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难以满足社会对学生素质的需要。为了适应这种改变,国家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新课标的推广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这种背景下,数学课程也进行了较大的变革。本文就初中数学正方体侧面展开图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探索,旨在为广大教育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数学教学 正方体侧面展开图 教学方法
一、初中数学正方体侧面展开图教学的难点
正方体侧面展开图是在近几年中考试卷中新增加的一种题型,它体现了新课改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空间构造能力,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就无法将知识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师教授的内容一知半解,认识比较模糊。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有限,这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对正方体侧面展开图教学方法的探索分析
1.教师要注意教学技巧,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
正方体侧面展开图是一项新的学习内容。由于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并没有将其作为学习重点来讲解和研究,因此,在知识的传授上有一定的欠缺,学生接触尚浅,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总结教学经验,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类题在中考时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所占的分值不多,但是解题难度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以往的题目及其解题方法进行总结,探索做题规律,然后对学生进行指导,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一个正方体图形,在展开时可以有多种方式,这样得到的最终平面图也就不同。常见的展开图一般有11种,如果对这些展开图分别进行学习,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教师可以将它们的解题方法归纳为以下口诀:一三二有3种,(图片展开时,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一四一有6种(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二二二与三三各1种(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两个,只有一种;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发现学习规律,在选择题时就可以根据规律进行排除,缩短解题时间,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教师的这种方法的总结,教授给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带领着学生总结出学习规律,学生通过这种参与解答,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欲望,提高了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信心。这样在遇到新的难题时,学生就能自主自觉地去解决、交流,学习成绩就能在探索中得到提高。
2.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加强互动交流。
数学课堂气氛一般比较沉闷,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热情调动不起来,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思维也活跃不起来,学习兴趣不高。正方体侧面展开图虽然是比较有趣的学习内容,但是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教学成效甚微,学习的趣味性也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与学生互动,改变传统的单方面教授的方式,与学生良性互动,在学习中与学生共同参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在正方体侧面题的解答中要与学生共同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发现多种解题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这种互动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课程逻辑性比较强,条理清晰,教师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性,科学地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弱化教师讲的功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下面这道侧面题的讲解,题目是这样的:下列图形都是由6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接而成的,可以看成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摇?摇 ?摇?摇)
教师在讲解时就可以根据所总结的知识来进行解答,图中的B和C是不足四列的,因此可以排除。在A和D选择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是否符合我们总结的规律,其中A图形符合了一三二型,而D中的图形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选择A。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调用和组织能力,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了提高。初中生正处于思维高度发散的阶段,他们在学习中对事物的联想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性来进行教学。生活中的很多实体都是几何图形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生活与教学理论结合,比如学生解题时遇到的几何图形,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力,联想他们在现实事物中的体现,使学生发现数学和几何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数学的学习规律性比较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学习能力,由正到反,举一反三,活跃学生的思维。
4.民主教学,变抽象为直观。
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强,直观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正方体侧面展开类型的题目时必须给学生建立直观的视觉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前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用纸做正方形,自己展开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在课堂上可以应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直观地为学生讲解正方体侧面展开图的内容,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和观看,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易懂,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获得了牢固的知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构建师生关系的和谐,成功地进行师生交流和学习。教师虽然在数学学习中主导地位降低,但是必须注重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和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课堂学习的正常进行,教学改革才能获得成效。
三、结语
新课改要求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正方体侧面展开图在课本和中考中的出现,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求学生有着很强的空间感、逻辑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规律和答题方法,而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将抽象的几何问题直观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根据课程内容的改变和课程大纲的要求,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长为国家需要的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温爱军.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数理化学习,2008,53(06):13-15.
[2]赵春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研究,2008,(25)11:56-58.
[3]李爱花.浅谈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J].华章,2011,23(2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