数学的学习过程,改课程标准为教学大纲并规定教学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观的几何知识,并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3)和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改小学教育五年制为六年制,重新编写了教材,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和习题分开。(4)双基教学的提出。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算术要使学生掌握珠算和算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能够解答应用题,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适应以后的生产劳动需要。这个阶段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所以被称为双基教学。(5)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阶段。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基本的空间图形基本知识,能够进行正确的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掌握简单的数学思想,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6)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知识;使学生具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阶段。这一阶段是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其教学目标修订为,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一)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求教师所构建的数学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解决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构建点,生发出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带领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找规律图形》一节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班里要举行迎元旦联欢会,小花猫喵喵和小狗汪汪都来帮忙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两组布置的图案),你觉得它们谁布置得漂亮些呢?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说小猫布置得好看,因为整齐;有的说小狗布置得好看,因为彩旗是一个红色一个绿色,灯笼是一个黄色一个蓝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这样看起来就整齐。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规律的排列呢?

这个情景是学生熟知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每个学生都会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体现自己为班集体出谋划策的热情,既教会了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合作交流的意识,这和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逐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处于引领点拨的地位,提供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机会和交流探究时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学得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数学广角探究时,教师提出问题:“老师有三瓶VC片,其中一瓶吃了3片,你能把少3片的这瓶找出来吗?说一说你用的什么办法?”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不要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三)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生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让学生解决。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每月的用水量,每月的电费,自己各季节的衣服数量,同学中喜欢看的图书的种类等,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乐趣,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三、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应该注意,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首先要立足我国的国情,遵循我国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自己的特色。其次,课程改革要有前瞻性,阶段目的和长期目的要相互补充和促进。最后,课程改革要进行科学的实验,要进行小范围的实验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其可行性,修正不适的地方。

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学习数学的课程改革目标,并把这些目标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用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各种能力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