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母语负迁移是英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中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负迁移是影响学生英语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母语在词汇、语法、语义、语篇等四个方面造成的负迁移错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 母语负迁移 英语写作教学 教学建议
一、引言
语言迁移是指语言学习者将母语的语言规则和使用习惯用于英语的习得中。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语言迁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一般是在掌握了汉语之后才开始学习英语的,母语的使用规则和习惯在其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势必对第二语言的习得造成影响。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起促进作用,其效果是正向的,被称为正迁移;起干扰作用,其效果是负向的,被称为负迁移。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中,应尽可能促进母语的正迁移,遏制负迁移现象的产生。母语负迁移是影响学生英语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学生作文中常见的具体错误,从语言的各个层面探究母语如何对英语写作造成负迁移,从而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母语负迁移的主要体现
英汉语言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汉语负迁移在学生的英语表达中普遍存在。在英语写作方面,负迁移现象主要发生在词汇、语法、语义、语篇等四个方面。
1.词汇迁移。
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常常将其翻译成一个个对应的汉字,以方便记忆和学习。但实际上,英语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不可能每一个汉字都找到对应的英语单词。学生在写作中,如果完全按照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写作表达,就很容易出现错误。常见的错误主要包括汉语习惯搭配造成的负迁移错误,例如Ilike looking books.等错误表达。同时,英语单词有可数、不可数,单数、复数、及物、不及物等词性之分,而汉语没有严格的要求,这些差异常导致错误的产生。此外,汉语在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时候,直接在形容词前面加“更”或“最”,不必改变形容词本身的形式,而大多数英语形容词需要加“er”或“more”构成比较级,加“est”或“most”构成最高级,这种差异容易导致错误的产生。例如:It is the most great book.
2.语法迁移。
学生写作中的语法迁移主要表现在时态和主谓一致方面。英语的时态多达十几种,不同的时态需要用不同的规则表达,谓语动词通常也要产生变化,而汉语并没有时态的说法,当表示时间关系的句子时,只需要用相应的副词来完成。例如:When I was young, I want to be a teacher. 此句是由时态负迁移导致的错误。英语中的主语具有单复数的区别,要求谓语与主语一致,而汉语中,无论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谓语都不会变化,英汉在语法中的差异将导致写作错误的产生,例如He still study in the college.此外,英汉句子的定语、状语、否定词和疑问句等有不同的排列次序,如果按照汉语的语序来构建英语句子,就会导致语序负迁移错误,此为英语写作的难点,也是学生作文中较普遍的错误。例如:The last week homework was more difficult than I thought.
3.语义迁移。
学生在写作时,依赖汉语思维,首先用汉语来思考,其次将头脑中的汉语逐个翻译成英语,因为学生作文中经常会出现语法正确,但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方式的句子。所以,很多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过程是一个自我翻译的过程,容易导致表达不当和语义重复等错误。例如He put sight to the financial market.此句将汉语意思直接翻译成英语单词,导致句子的表达不当。The boat costs me a large sum of money.此句将汉语中利用修饰词和语义重复来加强语气的习惯,应用于英语句子表达中,从而造成语义重复。
4.语篇迁移。
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容易导致两种语言在语篇的衔接手段和组织方式两个方面产生差异。英语语篇主要通过连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等来保持连贯和衔接,而汉语主要通过语义的手段取得语篇的衔接。受此影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往往忽略衔接手段,缺少过渡词,从而造成语篇不连贯。此外,段落缺少主题句、主题思想表达含糊等错误也是学生作文中比较常见的。
三、教学建议
针对学生写作当中常见的负迁移错误,教师应帮助学生避免负迁移错误的产生,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促进母语正迁移。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学习技巧。母语在英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正迁移作用,母语的习得经验和认知能力有利于学习者组织和控制英语输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认识到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英汉语言的共性,并运用于英语的习得过程中。同时,教师不能一味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不断调整母语运用的比重。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反之,当教师用英语教学无法让学生明白时,则需要借助母语。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材料的难易程度,适度合理地运用母语,可有效促进正迁移的发生,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语言知识和学习技能。
2.引导学生加强英语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基础知识是学习的基本,知识懂得多而深能加速技能的学习,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因此,要着重在英语的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加强学习和理解,从根本上理解词汇和句子运用的语境。只有具备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才能促进母语正迁移的发生,减少负迁移错误。例如,对于词汇教学,教师可把词汇放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中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并且尽量用英语对单词释义,结合英汉对比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奠定坚实的词汇基础。在语法教学方面,可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英汉语言在各个层面的差异,通过模拟造句、句型转换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法基础。
3.利用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英汉差异意识。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迁移错误分析可知,母语负迁移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系统地讲解英汉语言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学生在比较中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自己的薄弱环节,才能自我完善不断提高。同时要更多地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社会文化环境,从而克服汉语的思维方式和习得经验在英语学习中产生负迁移。此外,要鼓励学生采用比较学习法,将所学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比较辨别,找出问题的本质特征,促进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利用原有的知识来同化新知识,从而避免负迁移错误的产生。
4.加强写作训练。
写作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方面之一,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要教师的专门指导,而且要加强写作训练。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范文,并根据范文的不同类型,讲解相应的写作技巧,通过临摹式写作,引导学生按照英语的思维习惯来进行文章的组织和发展。此外,可组织学生进行默写、仿写、改写,以及口头作文等多种新式的写作训练。
参考文献:
[1]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郭纯洁,刘芳.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J].现代外语,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