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三试卷讲评课上,就题论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师生一直处于“老师讲答案、学生抄答案”的高耗低效的状态。对此,本文提出从动机激发策略、思维碰撞策略、头脑风暴策略、交流互动策略、反思归纳策略等入手,探索如何进行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高三试卷讲评课 有效教学 实施策略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弥补知识漏洞、规范解题过程、开阔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高考复习成败的方向标和指挥棒。如何改变就题论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克服“老师讲答案、学生抄答案”的高耗低效的教学行为呢?笔者从动机激发策略、思维碰撞策略、头脑风暴策略、交流互动策略、反思归纳策略等入手,探索如何进行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
一、动机激发策略:布置自主订正,激发主体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积极构建的。试卷讲评是一种回顾反思性的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难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试卷讲评课前教师应及时布置学生进行自主订正,引导学生从厘清题目的知识脉络、分析错误的原因、再次尝试完善解题过程、整理未解难题等方面进行课前准备,让学生“打有准备之仗”,带着想法和问题参与到试卷讲评课中来,参与到试题分析、查错纠错和完善解法的过程中来,让学生成为试卷讲评课的主体,让试卷讲评课充满生命和活力,进而提高讲评的有效性。
二、思维碰撞策略:暴露思维过程,完善方法体系
在一般的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往往将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当成讲评重点,一边讲解一边板书解题过程,反复强调应注意的环节,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但实践证明,这样的讲评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平时对考查的知识点并没有真正掌握透彻,似是而非,时对时错,考试时更是凭主观臆测或平时经验解题,因而同样的错误仍时有发生。因此,教师讲评时要善于运用学生的解题错误,不惜浪费一些宝贵的时间,引导学生大胆地展示各种典型错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组织同学们针对暴露出来的错误,认真讨论、分析、交流自己的纠错心得,让学生在各种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再次明确试题考查的知识联系,抓住解题的突破口,总结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掌握解题技巧,完善解题方法,进而形成方法体系。
教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学生二:上述解法是片面的,因为它只是从形式上验证了f(1-x)=f(x),而忽视了对函数定义域的研究。应先确定定义域的对称性,若关于原点不对称,则为非奇非偶函数;若关于原点对称,再探求f(-x)与±f(x)的关系。
教师:判定一个函数的奇偶性,既要考虑函数定义域的对称性,又要探求与的关系。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不能单凭主观臆测或平时经验来处理,否则是要犯错的。其实函数的奇偶性还有几个经典的例子,同学们了解过吗?列举一下。
教师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典型错误,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试卷讲评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头脑风暴策略:善于拓展变换,激发思维能力
高考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但知识点考查的角度、题目的条件、设问方式、问题环境等却是十分灵活的,许多考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因此,教师在试卷讲评中要善于揭示问题蕴含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典型试题的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难题巧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扩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加深对知识间紧密联系的理解,增强探究能力及意识,使学生能够抓住试题的本质,以不变应万变,达到“解一题、会一串、识一点、通一片”的效果。
教师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侧重以某一条件作为突破口,通过几种变换,指导学生把与这个问题相关的问题研究透彻,避免“题海战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变换,学生会思维活跃,充分调动积极性,拓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素质。
四、交流互动策略:倡导交流互动,打造活力课堂
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上教师有效地与学生沟通,有效地引导生生互动,是实施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试卷讲评课中,教师认真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从考试质量分析、教学情境创设、典型例题讲解、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回顾小结等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搭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平台,营造平等、包容、鼓励、合作、分享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勇于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敞开心扉分享经验教训,善于吸收不同的思想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最积极、最活跃的思维状态,发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最终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切实提高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
例3:已知二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为3,对称轴为直线x=-1,在x轴上截得线段长为4,求抛物线方程。
五、回顾反思策略:强化反思意识,巩固讲评效果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指出:“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每张试卷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都不尽相同,所以试卷讲评课后的反思总结对每位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引导学生在思想方法上做进一步的小结和反思。教师要指导学生反思、归纳题目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和公式?如何实现从题设条件到最后结论转化?选择哪条途径?解题的关键在哪里?是否还有其他更简便的解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能否对题设条件与结论进行变换?能否推广当前命题得到更一般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解题过程中的认知误区、思维盲点及成功之处,及时弥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提炼解题规律,优化数学思维,最终实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当然,增强反思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教师在平时的模拟测验的讲评课中,要始终坚持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有评价,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数学的博大精深,在反思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在反思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高效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的原则,精心设计试卷讲评内容,善于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追求试卷讲评的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吉裕艳.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焕发试卷评讲课的生命活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2,10.
[2]侯军.谈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2,10.
[3]张兴国.提高高三数学复习有效性的几个着力点[J].数学教学通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