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

2013-12-29 00:00:00郑婉华
考试周刊 2013年13期

信息化时代,知识信息的激增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多媒体网络作为最富有现代科技特色的教学手段,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是每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研究的课题。我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体会如下。

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影响深远、优势明显

1.创造环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英语教学能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效地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八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1 Section B时,我利用多媒体把1a中的对话制作成课件,创设了以下几个情境:

(1)利用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动画,设置悬念,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2)飞出泰山及其景点,创设情境,解开悬念,复习单词。

(3)用卡通动画的形式,模拟课堂情景。作出“叮叮叮”上课铃响,老师来了,相互之间对话。每组对话之间都进行交互设置,随时可以进行不同角色的朗读与对话。

(4)动画飞入旅游的各种交通工具及价格,营造氛围,引出相关句型。

通过课件的展示,强化了视听训练,感受了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较佳。但做好一个优秀的课件,教师的工作量很大,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发挥极大的创造性,在平时还要注重各种素材的积累。

2.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英语教学停留在黑板、小黑板、收录机上。教师讲解语言点,然后用投影机打出例句或把例子写在黑板上,学生做笔记。这种教学模式既费时又沉闷,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局限,教师只能依纲靠本按部就班,分单元、分课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很有限,难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练习的数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节省教学时间。也可以根据教村内容有的放矢地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课本起到补充作用。在中考总复习时,各时态的复习量大,相对比较杂,如果仅仅运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法进行复习,则不仅教师工作量大,而且学生不易掌握。此时,如果合理运用多媒体就能很好地展现各时态的特点,其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3.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把思想情感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但老师如果只是满口大道理,则学生是很难听得进的,只有事实才能胜于雄辩,多媒体在这方面亦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教八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1 Section C“The Sound of Music”时,我利用多媒体把这部影片播给学生看,并在播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对奥地利有一定的了解并为影片中美妙的音乐所感染,也为主人公所展现的永不言输、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所感动。

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引入多媒体网络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超时空、多方位地感受世界。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课本知识,还能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更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客观分析教学效果,正确认识多媒体

多媒体是多种电化教具的组合,每一种教具都有不同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盲目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以为制作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或上网就可以上一堂示范课或优质课,其结果必然达不到理想效果,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了多媒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多媒体有着与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不管其功能多么强大,都有其局限性:学生虽然可以讨论或发E-mail的方式请教同学和老师,但老师面对面地传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反馈并给予帮助。黑板、粉笔、挂图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例如:英语教师在讲授某一语法规则时,可事先通过幻灯片呈现这一语法的大量例旬,然后讲解,并辅以板书或投影材料,效果相当不错:其次,教师课堂上的情绪、态度、情感,对学生高尚品德、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让多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

2.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最优化,即强化教育效果,提高效率。教学过程的效率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学双方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在一定范围内,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是成正比的。但教学效果达到一定程度,教学效果也不会明显强化,反而导致教学效率降低。二是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取的知识量。诚然,学生对知识信息获取的多少,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密切相关,但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有些简单的问题用语言、文字就能表达清楚;有些问题借助粉笔、黑板就能让学生明白,我们就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制作动画、影像等资料。否则,虽然效果可强化,但投入太大,反而会使教学效率相对降低。因而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效果与效率的关系,争取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达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可以说,任何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做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达到使学生理解知识、锻炼技能、体现主体地位的目的。若我们不顾教学内容的需要,片面追求媒体形式的“全”、“新”,一味强调表现上的新颖、形式的多样等效果,本想以此体现内容的丰富、功能的强大、教学手段的多样,但结果适得其反。

4.教师、学生、多媒体网络之间的关系。

在多媒体这一教学新模式中,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多媒体网络只是辅助教学。所以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混淆三者之间的关系。然而,有些老师未能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挖掘知识的内涵,而是迷信多媒体技术,整课堂被它所左右,利用它来演示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再优秀的辅助教学手段只有得到老师的合理利用才能发挥最佳的作用,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多媒体技术已经以极大的教育功能深深地吸引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它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去探索、研究。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恰到好处地应用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