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要想上好第一节课,除了要充分备好课之外,控制好课堂纪律尤为重要。如果课堂纪律乱糟糟的,备课再充分,教学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有次由于一位老教师临时有事,因此就把要上的课交给了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初来乍到的年轻教师,什么都不懂,而且要两节课连上,第一节课讲得还算顺利,到第二节课就让学生们自习。刚开始教室里还是很安静的,学生们说话都是小声的,也很少有闹的。也许是大学学习已经让年轻教师习惯了松松散散、热热闹闹的课堂,因此当她站在教室里,觉得是那样安静,那样不适应。一股强烈的师生平等感油然而生,于是她对学生们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不用紧张,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用怕我。”当她说完这句话,班里的气氛立马变了。打闹的、聊天的、回头的……教室里乱成一团。她没有想到一句话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当她试图让学生安静下来的时候,场面已经控制不住了。她问课代表:“平时上课也是这个样子吗?”“不是。如果是严厉的老师就不会这样,他们这样是因为看你老实,故意欺负你。”老师听完顿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她之所以说那句话是因为不想让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太远,是想让学生们放轻松一点,但是她没有想到结果会是这样。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学校的真实故事,从中我们能获得诸多启发。
事实上只有少数新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可以做到一鸣惊人,多数新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怯课”现象。有的人即使在课前做了精心准备,但到临场时,仍然难按原定教学计划加以实施,出现“砸锅”现象。经过一番思考,也咨询了办公室里的老教师和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从他们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一些教训。
一、课堂失控的原因
1.新老师缺少主导课堂的自信心。从心理角度讲,新老师因为由学生突然成为教师,由受教育者一下子变成了教育者,身份的突然转变,心理上还没有完全适应,内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自信。既然站在了讲台上,无论你是一个新教师还是一个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要把课堂当成是由你主导的舞台。而上面故事中的年轻教师由于不适应安静的课堂气氛,再加上强烈地想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关系而说出来的一句话导致课堂失控,实际上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2.新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因为学生对老师还不熟悉,新教师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神秘的,一上来就讲课,学生会因为对教师感兴趣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很多年轻教师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开始讲课,完全忽略了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学生们惊讶的表情,没有顾及学生们的好奇心,更没有想过同学们能否适应她们的教学风格。这也是导致教师课堂失控的重要原因。
3.良好师生关系尚未建立。教师威信的树立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师成功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教师威信一般是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是有一定威信的,但这种威信是短暂的,教师如果不加以及时调控,这种威信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在课堂刚开始时,新教师一定要树立威信,这是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保证。
二、建议
1.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新教师。新老师在讲新课之前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求学经历、教学风格、课堂习惯等各方面情况,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师,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使同学们更好地接受和适应新教师。使学生在教师的自我介绍里,对新教师产生兴趣,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要让学生感觉教师是一个博学的人,从而从心里喜爱和敬佩教师。
2.要让学生了解新老师所授课程。要讲讲对所教授科目的认识,最好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事例,突出所教科目在个人修养提高方面、在知识掌握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这门学科的冲动。
3.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根据自己的心得,把一些学习窍门传授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学,该怎么配合老师。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而应该帮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4.摆正心态,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既不能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也不能太过随意,没大没小。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因此,要注重课堂礼仪,把握课堂要求。
5.要根据学生课上的反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的方式,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心悦诚服。教师在讲课时要铿锵有力,声音洪亮,面带微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要把课堂气氛搞得死气沉沉。