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职校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从职校的审美教育的现状入手,探讨审美教育在职校教育中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职校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职校学生 美术课堂 审美能力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鉴赏力,使学生乐于参与各种不同形式的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表现美、创造美的尝试和实践。职校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同样,在职校美术课堂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可以提高审美能力,提高美术技能水平。作为从事职业教育十几年的美术教师,我深切体会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从职校的审美教育的现状入手,探讨审美教育在职校教育中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职校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职校美术课堂审美教育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对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并没有明确指出职校生美术课堂中审美教育的地位,也缺少直接的审美教育、欣赏教育课。福建省晋江市的几所职业中专学校,同样也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课,忽视审美教育欣赏课的现象。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进行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职业技术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教育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城乡劳动者。美术教育作为职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也应该占据重要的地位。此外,职业教育首先应该发展人的个性,其次才是能力。职业教育应该从对学生的谋生关怀开始,逐步向人生关怀迈进。否则,职业教育就只能是一种变相的艺徒培训,而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对此,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谆谆告诫我们:“今天我们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所以职校的美术课堂不能以机器大生产的模式培养学生,而应该多层次、全方面地为市场培养德才兼备的美术人才。加强审美教育,发挥学生的个性在美术技能的作用。除了让学生掌握美术专业技能外,还要提高学生审美等各方面的修养。
二、审美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样,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当今的职校生也是不可或缺的。
审美能力是对美的事物一种判断能力,是对美的感知理解能力。而审美能力由多个层面构成,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评价力”等。审美过程是学生调用记忆、知识、经验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并给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一过程有着丰富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学背景,并且深受学校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的影响,职校生需要一个健全稳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和较高的美术素养。提高职校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单单是完成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形成学生的专业素养的重要前提。美育所陶冶的高尚情操,是道德、人格完美的必备条件。因此审美教育对职校生的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它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这个学生长大以后能否成为有用之才。
职校美术教师应该把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作为实施审美教育和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来考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整个学习的内容、环节和过程等也应是审美的过程,美术课中培养职校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可以提高职校生的艺术修养,塑造职校生的人格,提高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职校生懂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三、职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1.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美是我们直接可以感受到的,随处可以看得到的,所以审美活动中需要教师和学生情感的注入,不带情感的审美,是不存在的。情感在审美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要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去感受美、鉴赏美。
陶行知说:“我们首要重艺术化的校容。”不仅校园设计审美化,还要有校园人际关系的审美化,因此校园力求净化、绿化、美化、师生和谐化。校园环境的设计直接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刺激作用,环境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可以适度让职校生参与,大家献计献策,为美化校园尽一份绵薄之力。校园环境是陶冶学生审美情趣,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独特空间。所以合理适当的校园审美设计可以直接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2.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活中原色的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家的灵感往往都是对生活的积累。“美之所以存在,因为美的事物存在,或者说那事物与世界的人存在,它是一种经验,不过尔尔”。桑塔耶纳把美归纳为他理解的经验。大自然的优秀风景正是培养我们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美术课堂教学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像机器一样在画室里埋头苦画。对职校生的美术课堂培养目标不是机械地一个螺丝帽盖一个螺丝钉,而是培养学生成为个性的、多层次、多方面发展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的高素质人才。课余时间带学生出去亲近大自然,进行写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懂得辨别世间的“真、善、美”,而且能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是最高阶段,不仅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最佳过程,而且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美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美,引导学生做美的创造者。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审美能力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幼教专业的女生比较爱美,我在一些环节加以引导,比如穿衣打扮、布置寝室、美化教室、文艺演出等,都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职校各专业中,美术比较好的学生班级的黑板报设计都独具特色的,在全校的黑板报比赛中都能取得很优异的成绩。可见,美术比较好的学生会把自己的美术知识结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4.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接感受美、鉴赏美。
多媒体是声音、图像、文字的综合体,更加直观,让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多种感官感知。可以改变传统呆板的教师示范和修改的教学模式。职校生在美术教学中,如素描课,基本上都是先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然后去画室进行技能教学。在上理论课讲授技法的时候,如果拿笔画给学生看,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学生感觉很枯燥、乏味。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素描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我在理论课教学中结合生动的课件展示,既节省时间,又使得要学习的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明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讨论,去消化。除了讲授技法以外,还可以出示很多作品给学生欣赏。通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进行作业点评的时候,我把所有学生作品做成课件的形式让学生浏览,使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借鉴优秀学生作品的精华部分。如此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更直接地使学生感受美,鉴赏美。
总之,职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审美能力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与德、智、体等一起,关注了学生的生存质量,使学生自我完善、自我优化。我们要充分利用优秀的美术资源,认识美育在职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整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